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北郊
- 瓶中漩渦
- 仔姜肥鵝
- 2185字
- 2024-07-25 12:20:00
自那日高中同學聚會分別后,袁褀便開始了在報社實習的忙碌生活。除了保持每天堅持不懈地偷菜日常外,他還沒來得及與范小婉聯系。
袁褀一會坐在椅子上看著手機屏抓耳撓腮,一會在臥室那小小的空地里來回踱步,在深刻詮釋了坐立不安這四個字的一個小時后,他趕在偷菜時間前給范小婉發去了一條信息。
【你的菜熟了。】
幾乎是下一秒,袁褀的手機屏便亮了起來,范小婉的回復言簡意賅:【有事求我?】
看到這四個字,袁褀忍不住笑出了聲,看來她和他之間的默契還一如高中,她實在是太了解他了。他也完全能想象到,范小婉此刻看著手機屏幕時,定然正挑著眉,一臉好整以暇。
【你們學校的實驗室能借用一下嗎?】
【可以申請。】
【明天中午一起吃個飯唄。】
【11點30,城關火鍋。】
【不見不散。】
【不見不散!】
既然是求人辦事,袁褀便拿出了最好的態度和最大的誠意,他從衣柜里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件最正式的白襯衣,還問老媽借了熨斗手忙腳亂地熨了半天。
范小婉約十一點半,袁褀十點半就到了火鍋店,不過也幸虧他來早了,這家火鍋店的火熱程度超過了他的想象。還沒到午場開業時間,就已經有不少人在候著排隊了。
火鍋店入口的墻壁顯眼處,掛著好幾張“明星合照”,袁褀駐足看了看,在上面發現了“熟人”。原來這就是那天云山寺重開時,穿裙子爬山的那位老板娘的店。袁褀記得陳山說這家是當下螃城最熱門的火鍋店,老板娘是水瓶座。
十一點時,范小婉也到了。她看到袁褀的第一眼便噗嗤一聲笑了起來,仰著腦袋瞇著眼,臉部表情的嘲諷度拉滿,“哪有人吃火鍋穿白襯衫的。”
袁褀臉一紅,他光想著穿正式些,卻忽略了他們要吃的是火鍋這個問題。等下熱氣和醬汁四濺,這件襯衫多半得長幾個紅色的油點出來。
相反范小婉倒是在這方面準備很充分,她穿著一件寬松的純黑T恤,等下吃起來完全可以肆無忌憚。
“剛去辦事,得穿的正式點。”袁褀給自己找了個臺階。
“哦?我還以為你是特意為我這么穿的呢。”范小婉笑著打開了餐具包。
袁褀感覺臉上有些發熱,但他很清楚范小婉這話并不是在“調情”,而是“調侃”。她向來喜歡在言語上做那個占優勢的人,若是把他搞害羞了,她就會高興。
但認識這么多年,袁褀自然也知道范小婉的弱點,那就是以彼之道還治彼身,只要臉皮比她厚,那她就會像受了驚的小烏龜一樣,一下子把脖子縮回自己的龜殼里。
想到這點,袁褀喝了口可樂,硬著頭皮說道,“是,就是為你這么穿的。”
范小婉一下子就不說話了,倏地在她臉上炸開的紅暈,讓她被迫躲在沸騰的鍋氣后。范小婉不得不承認,這一次和袁褀的交鋒,是臉皮更厚的袁褀贏了。
結果就是火鍋還沒開吃,兩人就紛紛給自己鬧了紅臉。直到服務員開始上菜,讓他們的目光可以集中在筷子上后,這種有些微妙的氛圍才緩和一些,并說起了正事。
范小婉了解到袁褀的需求和原委后,也對漂流瓶這個事展現出了莫大的興趣。
“你既然來找我做檢測,那就是懷疑這兩個瓶子之間的關聯了。”
“對。”袁褀點點頭,順手用漏勺把范小婉丟進鍋里的肉撈起,倒進了對方的碗里。
“可按照你的說法,兩個瓶子中的紙幣都用紅筆寫著救命和一串數字,怎么看都是一個系列的產物。可若兩個瓶子之間沒有關聯的話……”范小婉頓了頓,抬眼觀察袁褀的神色,發現他表情沒有過多變化,那意味著他應該也已經想到了這點,“那其中一個瓶子,就是偽造的。”
袁褀確實想到了這種可能性,若這個瓶子是偽造的。那偽造者要么故意把瓶子丟在螃蟹灘讓謝阿福撿,要么,就是謝阿福自己。
袁褀的腦海中也接連閃過與謝阿福相處的畫面。想起了謝阿福對瓶子的緊張,想起了他要命的咳嗽聲,想起了他對調查結果的期盼,想起了那日他坐在廳中像是布里丹小毛驢一般的萬分糾結。
“但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偽造者為什么要這么做。”
范小婉想了想,“那串與第一張紙鈔上不同的八位數字,應該就是他的目的吧。”
范小婉說的沒錯,若真是謝阿福偽造了第二個瓶子,那他只需要將計就計,跟著對方安排的路線走下去,他便能找到真相。
火鍋局結束,袁祺把范小婉送到了學校后,便找了個安靜的地方拿出筆記本,他在上面記錄了那串新的數字。
范小婉從申請使用實驗室到完成檢測,整個流程至少需要三天時間。那這三天,就讓他來看看謝阿福究竟想干什么吧。
如果這串數字是謝阿福刻意留給他的一串電話號碼,那這或許就是螃城本地的電話。于是這次袁祺沒有再加上多余的區號,直接撥通了那串數字。
隨著電話等待接通時的嘟嘟聲,袁祺幾乎能聽到自己心臟跳動的聲音。大概第五聲嘟的時候,電話被接通了,另一頭傳來一些嘈雜的聲音。
那邊似乎很熱鬧,袁祺聽到有許多人說話的聲音,時而還有小孩子的笑聲。
然后,一個中氣十足的男人聲音在電話的那頭響了起來。
“喂!你好,是要訂座還是外賣啊?”
外賣?袁祺愣了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您好,請問您那邊是……”
“我們這里是沙縣,你是不是打錯了。”
沙縣?
袁祺腦海里的第一反應,是隸屬于福省的沙縣區。然后才后知后覺地想起來,自己撥打的是螃城本地的電話。
結合剛才老板口中說的訂座和外賣,袁祺想到近幾年城市街頭開始頻繁出現的沙縣小吃店鋪。
袁祺吃過幾次,一碗扁肉一碗拌面,加起來才五塊錢不到,性價比很高。但這樣的店有很多家,并沒有什么特殊的。
“能問一下,您那邊是哪家沙縣小吃嗎?”
“我的店在北郊這邊,您要是不遠的話,我可以給你送過去。”
北郊……
袁祺聞言陷入了沉默,因為他很快便記起來一件事。當年城市推進工業改革,維德鋼廠轉型為維德制衣廠后,整廠遷址。
遷去的地方,便是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