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采用什么制度好呢?
- 反清:從鎮江保衛戰開始
- 你家三妹
- 2358字
- 2024-08-16 00:13:05
軍事上的整編很容易,這個李萬勝都進行過不知道多少回了,做起來那是駕輕就熟,毫無壓力。
在他制訂了整個方案后,又親自選定了一批軍事主官,剩下的事情就全都甩給了新成立的北方軍總參謀部,讓新任的總參謀長馮國泰去忙活了。
至于他,則是叫著林則徐和曾國藩一起,商量起來如何搭建整個北方四省的政治框架。
相對于軍事上來說,這方面的問題才是讓李萬勝最頭疼的。
但頭疼也得做啊,他現在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制定相關政策,沒有一個政治管理框架那絕對是不行的。
按照林則徐和曾國藩的意思,用生不如就熟,他們繼續沿用明清時候的組織框架就挺好,沒有必要再自己單獨整出來一套了。
不過李萬勝沒有同意他們的觀點。
他是在現代社會生活過一輩子的人,聽說過很多撤省改市的說法。
如今到了這個世界,他怎么著也想試試看。
古代設立省級行政單位,那是因為那個時候交通不便,通訊不暢,不得已才劃分省級行政區,然后給封疆大吏極大的權利。
可隨著技術的進步,交通和通訊都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很大的障礙,那么這就給撤銷省級,增大市級或者說是府級行政區提供了便利和條件。
而且,此時的關外就只有區區一千來萬的人口,即便是在未來的三到五年里,實現了山東,直隸,河南還有江蘇等地的大移民,那么關外的人口也很難在二十年內超過五千萬。
就這么點兒人口,又撒在了這么大的地方上,設立省級行政區有什么意義?
而且,一旦設省,那么山東要不要設?那對李萬勝來講可是一塊“孤懸海外”的飛地,真要是在這里安排一位“省級官員”,那么他還能放心的睡覺么?
因此,拆分高層官員的權力,就成了李萬勝給林則徐和曾國藩定下的基調了。
在北方四省中,將不再有省級這個行政區劃分,所有本該由省級掌握的權力,全部收歸到北方大將軍府下設的總理政務衙門來負責。
在李萬勝設立的總理衙門里,會設置四個副總理職務,專門負責各個“省份”的具體事務。
不過這里的“省份”,指的是地域上的劃分,而不是行政上的區別。
比如在奉天省,李萬勝直接將之劃分成了七個府,分別是盛京府,大連府,錦州府,鳳凰府等等。
這樣一個府的地盤變大了,比之前的府治權力也大了很多。但相對于省級行政區來講,其絕對權力卻是比之前弱化了不少,更方便了李萬勝的控制。
府下面設縣,縣下面設鄉鎮,鄉鎮再往下,那就是自然村落了。
對于大清朝來講,行政權力到了縣一級就算是到底了。
可李萬勝可不想這樣,而且也沒有這么辦的基礎。
畢竟,關外這片地方還沒有宗族勢力“幫他管理”呢,因此他的行政框架直接涵蓋了鄉鎮,只把自然村給讓了出來。
不過雖然是讓了出來,但他也沒放棄管理。
李萬勝規定,以后每個村子里都要有個村長,這個村長必須是由村民共同推舉出來的,而且這個村長還必須有過從軍經歷。
如此一來,他就能暫時將這些村長,納入到退伍兵的管理體系當中了,為以后的改革留下了切入點。
大的框架搞定了,幾個人又開始為這些框架填充細節。
比如總理北方四省事務衙門如何運轉?怎么進行權力劃分?
再比如縣府一級的行政如何劃分?如何運轉?這都是他們要實際解決的問題。
不過這個對于李萬勝來講,可就輕松多了。
后世是個人就能說上幾句關于這個的話題,因此怎么可能難得住李萬勝呢,直接套用就行了啊!反正以后覺得不合適再改,沒什么大不了的。
以總理衙門為例,其設總理一名,暫設副總理四名,組成一個類似于內閣或者軍機處那樣的機構,負責整個北方四省的政務運轉。
其下暫設科教文衛事業部,農業事業部,工業事業部,交通通訊事業部還有商務事業部五個部門。
五位總理各管一攤,分別兼任五個部門的部長,等到以后人才多了再單獨任命其他人來負責。
至于下面的府和縣,也仿照這個設立,他們各個部門之間受府縣主官的水平管理,但要接受上級相應部門的垂直考核,等于是雙重領導。
這種管理模式,跟后世的大廠的管理模式很相似,那就是:你的工作是由你的直接領導來安排的,但你的升遷是由你的上級垂直部門來考核的,主打防止地方官員抱團對抗!
李萬勝將自己的想法解釋給林則徐和曾國藩之后,引起了這兩位的深深思考。
他們突然覺得,這個李萬勝并不像他看起來的那般“粗鄙”,他設計的這種行政框架,深思一下的話確實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妙處!
此子竟恐怖如斯!
果然能把事業搞大的人,就沒有一個是易與之輩!
計劃李萬勝給了這兩位了,但怎么執行,幾個人全都犯了難!
為啥嘞?
沒人才啊!
別說特么人才了,就是他手里的庸才都沒幾個呢。所以他們這幾個人想象的再好,沒有人才填充進來,那也不等于個零!
面對如此的困局,曾國藩和林則徐也是傻眼了,他們能怎么辦?總不能幫著李萬勝去騙人過來吧?
“為啥不能去騙呢!”李萬勝叫囂道:“再說了,咱們這也不是騙啊,是給天下有志之士一個一展抱負的機會!
朝廷給我的圣旨不算是假的吧?我還有沒有自行任命四品以下官員的權力了?
難不成,就沒有一個人看得起我任命的官兒?”
“良耜,不是我打擊你,天下的讀書人里,真正有才學的,沒有人會到咱們這里來做官的!”
林則徐苦笑的勸解道。
這個很好理解啊,別看李萬勝如今兵強馬壯的,但人家讀書人還真不會將其太看在眼里。
現如今,但凡有點眼光的,都知道北方四省就是藩鎮!
而藩鎮在讀書人眼里是什么?
那就跟反賊一樣啊!人家不寫文章罵你就不錯了,怎么可能還會跑到你這里來當官?那不是要遭天下人恥笑嗎?
“艸,我特么就不信了,我倒是要看看,是他們的筆桿子硬,還是我的刀把子硬!”
今天之所以會有這番對話,是因為李鴻章跑了,跑回京城去參加考試了,這可是讓李萬勝出離的憤怒了!
怎么著?看不起我這里是吧?還想去做大清的官是吧?狗日的小兔崽子,沒你這么看不起人的!
李萬勝默默發誓: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就要讓你高攀不起!
正在朝著京城遠行的李鴻章并不知道,他今天的這個決定,會讓他的后半生多么的后悔!
此后二十年里,李鴻章的品級都沒能超過四品官,就是李萬勝給他的終身難忘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