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人體能不能自行排毒(1)

  • 排毒治百病
  • 張大寧
  • 3604字
  • 2014-12-08 16:43:31

有進有出,健康才能平衡。

身體為什么要排毒

在現代社會,排毒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時尚,而是健康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排毒對我們來說真有那么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

請看以下這些可怕的數據:

(1)在人體內,大約有400多種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基本對人體沒什么好處,如果其中的有害物質被吸收,其對人體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

(2)人體每天要排出400億個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而這些物質大約有20%的數量藏在大便中,如果在24小時內不及時排出,就能繁殖出2兆以上的病菌!如果被人體重復吸收,后果更是不可設想。

(3)雖然每個人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盡相同,但體內可能或多或少都會積聚有垃圾,少的有3千克左右,多的甚至能達到25千克。

(4)人體內毒素只有20%可通過排便方式排出,其余的毒素都積聚在各個器官中,包括血液、淋巴、皮膚乃至每一個細胞,如果不排毒,有可能給這些器官造成過重的負擔而引起各種病變,嚴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

除了以上所談及的內生之毒外,人體還面臨著各種外界毒素的威脅,如殺蟲劑、有害化學物質、汽車尾氣、藥物、重金屬和輻射等。假使身體的免疫系統夠強壯,皮膚、腎臟和結腸等排毒器官也能正常運作,那么身體能將這些物質安全的屏蔽或排出體外,使身體免于受到傷害;但如果身體無法正常排出毒素,一旦攝取這些毒素的速度比排出它們的速度還要快,那么就會產生“毒性”狀態,不但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健康,使身體器官逐漸變得虛弱,甚至還會引發關節炎和大腸激躁性癥候群等許多疾病。

因此,人類除了要保證身體正常系統的運行,以使毒素能順利排出體外,還要采用其他有效且安全的排毒方式,幫助身體屏蔽外界毒素、排出內生毒素。

哪些人群最需要排毒

需要排毒的人到我這里來報個名!日常生活的飲食、環境中有很多潛藏的毒素,會在不經意間進入人體,日積月累甚至會引發各種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能就此“引毒上身”,毒素的出現其實是有一定“規律”的。那么,哪些人特別需要排毒呢?

1在含鉛量較高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人群

鉛對人體各組織器官均有毒性。環境中的鉛經食物進入血液循環和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易引起消化、神經、呼吸和免疫系統急性或慢性毒性影響,通常導致腸絞痛、貧血和肌肉癱瘓等病癥,嚴重時可發生腦病甚至導致死亡的現象。口服2~3克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而在含鉛量較高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人群,極易吸入或食入有害物質鉛,如果吸入量超過人體承受量,很可能導致鉛中毒,嚴重的威脅生命。因此,在含鉛量較高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人群需要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排毒,預防鉛中毒。

常接觸鉛者、居住在冶煉廠和交通密集區者,為防鉛中毒,最好每天喝2杯牛奶,并常食大蒜(眼疾及上火者除外)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牛奶中的蛋白質能與鉛結合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大蒜中的某些有機成分能結合鉛,蔬菜中的維生素C能與鉛結合成溶解度低的抗壞血酸鹽,水果中的果膠物質可使腸道中的鉛沉淀。上述方法結合而成的化合物通過糞便及時排出體外,可減少機體對鉛的吸收。

2生活中接觸苯較多的人群

苯極易污染空氣和蒸汽,并由人體呼吸道吸入或皮膚接觸,極易導致中毒現象的發生。苯中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急性中毒,一種是慢性中毒。接觸高濃度的苯易發生急性苯中毒,急性苯中毒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麻醉作用,出現昏迷和肌肉抽搐。高濃度的苯對皮膚有刺激作用。長期接觸低濃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現造血障礙,早期常見血白細胞數減低,進而出現血小板數減少和貧血,患者可有鼻出血、牙齦出血、皮下出血、月經過多等臨床表現。

制鞋生產場所、油漆噴漆工廠及某些化工廠附近的空氣常受到苯類有毒物質污染。生活在這類環境中的人,應經常食用高糖、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高糖類食物可促進苯的衍生物從體內排出,高蛋白的膳食可促使苯的分解及增強肝臟的排毒功能,控制脂肪食量能減少苯在體內的積蓄和吸收,多種維生素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白細胞降低、加快機體代謝及使毒素排泄出體外。

3接觸汞較多的人群

汞,也就是俗稱的水銀,是銀白色液態金屬,但其在常溫下易蒸發,人體多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中吸入汞蒸汽。除升汞由消化道吸收迅速外,胃腸道吸收金屬汞甚微,一般不致引起中毒。但如果在生產中長期吸入汞蒸氣或汞化合物粉塵,極易引起慢性汞中毒。慢性汞中毒以精神神經異常、牙齦炎、震顫為主要癥狀;大劑量汞蒸氣吸入或汞化合物攝入,則發生急性汞中毒。此外,皮膚破損或潰爛部位用汞制劑涂抹也可致中毒。生產性中毒見于汞礦開采、汞合金冶煉、金銀提取、真空汞、照明燈、儀表、溫度計、補牙、雷汞,顏料、制藥、核反應堆冷卻劑和防原子輻射材料等生產工人中。

常接觸汞的人群平時可多食些胡蘿卜,胡蘿卜有加速人體內汞離子排泄的功能。此外,常接觸砷等有毒物質者,應在平時的飲食中多加些綠豆湯及綠豆制品,綠豆是一種良好的利水排毒食物。常接觸磷及其化合物者,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和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常接觸錳者可多吃些白糖及富含糖類的甘蔗、甜菜等蔬果。

4粉塵族

粉塵過多可導致大氣受污染,經由呼吸道皮膚接觸等進入人體,從而危害人類的健康。漂浮在大氣中的粉塵往往含有許多有毒成分,如鉻、錳、鎘、砷等。當人體吸入粉塵后,體積較小的粉塵極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時還會引起肺癌。沉積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會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細胞所吸收,導致細胞結構的破壞。

常接觸粉塵的人群,如環衛工人、交警、教師等,要常吃豬血、鵝血,其中的血漿蛋白經人體胃酸和消化液的分解,能產生一種可排毒滑腸的物質,有利于體內塵毒的排出。

5接觸放射性物質較多的人群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放射性物質的途徑主要有如下幾個:一是在醫院接受X線檢查,由于時間短,劑量嚴格控制,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二是醫院在腫瘤放射治療時用的放射性物質,只有腫瘤患者才會使用,雖然對身體會有危害,但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得不用;三是一些天然的石材中會有放射性,如一些大理石石材,這種影響雖然比較弱,但由于每天接觸,要注意避免使用這類石材;四是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比如醫院用于檢查或治療用的放射源、工業探傷或消毒滅菌用的放射源、軍事用放射源等意外流出到社會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極為少見。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可以由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它們發出的射線會破壞機體內的大分子結構,甚至直接破壞細胞和組織結構,給人體造成損傷。少量累積照射會引起慢性放射病,使造血器官、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等受到損害,發病過程往往延續幾十年。而高強度射線會灼傷皮膚,引發白血病和各種癌癥,破壞人的生殖機能,嚴重的能在短期內致死。

常和放射線打交道的職工,以及接受放療的癌癥患者,要常吃些豆類、奶類和蛋類等高蛋白食物,以補充因射線損傷引起的蛋白質分解,還要常食含有大量膠質的海帶,它能促使體內放射性毒物隨同大便排出體外,從而減少了放射性疾病的發病率。

6受噪聲污染較嚴重的人群

噪音是一種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噪音污染主要來源于交通運輸、車輛鳴笛、工業噪音、建筑施工、社會噪音如音樂廳、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聲說話等。噪音會給人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損害聽力,有檢測表明,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8小時以后聽力就會受損,若是在搖滾音樂廳,半小時后聽力就會受損;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統,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地區的噪音每上升1分貝,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使人急躁、易怒;影響睡眠,造成疲倦等。

處于噪聲環境下工作的職工或長期在噪聲中生活的人群,應在飲食中注意補充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于預防聽覺器官的損傷、減輕噪聲疲勞、改善聽力等很有益處。

7其他人群

除了上述經常接觸有毒物質的人群外,還有部分人群也應立刻啟動排毒計劃:

(1)經常面對電腦的白領階層、公務員、教師、IT及平面設計從業者等深受電腦輻射毒害的人群。

(2)長期從事戶外工作,如運動員、推銷員、記者等皮膚經受風吹日曬、時刻遭受紫外線荼毒的人群。

(3)有抽煙喝酒、喝咖啡等嗜好的人群。

(4)工作、學習壓力過大或者過于勞累的人群,經常熬夜、生活不規律的人群。

(5)長期奮戰在廚房,被油煙所包圍的人群。

(6)有便秘、脂肪肝、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膽結石、腎虛、腎結石、前列腺炎、痛風、牛皮癬、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臟病、偏頭痛、腦供血不足、腦血栓、腦中風、高血粘、高血脂、高血壓、胃腸病、氣管炎、肺氣腫等病癥的人群。

(7)有孕育計劃并希望減少胎毒、提高母嬰抵抗力的夫妻雙方。

機體自身排毒的途徑

這樣子能排毒身體里就有排毒系統,何必多此一舉呢?

目前,市場上的排毒保健品琳瑯滿目,讓人無從選擇。其實,人體本身就有一套很好的排毒系統,只要懂得利用,維護其正常功能,一樣也可以有效排毒。

1肝:排毒重量級選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龙州县| 金阳县| 洪江市| 青州市| 合江县| 咸丰县| 南江县| 云南省| 闽清县| 铁岭市| 兴海县| 红安县| 朔州市| 沾益县| 盱眙县| 临沧市| 昆山市| 壤塘县| 绥滨县| 拉萨市| 和顺县| 南雄市| 松桃| 台州市| 南溪县| 中西区| 临泽县| 中山市| 汶川县| 台安县| 亳州市| 盐源县| 台江县| 垣曲县| 达拉特旗| 宜黄县| 周口市| 水富县| 江达县|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