第三節 為什么法律非常重要?
法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有助于我們的社會正常運轉。但是,法律不僅僅是一系列權威、實用的規則。法律之所以重要,也在于其告訴我們,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例如,我們有禁止謀殺、強奸和襲擊的法律,因為這些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嚴重傷害。偷竊是違法的,因為未經他人允許拿走他人的財產是不誠實和不道德的。
這些道德規訓似乎顯而易見,但這往往是因為我們不認為將某種行為規定為犯罪能夠告訴我們更多。刑法中的抗辯理由——例如正當防衛、挑釁或精神錯亂等——告訴我們,什么時候應該免除某人的犯罪責任,或者是否應該適用較輕的懲罰(讀者可以在第八章中了解更多)。讀者是否認為,如果一個人被激怒后在憤怒的情緒中殺人,他應當因過失殺人而受到較輕的懲罰,而不是因謀殺而被判處終身監禁?屋主應當被允許殺死一個試圖搶劫他們的入侵者嗎?如果是,那么在什么情況下他才被允許?
抗辯理由:關于一個人無罪的觀點
將澳大利亞的法律與其他國家的法律進行比較,也能夠給我們提供有趣的見解。你能想象生活在一個丈夫或妻子欺騙你就是犯罪的國家嗎?欺騙配偶在道德上是錯誤的,但在澳大利亞,政府不會因此懲罰你。在其他國家,通奸可能會被判處死刑,處死的方法可能包括投石致死和斬首[阿內茲(Aneez)和西里亞爾(Sirial),2015]。
這些情況告訴我們,不同的國家對一夫一妻制和法院應當能夠執行的懲罰有著不同的觀念。這也反映出,澳大利亞的法律不是“既定的”,總是有關于法律應當是什么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既是全球性的,也是地方性的。
在澳大利亞,圍繞法律應當是什么,仍然存在許多困難的道德問題。安樂死依舊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不同的人在協助絕癥患者自殺是否合法的問題上持有不同意見。2017年,維多利亞州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州,那里的成年人患者如果只有不到6個月的生命,有能力作出決定,并且正在經歷著“無法忍受的痛苦”,那么他/她可以選擇安樂死[安德森(Anderson),2017]。
墮胎——終止未出生胎兒的生命——問題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許多人在胎兒是否擁有“生命權”和這一權利如何與女性選擇終止妊娠的權利進行平衡的問題上持不同意見。直到2018年,昆士蘭州才廢除了將試圖墮胎視為犯罪的法律[斯米(Smee),2018]。在新南威爾士州,墮胎仍然是一種可能被判處十年監禁的罪行。
換句話說,隨著道德和價值觀的改變,法律也會隨之改變。2017年,澳大利亞修訂了婚姻法,允許同性伴侶結婚。在此之前,法律將婚姻定義為“在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形成的關系)。這使得澳大利亞法律無法將同性結合視為婚姻。實現這一法律變革并非易事,也花費了很長時間,因為社會上的不同群體對是否應當進行這一法律修訂存在著巨大的分歧[斯圖爾特(Stuart),2017]。
法律不斷變化的性質意味著政府要利用它來應對許多社會問題,刑法尤其如此。例如,針對自行車黑幫、網絡犯罪、“一拳擊倒”醉酒襲擊和恐怖主義,澳大利亞出臺了新的刑法規定。在紐約和華盛頓的“9·11”事件之前,澳大利亞聯邦層面沒有任何法律規定恐怖主義是一種犯罪。現在,我們有超過75項旨在預防和打擊這一威脅的立法(讀者可以在第十二章中讀到更多關于澳大利亞反恐法律的內容)。
新法律中的許多規定都對人權產生了影響。人權是所有人都應享有的核心自由或應受到的保護。這些權利包括自由權和公平審判權,以及免受酷刑、奴役和歧視的權利。
人權:每個人都應當得到的核心保護
與大多數人的看法相反,澳大利亞聯邦層面沒有明確保護人權的文件[威廉姆斯(Williams)和雷諾茲(Reynolds)]。澳大利亞的根本性法律文件——《澳大利亞憲法》——只保護有限的權利,包括由陪審團審理的權利、宗教自由和暗含的政治交流自由(讀者可以在第六章中讀到更多關于這些權利的內容)。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幾乎沒有法律防止議會侵犯人權。
《澳大利亞憲法》:澳大利亞的根本性法律文件
這可能會令許多人感到驚訝,但是這確實是澳大利亞的法律制度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之所以令人驚訝,是因為總體而言,澳大利亞的生活水平較高,其民主制度也健康有效。我們不是一個飽受戰爭蹂躪、在其間人權受到嚴重侵犯的國家,因此或許有許多人認為,一些聯邦層面的法律文件確保了這一點。在流行文化中提到的其他國家的人權保護,比如美國罪案劇中的犯罪嫌疑人“訴諸第五修正案”,也可能會讓許多澳大利亞人相信我們這里也有類似的文件[萊恩(Ryan)]。不過,澳大利亞聯邦層面并沒有此類文件。
如果沒有憲法對人權的保護,那么通過法律制度以其他方式保護人權就更為關鍵。想象一下,生活在一個警察可以隨時敲你的門或者監聽你的電話交談內容,或者政府成員可以犯下謀殺罪并逍遙法外的國家的情況。有一個包含既定規則的法律體系可以保護我們免受這些權力濫用的侵害。這是法治的一個重要方面。關于法治,我們將在第四章中進行討論。
法治:國家應當依法治理以避免權力濫用的原則
不幸的是,在我們的社會中仍有一些群體缺乏基本的人權保障,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原住民、無家可歸者和身體或智力殘疾者。第六章探討了在澳大利亞,人權的法律地位以及獲得更大保護的可能性。
一個主要的問題是,法律制度可能會固化原住民的不利地位。原住民約占澳大利亞人口的3%,但占全國入獄人口的27%(澳大利亞法律改革委員會,2017年)。這種明顯的差距也反映在原住民醫療、教育和就業方面。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彌合差距”(Close the Gap)運動旨在減少這些機會和結果上的差異,但是更多的工作還有待開展(澳大利亞聯邦政府,2018年)。
要充分了解澳大利亞原住民的不利處境,關鍵是要了解英國是如何殖民澳大利亞的,以及澳大利亞的法律和政府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992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馬博案(Mabo)裁決推翻了認為澳大利亞是“未被占領的土地”的無主土地(terra nullius)理論。然而,澳大利亞法院不承認原住民主權,當時的《憲法》甚至沒有提到原住民或托雷斯海峽島民。這些問題將在第七章中予以探討。
從所有這些例子中應當能夠清楚地看到,法律不僅僅是一系列需要學習的規則,法律還是澳大利亞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事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法律在創設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決定了罪犯何時入獄、公民之間的爭端如何解決,以及我們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在多大程度上免受歧視。
了解法律對于了解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如何“運作”至關重要。無論是法律人還是非法律人,這是任何人所接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澳大利亞的法律制度是成為知情公民的一個基本要求。
這并不意味著讀者需要知道如何詳細閱讀判例法和制定法——這是法律人多年來一直在訓練、整個職業生涯都在不斷發展的一項技能。不過,讀完這本書后,讀者將熟悉制定法和判例法、在哪里可以找到這些法律材料,以及如何閱讀它們。讀者將了解法律是如何制定的,《憲法》的重要性,以及自由、民主、正義和人權等基本原則。讀者將了解刑事司法制度的不同階段,從逮捕到起訴、保釋、庭審以及判刑。讀者也將了解澳大利亞政府是如何制定新的法律來應對網絡犯罪和恐怖主義的。這是澳大利亞(和世界)最近正在進行法律改革的兩個主要領域。
法律對個人來說也很重要,因為它會影響個人的職業生涯,不管他/她決定從事什么職業。新的法律是由政府提出的,不同政黨組建的政府可能會傾向以不同的方式觸及個人的職業領域。法律的改變可能意味著,在工作中個人有新的或不同的權力可以使用。法律可能會要求你以不同的方式作出決定,或者你的部門或機構可能需要接受正式調查。
想象一下你離開了大學,開始了一份新的工作——警察。起初,你可能在一個相信應當擴大警察權力和限制嫌疑人權利的政府之下工作。然而,在政府重選之后,你會發現自己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政府之下工作,這個政府保護嫌疑人、限制警察權力,并對警察腐敗情況展開調查。在這兩個政府之下,你當警察的經歷會大不相同。
或者想象一下,你的新工作是社會工作者。一開始,你可能會在一個增加福利金、改善殘疾人就業機會的政府工作。在政府重選之后,新政府則可能會將關鍵資源從你每天關心的人身上轉移走。
對法律的修改將反映出這些對待警務和社會工作的不同方式。了解立法過程背后的政治運作有助于幫助讀者明白其職業生涯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壓力。政治壓力會隨著職位的升遷而變得愈發明顯,但是它們已經越來越與各個層次的員工相關。
這本書的首要目的不是解釋法律將如何影響個人就業。不過,接下來的章節將向讀者介紹澳大利亞的法律體系,并解釋制定和修改法律的過程如何受到政治、媒體和其他團體及利益相關者的影響。這將幫助讀者了解法律在澳大利亞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祝讀者好運!
本章要點
● 法律是一套調整人們行為的規則。法律做許多重要的、實際的事情,它反映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的道德和價值觀。
● 讀者不需要詳細閱讀判例法和制定法來了解澳大利亞的法律體系。了解澳大利亞的法律制度將有助于讀者了解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是如何“運作”的。
● 法律不斷變化的性質意味著政府要用它來應對許多不同的社會問題。新的和不斷變化的法律也可能對個人所選擇的職業有所影響。
討論題
1.你如何向一個不知道法律是什么的人解釋法律?
2.你覺得與法律有關的哪些道德問題最為有趣?
3.法律的修改可能會對你未來的工作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