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角色管理(3)
書名: 管理就這幾招作者名: 吳群學本章字數: 4023字更新時間: 2014-12-09 10:36:06
溝通有這樣一道流程:發現問題——及時溝通——達成共識——解決問題。往往公司高層會議都會有一個主旨,即會議的目標,溝通也是這樣,管理者之間的博弈是成功者的博弈,博弈的目的在于共贏,博弈雙方必然是從存在的矛盾點出發,最后達成一致的共識,而管理者在這場溝通博弈中的作用,恰恰是連接天空與屋內的通道,屋內的濃煙是否能排放出去,與通道是否暢通緊密相關。
2.執行:工作異常排除
【管理之道】
作為一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當你評價一名員工時,會用到哪些詞匯呢?
踏實、肯干、機靈、有眼力、執行力強、有責任心……
如果你這樣評價一位員工,那么,這個員工在你心中的印象顯然不是屬于差等,而往往企業管理者評價員工用的最多的衡量標準就是,這個員工的執行力如何?但如何來解釋企業管理中的執行力呢?
在企業管理中,所謂執行力就是指貫徹企業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實際操作能力。執行力重在執行,而執行對一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而言,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彌補疏漏的過程,即工作異常排除的過程,幾乎每位企業管理者都在重復這個過程。
一、消化執行
中層管理者在接到決策層下達的任務后,經過了接收的階段,就處在了消化的層次。
決策層下達的任務就像是剛進入口中的食物,它經過口腔及食道時,有一個被接收的過程,當食物進入胃里,就進入了消化的階段,中層管理者就是消化決策層任務的腸胃,接收了多少,消化了多少,在任務抵達中層管理者手中的時候,就能夠輕易地顯現出來。
中層管理者在整個任務執行的過程中,起到的是消化吸收的作用。中層管理者能否及時、準確、完全意思地傳達決策層的命令,進而達到有效執行的最終目標,與中層管理者的消化作用即本身素質息息相關。
二、排除工作異常謂之執行
1.前提:發現
中層管理者在執行下達任務的過程中,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因為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時候,許多中層管理者往往不會發現決策層下達任務中存在的問題,人往往有一個誤區,上級的指令必須執行,上級的任務一定正確。中層管理者這樣理解無可厚非,但要注意最終的傳達者和執行者都是由中層管理者來負責,因此,中層管理者的作用之一就是去發現,去甄別,去揀選。作為中層管理者還要注意,發現區別于顯現。
在中層管理者執行決策層下達的任務之前,已經在頭腦中對整個任務有了一個概括和清晰的認識,從宏觀與微觀等各方面對任務的完成給予了一個百分比,沒有達到滿級的百分比必然是產生的不確定問題,這是中層管理者執行前的必然思考前提,是發現。當問題真正出現時,則是一個疏漏顯現的時段,這證明這位中層管理者并沒有百分百地接收和消化決策層下達的任務,中層管理者的執行環節出現了問題。
2.執行的過程就是排除異常
作為一名睿智的中層管理者,在發現問題有可能存在時,已經做好了排查問題的準備,當事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后,沒有合乎規律或按照中層管理者理解的意思去執行,就是發生了異常,執行的過程有時候無可避免的產生異常,而中層管理者此時留有的預案或后手,能夠把異常扼殺于“襁褓”之中,執行的過程也是工作異常排除的過程。
【管理踐行】
1.耐心消化細心執行
一位優秀的中層管理者應該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思考。
觀察身邊的人周圍的事,有助于做出準確的執行方向;發現執行前后會出現和已出現的問題,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整個決策層下達的任務;思考觀察到的和發現到的這些問題,能夠更輕松的排除掉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作為一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當你接受任務時,
對于領導傳達下來的這個任務,你是否仔細考慮過任務的目的意義?你有何發現?
對于領導傳達下來的這個任務,你是否仔細搜集過任務的相關資料?你有何發現?
對于領導傳達下來的這個任務,你是否仔細考量過任務的可執行性?你有何發現?
作為一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當你執行任務時,
對于任務的具體安排,你是否進行了仔細的考察與斟酌?你有何發現?
對于任務的具體安排,你是否與下屬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你有何發現?
對于任務的具體安排,你是否考慮到了下屬的個性特點?你有何發現?
細心觀察和善于思考是中層管理者必備的能力,之所以能夠擁有中層管理者這個權力,并不是一味的享有,同時每個中層管理者也負有同樣的責任,權力越大責任越重。
2.綜合素質排查工作異常
(1)沉著冷靜。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大將之風也。優秀的中層管理者凡事能夠沉著冷靜,見招拆招,兵來將擋,他們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在謹慎斟酌全面把握之后才拿出,他們起到的作用往往屬于力挽狂瀾,扭轉乾坤之大作用。
(2)注重細節。
工作安排中,優秀的中層管理者是把控者,也是把關者,下屬的一個小小的錯誤,可能會引起蝴蝶效應,因此他們會注重每個細節,大智若愚大愚若智,在逍遙中前行,在細節中成功!
(3)明察秋毫。
中層管理者的執行過程需要魄力,需要膽識,需要眼光,下屬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優秀的中層管理者都能讀出每一個意思。對屬下明察秋毫就是對自己的執行負責。
(4)胸襟寬廣。
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優秀的中層管理者有睿智的頭腦,不會因為私人仇怨就驅趕對手,不視人才為上賓的睚眥必報、心胸狹窄的管理者最終只能被所有人拋棄。
(5)唯才是用。
不嫉賢妒能,有唯才是用之魄力,既然把工作交給了下屬,就是完全的信任下屬,相信下屬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情,這樣的管理者才是受人愛戴的管理者。
(6)寬松有度。
工作時嚴謹,生活時風趣,一位能夠把握工作與生活尺度的管理者才能更好地管理下屬,打點好自己才能打點好公司這個大家庭。
(7)剛正不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個好的帶頭者,手下不會有弱兵,一位優秀的中層管理者帶的隊伍必然是一個極富凝聚力、向心力、責任心的團隊,管理者的行為品格在影響著周圍的所有人。
3.管理:下屬作業教導
【管理之道】
作為一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面試新員工的經歷一定不會少吧?
當一位新入職的員工進入自己的崗位前,他對于自己工作的職能還不會有太深刻的了解,必須要合適的人來帶領才可以更快速地融入自己的工作崗位。
當這個新員工是文案職位時,你會安排一位設計人員來帶領他嗎?
當這個新員工是設計職位時,你會安排一位財務人員來帶領他嗎?
當這個新員工是財務職位時,你會安排一位人資人員來帶領他嗎?
對于企業新員工入職引導人的選擇,要根據新員工的工作特點而定,同樣,作為一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對熟悉每個員工的特長,只有這樣,企業管理者在安排下屬員工工作時才會事半功倍。
一、教導因人而異
世界上沒有一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同樣,你的下屬也不可能完全的一樣。
作為一名中層管理者,不能隨隨便便地任意安排下屬工作,教導下屬作業,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這種方式方法的來源就是取自你下屬的不同優缺點,漂亮衣服需要量身裁剪,教導下屬同樣需要因人而異。
田忌賽馬的故事眾人皆知,孫臏以“下駟對上駟,取上駟對中駟,取中駟對下駟”的方式,幫助田忌贏了齊威王。不同的教導策略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因人而異的教導方式有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下屬的主觀能動性,發覺下屬潛力,最終實現有效管理。
二、管理因教導而不同
1.先行軍:教導
如果說管理是一支軍隊的話,那么教導就是這支軍隊的先行軍,先行軍帶領的路線平坦安全,這支軍隊就會浩浩蕩蕩地順利走下去;如果先行軍選擇的路線崎嶇不平,還充滿山石亂木,則整支軍隊都會陷入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2.風向標:有效管理
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其傳達的決策直接起到風向標作用,是企業決策層對下屬傳達任務的直接通道,中層管理者傳達的信息是否能夠完整地送到下屬手里,并教會引導下屬按照傳達信息作業,將關系到整個企業風向標的方向正確與否。
而中層管理者在這個層面中,起重要作用,能否做好下屬作業教導工作是企業中層管理者有效管理的外在體現,是衡量一個企業執行力貫徹程度如何的重要依據。
【管理踐行】
1.精確把握下屬情況
古語有云,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能稱之為一個好士兵,不了解手下士兵的將軍,不能稱之為一個稱職的將軍。
同樣道理,在企業中,一個不了解自己員工的企業管理者,不能稱之為一個合格的企業管理者。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當你管理著10名員工時,你能記住并叫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可當你管理著50名員工時甚至100名員工時,你還能記得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嗎?
在企業中,管理者帶領員工征戰沙場,如果帶領的員工過多,企業管理者未必能夠知道每個士兵的名字,但是,一位有心的合格的企業管理者,能夠對每個部門的情況作出及時地了解,只有這樣,企業管理者在發號施令時,才會令行禁止。
軍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商場如戰場,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應該精確把握每一位下屬的情況,這樣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才會得到下屬員工之間的相互配合,同心協力把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反之,企業管理者不了解下屬情況而胡亂指派任務,企業將會在殘酷的商戰中一敗涂地。
2.精確教導下屬作業
中層管理者只有擁有非凡的管理之道才能駕馭下屬團隊,只有對整個下屬團隊帶來榜樣效應才能折服這個團隊,進而令這個團隊為你所用。
教導下屬作業對一個中層管理者來講有些講究,有的管理者對管理的度把握不好,過剛則易折,過柔則易長。對下屬的把握精準到位,才能更好地教導下屬作業。
(1)每個螺絲都用在釘上
不能說一個蘿卜一個坑,但要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殺雞不用宰牛刀。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要對下屬的技能及優缺點知之甚詳,以其長處用之,以其短處避之,充分發揮下屬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2)遵守流程,嚴謹規范
流程制定出來就是用來提高效率,少走彎路的。作為領導者,教導下屬作業時,最好的參照標準就是現有的工作流程。對整個流程完整規范地操作,是利用最短的時間讓下屬最快掌握工作技能的直接方法。
(3)“情”管之道
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有時候面臨著許多難題,違反公司制度的員工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嗎?因為這個員工與管理者的關系已經非同一般,這樣的情況讓管理者很難下結論。在這里,聰明的中層管理者往往會巧妙地利用制度這個工具,打出工作牌與感情牌,把管理之道寓之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