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升的東曦,大明新君主!
- 大明:從天啟開始當明君
- 鬼知道是誰的小號
- 2020字
- 2024-06-24 10:19:12
眾人的吶喊聲結束之后,乾清宮內,靜寂異常。
只等著朱由校做出決斷。
“先帝突然駕崩,孤本以為大明的前途灰暗。”朱由校開口道。
“未曾想,忠臣志士,就在我跟前!”場面話總是要說一說的。
“諸君,隨我去文華殿!”場面話說完了,就得上正事了!
文華殿,乃太子所居住的地方。
之前朱常洛在住。
等其當了皇帝之后,就歸屬于朱由校了。
——盡管朱由校名義上是太孫。
可實際上,就是太子。
因此,歸屬于其,很是正常!
群臣聽見朱由校這么一說,頓時心里放心了下來。
他們在乾清宮內所做的事情,都需要一個名義上的主事人啊。
如若沒有,之后可就大發了。
當下,名義上的主事人,出來了。
“臣等,奉先帝遺詔,助太孫繼位!”群臣沒有立即起身,而是說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的法理性!
這都要記錄在史書中!
“殿下。”英國公張維賢起身說道。
“請隨我來。”
朱由校聽從之。
只見張維賢快速地走向乾清宮外。
朱由校緊隨其后。
再之后,則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他本想借此機會,獲得大利,來保住自己的楚黨一系,并對東林黨進行一定的反擊。
可惜啊,卻被武勛一脈截了胡。
刀光劍影,到底是會讓口蜜腹劍,躊躇不前!
------
朱由校站在乾清宮門外。
果不其然,臺階之上有一具斷頭尸體和一個無身頭顱。
應是張維賢之前殺掉的某個太監!
“參見殿下!”
一見到朱由校出來,乾清宮外的將士們,全都半跪下來,齊聲呼喊道。
朱由校一看,京營的盔甲啊。
這即是英國公帶來的武勛子弟。
值此動亂節點,這些人還是相當地讓朱由校放心!
“殿下,請上轎!”
京營中一名將領為朱由校指引道。
不過朱由校沒有即刻動身,而是環顧了一下四周。
李康妃派來的太監和宮女兒已經被將士們給控制住了。
然后,崔文升呢?
何在?
朱由校想借此大好時機,殺了他!
家仇國恨,皆有之!
文臣武將,皆愿之!
——他是李康妃的同謀,不是哪一個臣子的盟友。
而且,就算是李康妃本身,都遭受到了眾人的厭惡。
斷人財路,猶如弒人父母。
從龍之功,近在咫尺。
豈能讓女子與閹人阻擋住!
以及。
朱由校這條龍,也極其厭惡二人!
“殿下?”
見朱由校沒有回應,張維賢提醒了一下。
“孤知道了。”朱由校揮了揮手,表示同意。
很遺憾,看了又看的他,未能找到崔文升。
此腌臜之貨,應是之前眼見時機不對,趁機偷溜而去了。
且饒他性命一小會兒。
待一小會兒之后,再看他性命如何!
------
朱由校順著臺階走了下去。
途中,他可以避開了尸體、斷頭、血跡。
臟不拉幾的。
他四季常服,歷來不過八套而已。
哪兒來的那么多去浪費!
不嫌錢多浪費么?
“殿下,請上轎!”那位將領又說了一句。
隨后,朱由校上轎子。
隨后,眾位將士起轎!
“殿下!”張維賢站在轎子最前方,環視了一圈四周,猛地一喝!
“微臣雖老,可也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且看老臣為殿下引路。”
“免了路途之上不好前進!”
聞言,周圍懷有異樣心思的人,頓時一驚。
尤其那些個沒得見識的宮女兒和太監,更是膽寒。
他們不由自主地后退幾步,想要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他們也怕死!
不過張維賢的這一聲大喝,卻讓京營的將士們,氣勢愈發昂揚!
天子之兵,大善!
------
走了沒幾步。
朱由校等人剛出乾清宮的院內,就被人給堵住了。
朱由校認得他們,是幾個老太監,常年侍奉李康妃。
“來者不得前進!”太監們口呼道。
朱由校沒有一皺。
來者不得前進?
你們才是來者!
“爾等何人,宮內哪個衙門的?”張維賢問到。
太監們并不回話,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張維賢。
英國公又能如何?
能抵得過太后么?
咱家,太后身邊的內侍!
“奉,皇太后旨意,皇長子朱由校,為先帝長子。”
“當留宿乾清宮內,為先帝守孝祈福!”
先前軟禁不得,此時又來軟禁?
一而再、再而三?
腦子呢?
婦人者,愚笨也!
“放你娘的屁!”張維賢一把搶來太監手中的旨意,將其甩到了一邊兒的地上。
“旨意?”
“還皇太后的旨意?”
“她一個李康妃,區區選侍而已,何來的皇太后!”
“不知尊卑高低、不懂禮義廉恥!”
一來,李康妃顯而易見和朱由校這個未來的天子有矛盾。
二來,李康妃的地位不夠高。
所以,辱罵一番,英國公的這個爵位,絲毫無畏。
“殿下,此人胡言亂語,妄自傳遞旨意,該當何罪?”張維賢問了一下朱由校。
“殺!”這就是朱由校的回答。
很簡單。
卻蘊含了無盡的信息。
“噗呲!”又一名太監斷頭在了張維賢的刀下。
“眾將聽令!”張維賢開口道。
“若有刺王殺駕者,殺無赦!”
朱由校一聽。
好家伙。
這英國公一脈就是忠心啊。
不僅將自己未說出的那無盡的信息給補足了。
還更進一步地將李康妃的人,給定義為了反賊!
不錯,他喜歡。
“得令!”將士們回話。
“大善!”未來的天子,肯定道。
------
一路上,在得到了張維賢的命令和朱由校的肯定后。
轎子前進的速度,快了不少。
從龍之功,這四個大字,不是只有大臣們知道。
士兵們,也知道。
他們,也想有!
“殿下,到了。”張維賢說到。
將士們也止步了。
“嗯,落轎吧。”朱由校說到。
他順帶看了一眼將士們手中的刀口。
今夜,宮內多腥風血雨之禍!
待轎子緩緩地落下后,朱由校也走了下去。
抬望眼。
“文華殿”三個大字,恰巧映入朱由校的眼簾。
——初升的東曦,不僅顯示著漫漫長夜,正在結束。
也昭告著天下。
大明新君主,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