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南存輝:做人要做正,做事要做正
- 中國式創業:中國著名CEO的生存哲學與經營智慧
- 馬傳玉編著
- 2202字
- 2014-12-10 14:54:49
南存輝是浙江柳市上園人。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他領導的正泰集團和胡成中創辦的德力西集團都始于他們共同創于1984年7月的求精開關廠,現正泰集團轄6大專業公司、50多家持股企業、800多家專業協作廠,并在全國各地設有2000多家銷售公司和特約經銷處,在國外設立了5家分公司和30多家銷售總代理,產品暢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凡的經歷和業績,使南存輝成為世人公認的“浙南模式”的積極探索者和杰出代表,被譽為“中國新興民企代言人”,并被《中國青年》雜志評選為“可能影響中國21世紀的中國青年人物”之一。
南存輝的少年時代充滿了艱辛與磨難。從六七歲開始,南存輝就挑著米糠,提著雞蛋上街賣。
南存輝的父親是溫州樂清柳市鎮人人皆知的老鞋匠,13歲那年,他初中剛畢業,父親在一次勞動中腳被水泵砸傷,臥床不起。作為長子,南存輝輟學子承父業。他每天挑著工具箱早出晚歸,一晃就是三年。
一個寒冷的冬天,補鞋的錐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南存輝的手指中,他咬牙拔出錐子,用片破紙包上傷口,堅持為客人補好鞋。回憶這段非常經歷時,南存輝說,修鞋那陣子,我每天賺的錢都比同行多,我就憑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點,質量可靠一點。
在溫州的低檔壓電器創業潮中,南存輝找了幾個朋友,四處借錢,在一個破屋子里建起了一個作坊式的求精開關廠。四個人沒日沒夜地干了一個月,賺來的第一筆錢只有40元錢。三個合作伙伴都沮喪極了,而南存輝卻興奮異常,因為他覺得自己終于找到了一條通往財富的路子。南存輝說,我們要干,就要講究質量,不能賺昧良心的錢。
這個求精開關廠就是現在的正泰和德力西電氣的前身。
剛辦企業時,南存輝在“借”字上大做文章,請人才、借腦袋,并利用人家的設備來生產自己的產品。當時技術上要靠上海,于是南存輝去請了幾個工程師來指導。求精開關廠慢慢發展起來。
1990年,“求精開關廠”分為兩個車間,總資產200萬左右,產值做到1000多萬,雙方也各有親戚、朋友進入管理層,南存輝與胡成中在一些經營決策問題上開始偶有爭議。于是就分家了。
分手后,南存輝與幾個親戚成立了一個家族企業,1991年,他又拿出其中的一部分與美商合資,建立了中外合資企業,“正泰”這一名稱由此問世。
南存輝創立正泰后,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堅持自己的絕對控股;另一條是走分紅入股、分擔風險的道路。
1991年,南存輝拿出家產,與美商合資創辦了柳市鎮歷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并且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把自己的家產交出去與別人一起經營管理的做法,遭到了一些非議。但南存輝說:家庭企業要發展,首先要打破家庭經營。只有走現代企業制度之路,才是家庭企業的出路。從此,南存輝踏上了提升“溫州模式”的探索之路。
溫州柳市以低壓電器起家,1989年前最多,家家戶戶都搞,但不突出,號稱東方電器之都,但是南存輝認為柳市的輻射能力有限,如果不進行整合,肯定會形成惡性的競爭。當時有人驚呼,上千家低壓電器廠要倒閉,只形成一兩個巨頭的局面。在此局面下,南存輝發表了《聯合:低壓電器迎接挑戰的必由之路》的文章,分析柳市產業成因,認為重復投資沒有前途,希望通過多層次的聯合,才能整合資源。文章引起同業的重視,有些小業主恨不得馬上與正泰聯合起來。
1994年正泰集團正式成立,先后有38家企業以各種形式加盟正泰,而南存輝的個人股權也被稀釋到了不足30%。
但合并后的分權管理卻成為正泰的難題。“這種貼牌生產的合作方式是極為松散的,很多加盟企業都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由于法人多,難管理,很快就出現‘集而不團’的現象。這種合作是以品牌為紐帶而非資金,管理也很不到位,一些加盟企業的其他與正泰無關的產品也開始打正泰的品牌,造成品牌管理的混亂。”正泰集團廖毅回憶道。
也就是在這一年,正泰開始對旗下48家加盟企業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產權改造。通過出讓正泰的股份,控股、參股或投資其他企業,正泰以品牌為紐帶,以股權為手段,完成了對48家企業的兼并聯合。但此時正泰的核心權力依然集中在南氏家族手中,實質上仍是一個“家族企業”。
1998年,正泰開始推行名噪一時的“要素入股”,即在集團內部推行“管理入股、技術入股、經營入股”,以體現“知本”的價值,將最優良的資本配送給企業最優秀的人才。
經過這一次產權改革,正泰的核心股東也由此擴充到118位,包括原始投資者、子公司所有者轉換來的股東以及加盟正泰的科技人員和營銷管理骨干等二級股東,南存輝個人的股份下降到20%。集團的核心決策層中,南氏家族成員所占比例已不到三分之一,118位核心股東中,南氏家族成員也只占20%。
正是通過對自我股權的不斷稀釋,使得正泰的總資產已經由創業時的200萬元變成了31億元。正泰集團現已擁有6家核心子公司和50多家分公司。
1.我們拼命擠進納稅排行榜,我們拼命退出富豪榜。
2.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一種明智。
3.正泰有“兩個上帝”:一個是顧客,一個是員工,要善待這“兩個上帝”。
4.中國企業要長大,就必須打造國際品牌。
5.人的一生,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企業,最難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
6.做好“借”字文章,做好“聯”字文章,借腦袋、借人才、借智慧、借資金,我覺得絕對是聰明的做法。
7.錢是身外之物,多一個零少一個零何必緊張,最要緊的是做人。生命的質量不等于錢的重量,往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