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柳暗花明
- 反清抗洋:從成為天父開始
- 水水碩
- 2097字
- 2024-07-21 00:05:00
“楊大人!”
“大哥!”
“爾等賊人,竟然敢害我大哥?”
楊秀清的異常,讓此間隊伍,一時間亂作一團。
周圍的卓家罪軍,自然是想要救援探查楊秀清的情況。
他們剛找到精神寄托,這個時候要是沒了,說不得某些人真要成惡詭了。
卓家罪軍急,秦日綱和胡以晃更急。
尤其是秦日綱,只覺得是這群罪軍害了自家兄長,當即便要對他們拔刀相向。
“爾等何為?”
就在局勢無限接近崩壞之際,昏沉的楊秀清被秦日綱大嗓門驚醒。
其緩緩爬起,出言質問,聲音宛若蚊蟲,卻好似炸雷,一眾人等瞬間不敢再言,皆矚目于他,唯恐再生變故。
“大哥,二哥,你們猜咱砍了幾個?”
就在楊秀清思考該如何解釋自己方才的異常時,秦日源和楊智,興沖沖的策馬而歸。
楊秀清尋聲望去,只見二人的馬鞍上,掛滿了人頭,至少也要有十幾個。
“休得………”
“可是將漏網之敵悉數斬殺?”
秦日綱方要呵斥其弟,卻是被楊秀清出言打斷。
“嘿嘿……真是什么都瞞不過大哥,一共一十四個腦袋,所有趁亂逃跑的敗兵,皆在此!”
“當真?”
楊秀清聞言,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宛如夢中。
“義父若不信,可隨孩兒查驗!”
楊智都這般說了,楊秀清哪里還會不信?
“好好好!你二人當為此戰首功,且先記上,待回去后,重重有賞!”
秦日源和楊智聞言,先是欣喜不已,隨即面色潮紅,頗有幾分不好意思。
他們心中,雖然知自己此番漏了臉,但絕沒想到能得首功。
不過楊秀清都如此說了,旁人自沒有異議。
盡管大家都不明白,為啥拿了十幾個敗兵人頭,便是首功了。
但他們更怕楊秀清如同方才一般昏厥,故而不敢和他唱一句反調,連牢騷暫時都不敢有。
“爾等勿憂,方才吾之所以突發惡疾,乃是代爾等受罰。
爾等犯下罪責,故天譴之,吾以天父身,允爾等戴罪立功,然天道至公,不可不罰,只得由吾暫代之,望爾等早早積累功德,贖清罪孽!”
“天父慈悲!”
“天父慈悲!”
“天父慈悲!”
........
楊秀清一番裝神弄詭的言論,甭管在場人心里是如何想,至少在表面上,罪軍等人是信了的,且表現得無比虔誠。
楊秀清也不指望這番說辭能夠如何,只不過是為剛才自己的行徑,做個遮掩罷了。
沒有誰比他自己更清楚,方才為何會如此了。
按照楊秀清自己的估算,自己就是一時間情緒過于激動了,方才會導致,暫時性的昏厥。
俗稱急火攻心。
影響他情緒的,乃是其自己察覺到了,自己的錯漏之處。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一子錯,滿盤輸。
連番大戰,旁人忘沒忘他們此行的根本目標是什么?楊秀清不清楚,但是他卻一直沒有忘。
他之所以來卓家寨,就是為了奪取卓家寨的人口和財富。
卓家寨,楊秀清親自去考察過其外圍布置。
僅憑一門土炮,百十人,想要強攻,無異于癡人說夢。
別看先前楊秀清本人,對外說得興誓旦旦,可他自己從心底里,就沒打算強攻,要不然也不會,一接近卓家寨,他就派楊智去聯絡卓風,為得就是智取。
不管殺卓凡,卓風,還是迎戰卓平,就戰果而言,皆十分順利。
這樣的順利,導致了楊秀清的疏忽大意。
方才他只顧著處理卓家敗兵俘虜和卓家護衛隊的事宜了,完全忘卻了卓家的逃兵。
等他反應過來時,那些逃兵,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一旦這些逃兵,先楊秀清等人一步,逃回卓家寨,那楊秀清的計劃立刻便要胎死腹中。
僅是計劃失敗,無法攻取卓家寨也就罷了。
楊秀清可以想象,失去兩個兒子的卓家主,會對自己展開何種瘋狂的報復。
卓家人可不是官府,到時候說不得楊秀清便要灰溜溜的返回紫荊山區了。
籌劃了這么多,到頭來因為一點細枝末節,功敗垂成,楊秀清如何能忍?
故而剛剛才會激動至此。
好在有秦日源和楊智二人,替他查漏補缺。
“爾等皆換上卓家人的服飾。”
雖然楊秀清對秦日源和楊智,是百分百信任的,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唯恐有漏網之魚壞事,所以他決定兵貴神速,早一刻塵埃落定,早一刻他也能完全放下心來。
對于楊秀清的這個命令,旁人執行起來,沒有什么問題,黃天軍的弟兄們,卻是頗顯為難。
這身黃色衣服,雖然穿得時間不長,但是他們對它的感情卻深。
這是他們不再是乞丐的標志,如今楊秀清輕易讓他們放棄,黃天軍中人,如何心中能夠割舍。
“換下來的衣服,就地掩埋,待事成后,自行來取。”
能夠裝神弄詭者,自然對于人心,有很強的洞察力。
楊秀清一見黃天軍中人的為難情緒,立馬便下達了補充命令。
隨著這個命令下達,一眾黃天軍皆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氣,開始麻利的換裝。
黃天軍剛才的行為,給楊秀清提了一個醒。
如今隊伍愈發壯大,成員復雜,各方心理,關系,自己都要多加注意,要不然指不定誰就會給他出幺蛾子。
對于黃天軍,楊秀清還是比較寬容的。
他們和別的隊伍不同,他們忠于自己,沒有參雜太多,只是為了跟著楊秀清,有一口飽飯,不至于衣不蔽體。
當然人的欲望,通常都會越來越大,之后他們會怎么想,便不是楊秀清能夠控制的了。
楊秀清不怕黃天軍的人,隨著自己的勢力擴大,而有了更加深層次的欲望。
他們的欲望再大,也逃不脫升官發財,娶妻生子,光宗耀祖這幾類正常想法。
只要實現欲望的手段正確,欲望也會成為他們今后造反的最大動力。
哪個農民起義,最初開始,不是為了能有一口飽飯吃?
相比之下,新組建的罪軍,才是楊秀清最忌憚的。
這些人現在的腦袋,都不算正常了,今后會如何,誰也說不準,畢竟楊秀清不是心理醫生。
若不是形勢所迫,他不得不用,或許在剛才,楊秀清就送他們集體去見閻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