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底牌
書名: 反清抗洋:從成為天父開始作者名: 水水碩本章字數: 4146字更新時間: 2024-08-11 00:05:00
太平軍的錢財,也不是全都拿來給楊秀清“胡作非為”了。
育工司還是干正事的,當然其也是目前楊秀清麾下,最燒錢的部門。
太平軍治下還沒有鐵礦,育工司用鐵,皆是通過水師部派人到廣東去采買。
先前去的人因為關系不熟,采買價格皆比當地市場價高了三成左右。
蘇三回去后,情況大有改觀。
其還算懂事,一回去便立馬自掏腰包,給楊秀清送來了十船鐵石,這個數量,已經差不多占了蘇三能動用的家產一半左右。
僅靠投桃報李,活命之恩,蘇三未必有如此懂事。
為了防止他不懂事,楊秀清特意將他前番帶來的弟兄,都放了回去。
經此一遭,蘇三的威信大受影響。
他這堂主之位,若是不想動地方,就只能和太平軍搞好關系。
有楊秀清在,縱然那幾百弟兄,有什么怨言,也不敢放肆。
原來蘇三對于當不當這個堂主,并沒有什么執念。
現在他是不當不行,不說旁的,若是他走了,誰給楊秀清弄鐵?
他想不干,楊秀清有得是辦法讓他干。
其可不是一個人,不說妻子馮玉娘,蘇家上下幾十口的性命,還不夠讓他回心轉意的么?
廣西常年造反,械斗不斷,雖然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但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太平軍尋會鑄炮的工匠,易如反掌。
縱然尋到了工匠,育工司正式運行,也就才不過月余。
建造高爐等鍛造設施,可都需要時間的。
“稟魁首……”
“此地都是自家弟兄,喚什么魁首?叫大哥!”
“嘿嘿……大哥!”
牛排嶺試炮地,秦日綱聽到楊秀清此番言論,憨厚的抹了抹自家腦袋,高興的笑了笑。
他近來一直在忙育工司的事,楊秀清則更是要掌控全局,故而兄弟間,幾乎沒怎么見過面,縱然是見面,也是各部各司聚在一起開會議事。
秦日綱一向粗中有細,方才那聲魁首,焉知沒有試探之意?
眼見二者的情誼,并沒有因為時間和位置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秦日綱如何能不高興?
“近來你們辛苦了,再堅持堅持,待大業初步穩定,就會好一些。”
“大哥說得哪里話,咱都是自家弟兄,現在可是比下礦輕松得多,大家也都能吃飽飯,他們皆感念大哥的恩德。”
楊秀清和秦日綱一邊閑聊,一邊漫步于各炮之間。
“大哥,此番先行鑄好的,一共十三門,其中十門鐵子母炮,重九十斤,長五尺六寸,用藥二兩五錢,用彈五兩。
剩下三門,皆為金龍炮,重三百斤,長五尺八寸,用藥八兩,用彈一斤。
另有鳥槍一百支,云梯,沖車,各百輛。”
楊秀清見此,不由得點了點頭。
鐵子母炮和金龍炮,都是野戰炮,拿它們攻城,純是添頭,現階段攻城還是得靠云梯,沖車。
弓箭也弄了一些,但不過百,善射者太少了,都歸胡以晃統帥,算是半個山地化特種部隊。
大規模弓兵,訓練周期太長,楊秀清已經不指望了,就想著拿下柳州,全力生產火槍,大炮。
弩倒是易上手,但工藝復雜,做一個弩的時間,都夠制兩桿鳥槍的了。
“大哥,請上座!”
大炮怎么能只看看?
是騾子是馬,必然要拉出來溜溜。
育工司忙活這幾個月,為得是啥?
不就是為了今天在楊秀清面前,一展風采么?
“炮手就位!”
得到楊秀清點頭肯定后,秦日綱回身挺胸抬頭,單手掐腰一聲吼,左右兩邊旗兵舞動號旗,一眾炮手自行上炮。
在太平軍,就沒有真正的文職,就算是育德司的老鄉紳,也得配短刀。
楊秀清推行的全民皆兵,可不是說說而已。
端坐在交椅上,楊秀清的眉頭,在看清炮手后,便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十三門炮當中,有一門的主炮手是秦日慶。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眼見此景,楊秀清真想叫人換他下來。
然而眾目睽睽之下,他卻不能這么做。
楊秀清感覺欣慰的同時,也決定暗自警告一下秦日綱。
上陣親兄弟是沒錯,但也不能干銷戶了啊?
這要是大炮炸膛了,蕭朝貴那邊再有什么意外的話,那秦家可就只有他和小弟秦日源了。
若是如此,你叫楊秀清如何自處?
大家可是實打實的結義弟兄啊!
當然,楊秀清也知秦日綱的難處。
他帶著這么大一個育工司,若是沒個帶頭作用,如何服眾?
就比如說今日的試炮,都知道試炮危險,炸膛了,連個全尸都難留,但你兄弟不上,叫旁人如何上?
你兄弟上了,旁人又如何推托?
“開炮!”
“轟!”
“轟轟……”
“轟轟轟……”
………
十三門大炮齊響,聲勢震天,當即驚得煙塵四起,遠處木靶,無一幸存。
“好!”
目睹此景,楊秀清拍案而起,大聲叫好。
一則為鑄炮成功喝彩,二也是為了秦家弟兄的安危,松了一口氣。
“換彈!”
“開炮!”
試炮怎能只試一輪?
秦日綱見楊秀清高興,自家也開心,愈發賣力氣。
一連開了三炮,炮炮中靶,且炮身,炮膛,均無異樣。
“趙五!”
“在!”
“給育工司全體計一次丙等功,凡是今天試炮的,另外再計一次乙等功,秦日綱計甲等首功一次!”
“謝大哥!”
“謝魁首!”
“魁首圣明!”
………
楊秀清從來不吝嗇賞銀,財散人聚,他是要爭霸天下的魁首,若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若不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積攢再多財富,亦不過是為后來人做嫁衣罷了。
金田能做到軍民融洽,雞犬相聞。
一是因為林鳳祥鐵面無私,另外就靠楊秀清的揮金如土了。
“帶我去船廠!”
“諾!”
大炮,鳥槍,以及其他軍械,楊秀清根本不敢興趣,她最在意的就是自家弄出來得造船廠。
提到造船廠,楊秀清就不得不再次感嘆,廣西真乃造反圣地,對于造反這項事業來說,可謂是人杰地靈。
楊秀清為何能造船?因為他背靠紫荊山區。
紫荊山區有何不同?
其中植被茂盛,不缺木材。
清末的山和后世之山可不同。
這里沒有愛護環境一說,柴米油鹽醬醋茶,為啥柴能排到第一位?
不說旁的,就現在,到泰山去,如果能找到一棵像樣的樹,楊秀清情愿拜他做魁首。
天災不斷,百姓經常流離失所。
災年的時候,在易子而食之前,百姓吃什么?
若是有草根樹皮可以吃,誰會吃觀音土?
災年的流民,遠比蝗蟲還要可怕。
所到之處,才是真正的挖地三尺。
廣西這個地方,常年受災,山林也跟著沒少遭殃。
但這里氣候好,三五年過去,植被又長起來了。
這些常識,前世的楊秀清可不知如此詳細,皆是今生原宿主的兒時記憶。
三五年,長不成什么大材來。
楊秀清也沒想造什么大船。
他目前只在廣西境內的江河作戰,不去海上,弄大船干什么?反而徒添累贅,根本無法在河道上施展。
廣西境內流行一種水匪,名為“艇軍”。
他們駕駛的船名為“波山艇”,又稱“古勞艇”。
其船身堅大,艙面平敞,兩旁多槳,駕駛輕便,船上炮火器械俱全。
這種船極其適合廣西境內這種復雜的河道,且建造也方便,快捷。
“一共三十六艘,從數月前至現在,一刻未敢停,已經交給陳得才二十艘了,經他麾下檢驗,大哥設計的船只,完全可用。”
“可不敢說什么設計,只不過是改進罷了,皆前人之智,拾人牙慧而已。”
“呃……大哥說得是。”
秦日綱聽到此處,不由得尷尬笑了笑。
其心中暗道:大哥真乃神人,明明沒讀過書,說話卻時常文縐縐的,自己大多時候,都聽不太明白。
楊秀清撫摸著面前船只,對于育工司的工匠手藝很是滿意。
他對于波山艇,并沒有什么太大改造,只是將它們與明輪船相結合了。
明輪船和波山艇,主體驅動還是用人力船槳,只不過一個用腳踩,一個用手劃罷了。
楊秀清命人做得戰船,驅動原理也是人力,同明輪船一樣,用腳蹬。
但戰船兩側卻不是船槳了,而是改為兩對轉輪。
人力蹬踏起來,宛如一個行走的巨大水車。
之所以如此改進,是為了讓其更平穩。
為啥要更平穩呢?
是因為楊秀清,要在船上用火槍。
“艇軍”水匪他們用什么?
無外乎大炮,以及弓箭罷了。
他們為啥不用火槍?
還不是因為,行船不穩,常有水浪進船,這要是兩軍開戰,火繩槍剛點燃,迎面被濺了一身水澆滅,那其通常可沒有第二次開槍機會了。
船小還不穩,就不能上重炮。
水上交戰,口徑占勝負手的七八成。
在楊秀清的規劃里,自家成型的戰船之上,至少船頭要有一門重五百斤的制勝炮,長五尺,用藥一斤八兩,用彈三斤,一炮打下去,砸進船體,直接就是一個大窟窿。
正面對戰,廣西境內,哪只部隊可擋?
似這等戰船,必然不如“波山艇”靈活。
但楊秀清對此也有準備。
其設計的這種戰船,兩邊各自安防兩架加大的床子弩。
床子弩的射程,最大能達到一千五百米,體積加大后,兩千米應該也沒啥問題。
這個射程,在河面上完全夠用。
有小船靠近,直接射床弩,不為殺傷,只求固定。
弩箭之上綁粗繩,粗繩后面是搖櫨,射中便搖,快速拉進距離。
被砍了繩索也不怕,再穿繩射箭便是,來回幾次,就算不能靠近,也能讓對方船只,滿目瘡痍。
但這不是主要的,其主要目的是借對方船只,實現快速轉向。
炮口一對準,直接送敵人升天。
若是有敵人接近靠幫,秦日綱還打造了一百支燧發手銃,中距離玩手銃,扔標槍,近了直接肉搏便是。
現階段的燧發槍,擊發不如火繩槍穩定,且射擊速度更慢,做不到即打即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楊秀清給他設計的戰船水軍士卒,一人配雙槍,遇敵雙槍齊射,若是一發都不射出,那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了。
至于不能即發即打這一點,也無所謂,反正是中距離作戰,那點擊發的延遲時間算不得什么問題。
“幾艘列裝完畢了?”
“目前只有三艘上炮,上弩了。”
楊秀清聞言,點了點頭,又問道。
“士卒可能操作熟練?”
“大哥放心,陳得才派來的都是親衛營的精銳,訓練了近一個月,試水幾次,絕對沒問題。”
“嗯!”
楊秀清聽罷,便不再言語。
秦日綱見此,提議道。
“大哥,給這船起個名字吧!”
“皮皮蝦!”
“呃……這是何物?”
“一種上古神獸。”
秦日綱大大眼睛里充滿了疑惑,其無聲的沉默,仿佛在詢問楊秀清,自己讀書少,可不能騙我。
“哈哈哈……”
楊秀清見此,大笑道。
“即是戰船,總擺在岸上稱何體統?
告訴陳得才,讓他派人去河面上遛遛,弄點動靜兒出來。”
“大哥,放心!咱一定把話傳到!”
秦日綱聞言,興奮得直搓手。
對于工匠而言,這些戰船都是他們的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然是華夏老傳統了。
今朝有了機會,如何不高興?
楊秀清見秦日綱,這副模樣,也不禁啞然。
該看的都看了,他自是不再停留。
秦日綱陪同,二者臨行之際,楊秀清忽然提議道。
“你幫我問問陳得才,蒼梧的水匪,是不是太多了?”
“諾!”
陳得才明白不明白,秦日綱不知道,反正秦日綱自己是明白了。
自家大哥,這是要對大頭羊張釗下手了。
至于大哥為啥放著清庭不打,打水匪,秦日綱還猜不到緣由,但這并不妨礙他執行命令。
對于秦日綱來說,楊秀清的敵人,就是他的敵人,大哥讓他打誰,自家便打誰。
秦日綱的這種思想,在太平軍流傳得很是廣泛。
楊秀清給他們盡可能創造出來的“美好生活”,可不是白費力氣。
誰想讓他們再回到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里去,無需楊秀清吩咐,太平軍上下,自當與其拼命。
楊秀清如此安排,自然不是心血來潮。
蒼梧連接廣州,不把它打通了,來往船只總是不方便。
交通都掌握不了,那還怎么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