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近日心情沉重,這是她輔佐唐高宗處理國家大事以來遇到的最嚴峻挑戰。
吐蕃與突厥兩國的聯軍正迅速逼近,雖然大將軍王孝忠率領的兩支軍隊已經頑強地在西州和定襄兩地遏制住了他們的攻勢,
京城所受的威脅暫時得以緩解.
但這只是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武則天正在深思熟慮,尋求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目前讓她最為困擾的是,究竟應該選擇哪家王府的公主前往突厥進行和親。
這個決定讓許多宗室的成年女子心生恐懼.
因為,這意味著她們將離開繁華的長安,前往被視為蠻荒的突厥,與那里的首領成婚。
她們都清楚和親公主的命運會如何,一旦離開故土,就再也無法回到家鄉。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離死別”,即便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最終也都在異地終老。
除此之外,語言不通、飲食習慣不同、風俗習慣迥異,這些都是和親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
而突厥的婚俗更是讓人難以接受。
作為秦漢時期匈奴的后代,突厥的婚俗延續了古老的沿襲制度.
新可汗即位后,可以繼承前任可汗的一切權力、財富,甚至包括女人,哪怕這些女人是新可汗的母親。
這對于中原的和親公主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她們對于這種近乎禽獸的行為,心中充滿了反感。
武后深諳治國之道.
她深知和親之事乃國之重器,非同兒戲,絕非簡單的政治聯姻,而是一門深奧的外交藝術。
因此,她秉持著嚴謹的態度,絕非迫于無奈之時,不會輕率地推動這一策略。
正如俗語所言:“強按牛頭不喝水。”
這其中的道理,武后領悟得淋漓盡致。
因此,她在自己的直系親屬中先行動員。
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主動承擔起和親的重任。
然而,結果卻并未如她所愿。
她的親屬們對這一提議紛紛表示疑慮和擔憂,甚至有人明確表示反對。
這種反應讓武后感到頗為失望。
但她也能理解,畢竟沒有人愿意離開故土,前往遙遠的大漠草原,去適應那里的艱苦環境。
此外,許多公主早已有了婚配。
若是強行與她們所嫁的王侯將相家族悔婚,不僅會損害大唐的聲譽,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政治紛爭。
畢竟,大唐的江山社稷還需要這幫文臣武將的忠誠守護。
武后深知,國家的穩定不能依靠一時的意氣用事,而應該以長遠的利益為出發點。
因此,武后并沒有因為親屬們的反對而氣餒。
她明白,和親之事并非兒戲,需要慎重考慮,不能倉促決策。
她有時候甚至想暫時放下與突厥和親這個念頭,轉而尋求其他治國安邦之道。
畢竟,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并非僅僅依賴于和親這一種手段。
鳳儀宮皇后椒房內,武后端起侍女送來的參湯,實在是咽不下去。
端起又放下,如此反復好幾次。
看著主人如此發愁,旁邊侍立的女官上官婉瑩開解道:
“天后娘娘也不必過慮,車到山前必有路,這不是離召見突厥和親使團還有幾天嗎?一定會找出合適人選的。”
武則天懶懶地抬眼看著她,心中一動。
眼前的婉瑩亭亭玉立,光彩照人,要是她愿意去和親,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但她轉念一想,這萬萬使不得,婉瑩是犯官上官雄之女,沒有高貴的公主身份,突厥可汗萬萬不會買賬。
一旦假公主身份被戳穿,比伽可汗會覺得被愚弄了,后果更糟糕。
找個普通的宮女冒充公主這種不走腦子的爛招,自己怎么也想到了呢,武則天內心還挺自責。
武后用略帶責怪的口吻對上官婉瑩說:
“你哪知道我作的難呀,不是誰都可以去和親的,必須有公主身份,又尚未婚配,如果本人樂愿更是再好不過。這樣的人眼下去哪找呀?你倒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說起來輕巧。”
這番話說得婉瑩有點臉紅。
她作為天后的貼身女官,了解主人的脾氣。
說明自己的意見主人聽進去了,可以進一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必擔心讓天后不悅。
“眼下就有一個合適人選,只是天后太忙了,把這位公主給忘了!”
婉瑩說到這不說了,弄的武后一愣。
馬上催促道:
“還長毛病了,不要吊胃口賣關子,把你的想法和盤托出。”
“右賢王李墨努王府上的琵嘉公主,難道不是合適的人選嗎?他們兄妹倆本就是出身突厥,此次和親對公主來說是故地重游,重回故國;而且也沒聽說琵嘉公主許配給哪家公子王孫。天后只要一賜婚,保證她興高采烈地走上和親之路,恐怕正求之不得呢。”
聽完這話,武后茅塞頓開。
自己怎么把這個人給忘了呢。
這孩子與自己關系也不錯,經常進宮看自己,能文能武的本領更是眾多公主不具備的。
以后自己當國后也可以通過她掌控突厥,正是一舉多得的一招好棋。
人常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辦法總比困難多,此言不虛。
念及于此,武后臉上有了笑容,立即命人去請在御花園散步的高宗。
高宗雖然把這件事全權委托給了自己,她依然覺得有必要和丈夫商量一下。
一是做給下頭人看自己夫妻恩愛,時不時秀秀恩愛那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自己心里也有幾分打鼓,總感到有哪些地方不太妥帖,也不知道琵嘉這丫頭愿不愿意為國分憂,去自己的故國和親?
經此一事,武后對身邊的這位伶俐女官倒是刮目相看起來:
這孩子有見識,有韜略,是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將來可幫助自己分擔一些治國事務。
想到這,武后不禁盯著婉瑩看了半天,看的婉瑩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你這臭丫頭,鬼主意還真不少呢,這次算是為我分憂了,給你記上一功,想要什么賞賜,說吧”。
婉瑩回答的也很干脆,
“賞賜我還沒想好,先寄存在天后娘娘這吧,等我想好了再向您稟報”。
武后聽完哈哈大笑,
“小丫頭片子,還待價而沽上了。好吧,今天我心情好,就依你”。
兩人說話的當口,高宗走進鳳儀宮,邊走邊問,
“有什么開心的事呀,主仆二人那么高興?”武后端莊站起,輕松地說道,
“這事還真是挺讓人開心,與突厥和親的人選我想好了,就是右賢王李墨努府上的琵嘉公主,皇上意下如何?”
“只要是皇后選定的人選寡人一定贊成。早說過了嘛,這些讓人煩心的事情你自己定奪就可以了,無需再向朕請示了”。
高宗精神越來越不濟,要不是剛才在御花園散心后有點恢復,更懶得知道這些事情的處理結果了。
“既然皇上也沒意見,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擇日通知琵嘉公主踏上為國和親之路”,
武后說完這句話也是如釋重負。
一輪明亮的皎潔的月亮高懸在夜空中,它的光輝灑滿了繁華的長安城,照亮了千家萬戶的窗戶。
在這靜謐的夜晚,一對年輕的情侶漫步在寬敞的王府大街上。
兩人之間沒有過多的言語,就這樣默默地走著,享受著這份寧靜和甜蜜的時光。
他們沐浴在月光下,仿佛整個世界都為他們停下了腳步。
只有頭頂上的那輪月亮,悄悄地跟在他們身后,仿佛好奇地想要偷聽這對小情侶之間會說些什么甜蜜的情話。
這輪月亮就像是一個默默的見證者,記錄著他們的愛情故事,靜靜地陪伴著他們走過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裴子耀實在不愿意率先打破這甜蜜的寧靜.
但是夜已深,琵嘉也該回府了,要不然她的家人又該掛念了,
“琵嘉,我送你回府吧,時候也不早了”。
說是送琵嘉回府,實際上他倆已經在王府門前這條街上溜達大半天了,王府大門就在不遠處。
“你不愿意陪我再走走了嗎?”琵嘉假裝生氣地問。
“哪能呢,我恨不得就這樣一直陪你走下去,永遠走下去,直到天涯海角、天荒地老,”
裴子耀說的掏心掏肺、一本正經。
琵嘉感動莫名,又有點不好意思,
“那就好,有你陪著我,就這么走著什么事情都不做,都覺得很開心”。
裴子耀默然良久,他心里也是這么想的,時間就這么停滯了多好呀。
過了很長一會兒,裴子耀又心事重重地說道,
“明天咱們還有要事去辦,今天無論如何不能再走下去了,你還是先回府吧。”
“好吧,那你先走,我離王府那么近,不會有事的”,
琵嘉固執起來那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裴子耀依照以前屢試屢敗的經驗開始揮手離去。
李琵嘉看著裴子耀的背影漸行漸遠,突然感到很失落.
這個實誠人怎么這么不開竅呢,就不能堅持把自己送到府門內再走嗎?
她一賭氣也邁開大步向府門走去,最后又不甘心地回頭往后看。
她驚喜地發現,裴子耀正站在兩人剛才分手的地方沖她招手微笑呢.
心中小小的心眼和不快頓時煙消云散、渙然冰釋,也揮揮手開心地向府內走去。
王府大門口左右蹲伏的一對石獅子看著這甜掉牙的一幕,都想雙向奔赴互相擁抱一下尋求安慰了。
單身狗傷不起,單身的獅子也一樣。
天空中一塊彩云恰好遮住了月亮,月亮正在努力掙開彩云的束縛.
唯恐漏掉這對情侶今天揮手送別的名場面,要不然今晚就白白跟隨他倆一個大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