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奉先帝遺詔,助太孫繼位!”
- 大明:從天啟開始當明君
- 鬼知道是誰的小號
- 2003字
- 2024-06-23 23:01:03
建議的話音剛落,就聽見另有臣子說道:“皇太孫殿下,如堯、似舜!”
“我等必將拼盡全力,助殿下御極天下!”
彩!
朱由校一聽,頓感欣慰。
媽的。
這些個人,真會站隊啊。
也是。
從龍的滔天功勞,誰人不愛、誰人不喜?
“善。”朱由校同意道。
“就按照諸位愛卿所言,召見內閣首輔方從哲、英國公張維賢,前來乾清宮內書房見孤。”
“莫要因為其他的人、事、物,耽擱了國家大計!”
說著,朱由校還瞥了一眼剛才手持木棍,還甩了一下的太監。
他認識此人。
御藥房掌印太監,崔文升!
他曾向朱常洛進獻過“大黃丸”——瀉藥。
他也知曉旁人為朱常洛做的“紅丸”——所謂的仙丹!
他全都知道。
他更知道,自己和李康妃已然結盟。
只待將帝位從朱常洛手中奪走,而后贈予朱由模!
再而后,萬歷皇帝的身邊都有大太監馮保。
新帝就不能有了嗎?
也得有!
由此,他才敢做出此番大膽事情!
由此,此太監才勇猛了一把!
財帛動人心,更何況乎權力耶?
------
許是被朱由校的巨大轉變和群臣的勇猛之勢給震住了。
崔文升沒再做出行動,只是靜靜地等著。
等著內閣首輔方從哲、英國公張維賢這二位擎天之柱前來輔佐儲君登基!
在靜候佳音的同時,朱由校想了一下當下的大明,是何種狀況。
——落淚一事,本就虛假,所以,想一想其他的事情,朱由校倒也有這個閑工夫。
看那遼東。
建州女真正士氣盎然地前進著,而明帝國卻亦步亦趨地邁向衰老。
再過些年頭,他們就該造反了吧?
再再過些年頭,剃頭的事跡,就該發生在我漢地了吧?
直至,改朝換代不說,還有亂七八糟的屠殺?
漢人的鮮血,流個不停!
看這中原。
小冰河、旱災、饑荒......接踵而至,由不得農民不反吶。
更別提還會火上澆油的貪官污吏了。
以及。
宮闈內,可千萬別讓孤給落水而死了啊。
可千萬別!
“唉。”
朱由校心中一嘆。
果真多事之秋啊!
“殿下。”開口的是朱由校的侍讀太監王安。
他和崔文升不一樣。
崔文升和李康妃,或者西李選侍早就結盟了。
——此二人為一體。
而王安呢,卻因為長久待在朱由校的身邊,只能和朱由校綁在一根繩子上了。
若是他想要投靠別人。
誰人又會信呢?
所以,他的忠心,朱由校深知。
“何事?”朱由校問到。
“你都在這兒站了好一會兒了,不如先休息一會兒,坐一坐,如何?”
“無妨。”朱由校沒有怪罪王安打斷了自己的思路。
畢竟,說是思路,不如說是遠慮。
遠慮者,太遠、太遠了。
朱由校還不至于因為這么一些屁事兒而大發雷霆。
“你這腌臜的玩意兒!”突然,乾清宮外傳來了一句怒喝!
是英國公,張維賢!
朱由校一聽。
果真不愧是一個武人,不說其他的,單就這份氣勢,便是值得大贊特贊!
而且,這還是一個忠于自己的武人!
心安!
“你哪兒來的狗膽,居然敢攔住本公的去路!”
“還不速速退去!”
須臾。
英國公張維賢被攔住的腳步聲,未能重新發起。
“嘩啦!”
刀劍出鞘的聲音,代替了張維賢的怒喝。
“閹狗!”好吧,刀劍聲沒有代替怒喝聲。
二者同時有之!
“吾豈能讓汝,在未得太孫令的前提下,居然于皇宮內,狂妄至極!”
“噗呲!”有物體被刺開了。
“啊!”一個尖細的男音猛地響起。
緊接著。
“嘭!”好像是一個大塊的物體因為倒地而撞擊地面出聲了。
聲音不太尖銳,而是厚重。
有些軟。
朱由校猜測,應是太監被張維賢一劍刺死后,尸體正在垂落!
“嘭、嘭、嘭!”
“國公爺、國公爺,繞過我們幾個吧、饒過我們幾個吧!”
朱由校猜測,此應是其他的太監看見情況不對,頓時下跪,求張維賢放過自己的性命吧。
不待多時。
一個身披鎧甲、手持長劍的男子,邁入了乾清宮的大門。
朱由校一見,馬上臉色一變。
他那才平靜下來的情緒,又哭泣了起來。
并且,這一次,他還用衣袖作擦拭眼淚狀。
王安看著,心里嘖嘖稱奇。
旁人可能看不出來,但陪伴了朱由校好長時間的他,卻心知肚明。
太孫殿下,故意也!
果真,帝王心術嫻熟也。
不過王安也萬分好奇:這......
為何太孫殿下之前沒有表現出來過?
這帝王心術也能開竅乎?
------
“太孫殿下!”
張維賢一見朱由校的落魄狀態,隨即加快自己的步履。
乾清宮內的腳步聲,更厚重了。
“嘭!”
張維賢單膝跪地道:“臣,救駕來遲。”
“還請殿下恕罪!”
“無妨,你能來,孤就心安了。”
說著,朱由校還趁機看了一眼張維賢的長劍。
涓涓滴血!
果然死人了!
“殿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應是商議登基的相關事宜。”張維賢沒有提及別的事務,而是直指核心。
他雖忠心于朱明,但在此基礎上,他也得為自己、自己的家族考慮啊。
從龍之功,就在眼前。
耽誤不得!
心急如焚!
“國家大事,有賴長君。”
“殿下年已十六。”古人算虛歲,則十五變為十六。
“早就成年。”
“完全可以執掌神器。”
“又,值此緊急的時候,殿下必須撐起大明的天!”
“因此,我等無需再多做雜事、多說廢話。”
說著,張維賢一抬頭,朗聲道:
“奉先帝遺詔,助太孫繼位!”
群臣聞之,即刻跟隨。
下跪,朗聲!
“奉先帝遺詔,助太孫繼位!”
“奉先帝遺詔,助太孫繼位!”
......
聲音直沖云霄,震得房梁直抖!
直教心存他意的太監、宮女兒們,不敢反抗。
他們身子軟了!
他們也下跪了!
他們也跟隨著群臣,用自己那無力的聲音,喊了起來。
“奉先帝遺詔,助太孫繼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