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藝術與哲學(1)

藝術與哲學的關系問題是貫穿文化史的軸心問題。本章主要結合早期尼采的希臘悲劇文化之思來討論這個問題。與通常關于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與詩歌”之爭的解釋不同,早期尼采對古希臘悲劇時代的文化狀態的探討關注的是希臘“悲劇藝術”和“悲劇哲學”的特性,意在追問一種本源性的藝術—哲學、詩—思關系,從而為所謂“知識沖動”失去控制的現代文化尋找一個救治方案。尼采的這種努力已經在當代藝術和哲學中得到了回應。

德國偉大的語言哲學家威廉姆·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有言:在一個民族的“文學”的永恒成果中,首要的是“詩歌”和“哲學”。這話聽起來十分簡單,其實卻是有深刻含義的。其中關鍵點有二:首先,洪堡是在談論語言的本質時說這番話的,因此他的“文學”概念是極為廣大的,包含了全部的語言表達與生成形式;其次,洪堡這里所謂的“詩歌”(Dichtung)也是廣義的,指的是某個民族的全部創造性活動及其成果,而不僅僅是指文學體裁意義上的“詩歌”(Poesie),在我們漢語語境里,差不多就是“藝術”——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也說過:藝術的本質是詩。所以,洪堡實際上是在討論一個民族的文學—語言的兩大基本元素:藝術與哲學。

毫無疑問,藝術與哲學的關系問題是一個極重要而復雜的課題。在日常理解中,人們經常把兩者分立開來,甚至以為感性的藝術與理性的哲學干脆就是對立的兩極。比如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說到藝術家,人們就想那是感性的動物,神采飛揚或者不太正經的一類;而說到哲學家,人們一定會說那是理性和邏輯的動物,是嚴密刻板或者一本正經的人物。這當然是有來由的,甚至也是不無道理的,藝術史和思想史可以為此做證。比如說,藝術史(含文學史)的大家自殺者眾,以至于形成所謂的“詩人自殺”現象;而歷史上的哲學家卻鮮見自殺者——這顯然也表明哲學與藝術以及哲學家與藝術家的區別性特征:哲學的穩重和文藝的輕揚。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這種日常的了解又是不夠的,還未能觸及藝術(詩)與哲學(思)的各自特性以及兩者之間關系的根本;進一步講,我們通常關于藝術與哲學的關系的看法是在哲學—科學時代里形成的,如果我們先把這種看法固定起來,我們就無法真切地理解藝術與哲學的本源性關系,也無以了解后哲學時代的藝術—哲學關系,從而也就無法真正認識藝術與哲學的關系的重要性,特別是它對于時代文化的決定性意義。

本章主要結合早期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的希臘悲劇文化之思來討論“藝術與哲學”或者“藝術文化與哲學文化”的關系。早期尼采對希臘悲劇時代的文化狀態作了大量的討論。而與通常關于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與詩歌”之爭的解釋不同,尼采關注的是希臘“悲劇藝術”和“悲劇哲學”的特性,意在探索一種本源性的藝術—哲學、詩—思關系,從而為“知識沖動”失去控制的現代文化尋找一個救治方案。因此,主要從尼采哲學出發,我們在本章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第一,有與尼采所謂的“悲劇藝術”并列的“悲劇哲學”嗎?一般地,什么是藝術?什么是哲學?第二,為何要假定藝術與哲學有一種本源性的共生關系?如何理解這種“共生”?第三,在海德格爾所謂“存在歷史”的“另一開端”,藝—哲關系的重構意味著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舒城县| 龙泉市| 宁城县| 无锡市| 日照市| 德阳市| 甘肃省| 木里| 永吉县| 颍上县| 青岛市| 龙岩市| 扎鲁特旗| 扶绥县| 鄂温| 福海县| 当雄县| 临高县| 洛阳市| 广德县| 调兵山市| 汉川市| 湖北省| 丰原市| 资源县| 宁国市| 屯门区| 枣庄市| 双江| 石门县| 福州市| 苗栗县| 孟州市| 平利县| 云安县| 望都县| 恭城| 中方县| 孟连|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