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朱元璋,魂穿崇禎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朱元璋醒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六月24),寅時。
此時正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時刻。
應天府。
皇宮。
謹身殿。
在洪武皇帝朱元璋休息的房間內,傳來一陣陣強行壓抑的哭聲。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此刻正躺在寬大的龍床上,身上蓋著厚厚的被子,只有雙手與臉部露在外面。
他枯瘦如柴、眼窩深陷、眼神空洞,嘴唇在輕微的一張一翕,才讓人感覺他還活著。
處于彌留之際的朱元璋,突然感到身上傳來徹骨的寒意,他明白,自己的大限已經到了。
回想自己的一生,從年幼時的父母雙亡,隨后的親人都紛紛離開了人世。
自己到皇覺寺當上了一名和尚,再隨濠州郭子興的大軍起兵反元。
又因與郭子興意見相左,帶著新娶的婆娘馬秀英和自己肝膽相照的二十四騎離開了濠州,回到老家鳳陽招兵買馬。
在隨后的歲月里,不畏艱險與困苦,不畏挫折與磨難,硬生生在自己的手中創建了一個嶄新的王朝,那就是大明王朝!
回顧這三十一年來,自己雖制造了幾起駭人聽聞的大案,如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
雖其中不乏有些冤假錯案,但自己的出發點是為了大明億兆百姓,是讓那些百姓們有衣穿、有房子住,讓那些百姓們不至于挨餓受凍,也是為了讓大明的國祚長期延綿下去。
對于這點,自己倒是殺得心安理得,誰讓他們罔顧朝廷的律法,行盤剝百姓之事呢?
至于唯一使自己放心不下的是;自己選的接班人到底能不能將自己的政策實行下去?
懷著一絲牽掛與不舍,朱元璋緩緩停止了呼吸。
…………
天啟七年(1627年),大明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于八月十一日薨。
在彌留之際,朱由校親下諭旨,立時年十八歲的信王朱由檢即皇帝位。
同月丁巳日(八月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檢繼承皇位,年號崇禎,成為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
…………
十月初三,寅時。
北平。
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刮過,卷起了漫天的黃沙。
柳樹的樹葉已落盡,只剩下枝條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紫禁城。
謹身殿。
“怎么這么冷?”
朱元璋在龍床上緩緩晃了晃腦袋,他這才驚訝的發現,自己居然還活著?
“難道老天竟沒有將自己收去?”
他心下暗喜,借著燭火昏黃的燭光,忙看向自己的手臂,見手臂白皙緊致,全然已沒有了老年斑,且雙手細膩,也沒有原先的粗壯。
當下又是一陣心驚,不禁伸手摸了摸臉頰,再看了看自己的全身。
看過之后,他暗嘆一聲;“這是怎么啦?”
“難道老天爺尋思咱還有牽掛之事未了,讓咱再活一回?”
想到這里,他從龍床上一躍而起,發現身手與自己二十啷當歲一樣敏捷。
“來人!”朱元璋怒喝一聲。
須臾,便見一名二十多歲的太監邁著小碎步快步而入。
“陛下!”那名太監躬身輕聲道;“您有何吩咐?”
朱元璋斜眼看著那名太監,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心中疑慮頓生,這個人怎么如此眼生?
難道這不是咱剛剛開創的大明王朝?
可隨即又發現,他穿的服飾與自己在位時一般無二。
難道……?
他暗自心驚,口中卻冷冷的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時跟隨的咱?”
“回陛下的話,奴婢名叫王承恩。”
王承恩偷偷瞄了一眼朱元璋,心中暗自思索,“陛下這是怎么啦?”
“奴婢服侍陛下可有好幾年了,陛下為何如此發問?”
“莫非陛下是由于朝政混亂,急于整理朝綱,不眠不休才導致了陛下腦子有些不太正常?”
心中大急,卻恭恭敬敬的躬身站著,“奴婢在天啟元年就在信王府太監總管曹化淳曹公公的提拔下服侍陛下的生活與起居。”
“算來,奴婢至今服侍陛下已經有七年了。”
“天啟七年?”
朱元璋又是一陣困惑,“天啟七年到底是哪一年?”
“咱為什么從未聽說過?”
想及此處,他臉上看起來卻云淡風輕,不露絲毫破綻,淡淡的對王承恩道;“去,將歷年的歷史紀要拿來。”
“是!”
王承恩小心的回答著,轉身離開了朱元璋的房間。
等王承恩走后,朱元璋緩緩的在房間里踱著步子,思索著老天為何要將他重活一回,難道是咱老朱家的人欺凌百姓?激起了百姓們造反?
還是……?
他低頭思索著,緩步踱到窗邊,打開了窗欞,想讓自己紛亂的思緒平靜一下。
頓時,一股寒風襲來,吹得他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朱元璋急忙將窗戶關好,心中暗罵,“賊老天,為啥應天府的天氣會變得如此寒冷?”
“莫不是現在是冬天?”
“可應天府的冬天也沒有像現在這么寒冷過呀?”
他撓了撓頭,心中越發不解。
正在此時,王承恩領著一幫小太監魚貫而入,將歷年歷史紀要規規矩矩的放在案牘上。
朱元璋沒有相問,而是對王承恩淡淡的道;“咱這幾日感到身心俱疲,準備歇朝幾日,好熟讀歷代皇帝的生平事跡,治國方針與管理天下萬民的經驗。”
“若有朝臣要見咱,你就找個理由將他們拒之門外。”
“在咱休朝的這幾日,只許你一人侍候,其余人等誰都不見!”
聽到朱元璋如此吩咐,王承恩頓感一陣一個頭兩個大,頭皮陣陣發麻。
“休朝幾日?”
王承恩暗自思忖,“陛下啊,您這不是自己在找朝堂上所謂的清流們的罵嗎?”
“就算奴婢替您將他們擋在門外,可還有魏公公啊?”
“可還有皇后娘娘與您的皇嫂啊?”
“魏公公手眼通天,手下可有五虎、五彪、十狗,其余的干兒子、干孫子更是不計其數啊。”
“要是您接連幾日不上朝,那朝廷豈不亂成了一鍋粥?”
“再說,若皇后娘娘或您的皇嫂突然前來,叫奴婢怎生應付?”
看著王承恩并沒有走,朱元璋怒道;“你還在這里杵著干什么?”
“難道你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