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你了解睡眠嗎(2)

睡眠基本上是與宇宙自然晝夜周期同步的,但也需要人體的自然內化。因為睡眠與覺醒本質上都是一種生理節律,反應到人體內具有獨特的適應機制。這一種關系的描述,在中國大量的養生典籍中都有著相關闡述,如《內經》中相關的睡眠理論,表達了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生理觀,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列出了四季睡眠的常規:春三月“夜臥早起”,夏三月“晚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冬三月“早臥晚起”。而在《靈樞·衛氣行》當中則花了大量的筆墨來具體描述了人之寤寐與天體運行陰陽相應的機制:“天周二十八宿……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晶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此晝夜交替的天文學原理,意思是人體的陽氣掌管白天,陰氣掌管夜晚,每日會轉換。“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晝日行于陽二十五周,夜行于陰二十五周。”

所以,衛氣在人體的運行,一日一夜是周身五十次,白日二十五次,夜晚二十五次。《靈樞·營衛生會》則說道:“氣至陽而起”即寤,“至陰而止”即寐,陽氣生則起床,陰氣至則人思困,這就是所謂的人“與天地同紀”了。

在現代科學誕生以后,人們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個體多種生理、生化活動都存在晝夜差異,而這些差異正表明了睡眠是人體適應自然界晝夜節律的整體生理反應。地球自轉形成的晝夜交替是生物自然環境中最明顯而又穩定的變化,自轉造成的白晝和夜晚制約著生物的生存方式:晝日光照充足,萬物萌動,人為獲取食物而勞作,勞作既消耗能量,又要抵御各種外來邪氣,故需要生理機能亢奮;與之相反,夜晚陰暗消索,萬物靜藏,人無所為而睡眠。睡眠是人類恢復體力、儲備能量、休養生息的基本方式,此時的生理機能處于相對抑制狀態。如此便形成了人類重要的自律節律──寤寐交替,這就是人類和宇宙自然同步卻又不完全相同的內化體現。

睡眠與五臟六腑的關系很多動物都會在冬日進行長期休眠作為對身體的保養,在冬眠期間,它們身體的各器官都會減緩運轉休養生息,這就是中醫中的“冬藏”,雖然人類由于進化規律無須冬眠,但是每日的睡眠也非常重要,能起到“小冬藏”的作用。如果睡眠不佳,五臟六腑無法得到正常的休息,而整日忙碌勞作,最后疲勞過度的惡果必然會在健康上充分體現出來。

1睡眠與五臟的關系

(1)心。

心是五臟六腑的統帥,它在睡眠時候的變化直接決定著睡眠的狀態。如果心神是安靜的,人就會有比較良好的心理狀態進入睡眠;如果心神不安,則會出現夢游等異常的睡眠狀態。

(2)肝。

肝通過肝氣、肝血、肝陰的作用來調節心神的狀態。當肝氣運轉正常、有序時,血液運行良好,在睡眠時候心神就會安寧;反之,如果肝氣不能自如運行,就會影響到血液的運行,從而影響到心神,最終影響睡眠。另一方面,肝血可以滋養心神,還可以防止心神受到肝陽的干擾,使得心神能夠安寧。肝陰則能夠抵制陽氣對心神的干擾,保證正常睡眠。

(3)脾。

脾在睡眠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睡眠時所需要的能量,保證血液運行暢通。脾通過對水和食物的吸收,將轉化后的營養成分運送到身體所需要的部位,使身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保證睡眠的正常。

(4)肺。

肺主要是通過肺氣來調節睡眠。如果肺氣充沛,人體內的氣就會運行正常,血液也會正常流轉,心神比較平和;反之則會影響到心神,使心神焦躁不安,從而影響到正常的睡眠。

(5)腎。

腎主要是通過腎精、腎陽、腎氣、腎陰來發揮作用。腎精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人體睡眠時所需要的氣血營養物質,還對腦髓有濡養作用,從而影響到心神,最終決定睡眠質量的好壞。腎陽憑借自身的活力來滋養五臟六腑,使它們發揮正常的功能。腎氣則促進水在人體的循環和新陳代謝,調節睡眠。腎陰一方面可以防止腎陽對于心神的干擾,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其他臟腑之陰制約其陽氣,來保證心神寧靜。

2睡眠與六腑的關系

(1)胃。

胃通過胃氣影響睡眠。當胃氣充沛、運行良好時,能夠保證營養的充足,從而達到供養心神的目的。

(2)膽。

膽通過膽汁和膽氣對睡眠起作用。膽汁能夠消化食物,可以保證心神有足夠的營養;充沛的膽氣可以保證充足的膽汁,另外膽氣充足,則意志堅定,有助于人腦排除干擾,快速入眠。

(3)膀胱。

膀胱是尿的儲存地,如果膀胱運行不正常,則會出現排尿異常,如尿頻、尿急、遺尿等異常狀況,人在睡覺時就會受到影響,無法保證舒適的睡眠。

(4)三焦。

三焦憑借它的通道作用影響睡眠。三焦功能異常就會造成人體內氣和水運行阻滯,身體各個部位出現功能紊亂,擾亂心神的安寧,不利于正常睡眠。

(5)小腸。

小腸負責消化食物,再將食物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保證心神安寧,睡眠也會香甜。

(6)大腸。

大腸用于排泄體內廢物,體內清潔,心神也將不受污濁的影響,就能保持正常睡眠。

當人們處于睡眠期間,不僅大腦活動和新陳代謝會有一定的變化,人體的各種生理指標同樣會有變化。人體生理方面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血壓

在處于睡眠狀態下測量其血壓,如果血壓比白天要低一些,則是正常的;如果和白天一樣或者比白天要高,則有可能是呼吸不暢、睡覺姿勢不當等問題引起的,甚至有中風的危險。

2體溫

當處于睡眠狀態時,體內的很多器官都會停止活動,體內的新陳代謝就會降低,因此,體溫也隨著下降。同時,體溫也對睡眠時間的長短有決定作用,當體溫下降的幅度較大時,人們睡眠的時間相對較長。相反,如果體溫的變化幅度較小時,睡眠時間就會相對比較短。

3體內激素

一般說來,如果睡眠的時間越長,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得就越多。生長激素對于人的生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檢測到生長激素過少,則說明睡眠質量不好,而且也不利于人體正常的生長和發育,尤其是兒童更應關注。

4性器官

性器官的變化也可以作為研究睡眠狀況的標準之一。當男性處于睡眠狀態時,大腦皮質處于抑制狀態,因此對勃起中樞的控制力減弱,使得陰莖能夠自動勃起。而女性的生殖器也有類似的變化,只是不很明顯。例如,如果男性出現了陽痿,則有可能與在睡眠時出現的呼吸障礙有關。

據相關資料介紹,人的一生大約有1/5的時間在做夢。也就是說,假如-個人的壽命為80年,他就有16年是在做夢。做夢是人體正常的、必不可少的一種生理和心理現象。那么,人為何會做夢呢?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夢的產生的?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是:夢是-種精神活動,“其動機常常是一個尋求滿足的愿望”。夢是因愿望而起的,它的內容是“愿望的達成”。夢不僅使思想有表達的機會,而且借幻覺經驗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滿足。夢又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潛意識被壓抑在人心靈的最深處,但它很活躍,千方百計地要突破潛意識的領域冒出來。當“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休息,即“自我”處于渾渾噩噩的狀態而放松了戒備的時候,潛意識便開始活動,于是出現了夢。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夢的神秘面紗也正在一層一層地被揭開。

1做夢是人睡眠時的一種心理活動

跟人清醒時產生的心理活動一樣,做夢時的心理活動也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夢中光怪陸離的夢境是由于人睡眠時大腦意識不清晰,從而受到各種客觀事物的刺激而造成錯覺所引起的。比如人清醒時,心跳過慢導致的心懸空或心下沉的心悸感,在夢中會變為人懸空、人下落恐懼的噩夢;而人清醒時,心跳過快產生的緊張感,在夢中就成了被人追趕的奇怪的場景。

2做夢是讓人體心理保持平衡的一種方式

做夢是人體恢復大腦細胞,產生用于積累、整理、儲存來自外界和機體信息的蛋白質的重要時刻,這將有助于維持人的心理平衡,消除不愉快情緒。在夢中時,人的右大腦半球活動占據優勢,而覺醒后則換成左側大腦半球活動占據優勢;在人體24小時的晝夜活動過程中,覺醒與做夢交替出現,便可達到精神活動和神經調節的動態平衡。所以,夢是一種維持人體心理平衡的協調方式,尤其在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方面具有較積極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金川县| 鱼台县| 阜阳市| 启东市| 丰顺县| 古田县| 额尔古纳市| 东方市| 博罗县| 庆城县| 泸水县| 胶南市| 西宁市| 宝丰县| 潞西市| 衡水市| 铁岭县| 云浮市| 平谷区| 社旗县| 望都县| 石城县| 淮南市| 岳阳市| 思茅市| 大厂| 青铜峡市| 泸西县| 都安| 滦平县| 民丰县| 三穗县| 开封县| 白玉县| 上思县| 汝南县| 深圳市| 民县| 山东|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