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留隱患
- 大宋:從死囚到開國皇帝
- 李清炯
- 2106字
- 2024-07-21 19:00:54
“這個好!”
“我覺著這人肯定能行!”
一幫高大魁梧的學子走在鞠場里,個個看著極有力氣,是典型的武人模樣。
但在十幾人中,被簇擁著的卻是一個身量修長的年輕人,模樣清俊,是個書生。
在一旁,還有個一臉興奮的小胖子。
“這么好玩的事,你怎么才來找我?”
他一雙眼睛都不夠使,舉著一個寫著蹴鞠大賽海選分處的牌子,四處張望,和其他人議論哪個最好。
“這個會倒掛金鉤,我看是個好手!”
“不如我看中的這個,你看他長得最俊。”
“長得好頂什么用?”說著幾人就吵了起來。
李潯慢悠悠打了個哈欠,問:“這是給官家舉辦的賽事,你們要是感興趣,也可以試著參加一下?!?
有幾個武學學生對視一眼,都躍躍欲試。
有個人問:“初次比試是在什么時候?”
“你說海選大賽?下個月。先招足人,一旬有一場比試?!?
武學學生們摩拳擦掌,再看向鞠場的幾個好手,眼神就不一樣了,這些人是他們的對手……
這幫人在這晃悠如此顯眼,蔡休還舉著個牌子,明晃晃地杵在這。
不一會兒,就有腰上纏著汗巾的漢子,用巾子擦著汗,試探問:“你們這個比賽是怎么回事?”
旁邊也有人三三兩兩地圍著看熱鬧,豎著耳朵聽。
蔡休挺著胸脯:“我們這是能見天顏的大賽,官家欲從民間選取好手,全汴京的百姓都會過來。你們要是想報名,就趁早交了單子,給我們填報進名冊?!?
那人腿肚子軟了軟。
全汴京的人都過來看,還在趙官家面前踢球……
李潯瞪他一眼:“報名不要什么錢,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歲,家住在哪,我幫你填上?!?
這么說就好理解了,不要錢就好。
那人說出自己的名字:“我叫甄俊英,今年二十一,住在云騎橋東邊的……”
又有幾個人過來,也猶豫著。
李潯瞧了一眼:“你們玩得好,報個名又不要錢,不費什么事。要是能從海選進到正賽里,那就有的賺了?!?
這幾人不再猶豫,一個個說出自己的身份,報上姓名。
國子監主簿來的時候,正看到這一幕。
十幾個太學生站在一起,還和那些光著膀子的蹴鞠漢子一起胡鬧,彼此之間相談甚歡。
這些人里,那穿著一身鵝黃色衣裳,拄著一個巨大牌子的小胖子格外眼熟。
“蔡休!”他怒喝。
蔡休拄著牌子,一臉無辜,錯愕地回過頭。
主簿身后跟著書吏,兩人氣喘吁吁地走過來:“老夫找你們真費事,跑這么遠。白日不上課來這里胡鬧,都跟我回去!”
幾個蹴鞠好手看到,心里有點不安。
他們該不會是遇到騙子了罷。
主簿提著蔡休的衣領,越想越生氣,“你自己逃學也就算了,怎么還拐帶旁人,這些武學的學生你們是如何認識的?”
學子們看到國子監這個老主簿,一下子都蔫了,向師長問好行禮。
“你們還知道自己是學生……”
蔡休聽著訓話,敏銳地發現那些剛才報出名字和地址的蹴鞠好手都走了,鼓起勇氣,抻著脖子嚷嚷:
“你們記著,比試就在九月的第一個旬休,這些日好好練!”
主簿怒火更甚:“又在胡鬧什么?”
他撈過牌子,掃一眼想怒斥他們,一下子卡了殼:“大宋第一屆蹴鞠大賽……”
這是什么東西?
種彥崖在一旁抬頭說:“官家要辦個蹴鞠比試,我們來拉人?!?
他把湊熱鬧說得很好聽。
官家確實喜歡踢球,主簿的怒火一下子矮了半截,又拿著牌子瞧:“主理人:蔡攸、梁師成、高俅、李潯……”
說的聲音越來越微弱。
到最后,國子監主簿抬頭盯著那唯一臉生的年輕人:“你就是李???”
李潯點頭。
沉默了一刻,主簿把牌子還給蔡休,運了運氣,罵道:
“這事什么時候不能做?再是要緊,怎么能直接逃學,連跟先生和齋長請假都沒有,這像什么話!”
種彥崖被噴了一臉口水,默不作聲。
他就是武學甲齋的齋長,只能說李潯這人邪性,把他拐的帶頭跑了……
“還有你,李??!”
“今日是你在上舍讀書的第一天,連師長都沒認全,就這么跑了,你知道你們陳學官發現少了兩個學生,有多擔心么?”
李潯點頭:“我們知錯了?!?
主簿一愣,下面的話差點說不下去,從鼻子里噴出兩道氣:“知道了就好,現在就回去!”
李?。骸皩W生想買一些紙墨,可能要耽擱一會兒?!?
主簿掀起眼皮,打量他。
難道這個居然是個知道讀書的?
他瞪了一眼蔡休,點頭:“去罷。”
李潯去附近買了筆墨,借店家的地方,寫下剛才那些好手的姓名和住址,托著一刀紙和一根毛筆回去。
蔡休沒想明白剛才主簿為什么單獨瞪自己,但他敏感察覺到回去又有發落。
夾著尾巴小聲問:“你買紙墨做什么?”
李潯問:“剛才那幾個人的登記信息,你能記一路?”
蔡休一愣,回想了一番,發現自己全都忘了。
悄悄豎起拇指:“還好有你?!?
回到學里,又被罰了一通抄書,這回先生不再讓他們去外面站著,改成站在屋里最后方,站著聽講。
……
……
和蔡休一起,挨了一通訓斥回到家。
還沒來得及問長樂的情況,陳信巴巴跟上。
“郎主,蔡攸又給你寫了東西,我放在書房里,沒人瞧見。”
李潯腳步一頓,換了方向,推開書房門,拿起信條拆開。
“明日下衙后,來府一聚,共議比賽事宜。君昨夜做事粗糙,攸已經把余者處置干凈,以防后患。”
蔡攸
寫得十分簡略。
李潯一怔,短短幾十個字意思很深。
蔡攸作為蔡府主人,收到了匣子,默認了二弟蔡鯈的死。
昨晚,或者說今早,那些見過這事的人,蔡攸已經處置干凈。
那個年老的門人,兩個女子,或許還有那幫他遞上匣子的家丁……下手真是干凈利落。
明日晚上邀請他來府里做客……
李潯重新讀了一遍。走到灶房,把信條扔到炭火里。
看著火苗把紙吞噬干凈。
他整理好心緒,緩步走出灶房,換上輕松的表情,去見妹妹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