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曾經最強大的國家,中國創造了延續5000年的文明,創造了促進人類進步的四大發明,歷史上的中國,無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許多讓人為之自豪的地方,這些都讓中國人有了天生的自信。
自信是一種力量,自信的人面向險峰挑戰時,他們會拾級而上;面向生活困難時,他們能看見勝利的彼岸。因為一個心態自信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有價值,知道自己對環境有影響力,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優勢與弱勢,而且在開放的心態下,他的優勢更容易激發出來。
提起潘石屹和他的現代城、長城腳下的公社,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實,潘石屹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一生就在這一套桌椅上度過?
1981年,潘石屹從北京培黎學校畢業,并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石油學院錄取。1984年,潘石屹畢業被分派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工作。在那里,他的聰明和對數字天生的敏感博得了領導的賞識,并被確定為“第三梯隊”。
有一次,辦公室新分配來一位女大學生,對分配給自己的桌椅十分挑剔。當潘石屹勸她湊合著用時,對方非常認真地說:“小潘,你知道嗎,這套桌椅可能要陪我一輩子的。”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潘石屹:難道我這一生將與這套桌椅共同度過?正在思變的時候,他遇見了一位在剛剛開放的深圳創業的老師。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
1987年,潘石屹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家當,毅然辭職,揣著80元錢去廣東打工,后來去了海南,與朋友一起開公司,自己做老板,開始了經商生涯,憑借著個人的努力,潘石屹迅速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1993年,潘石屹在北京注冊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開始了在北京房地產界的創新與創業,最終成為了北京地產業的一顆新星。
要想擁有自信,首先要做一個心態開放、有追求的人。因為開放才能把潛力展示出來,有追求才會有向往,有向往才會有動力。而面對現實,一個開放而自信的人必然也會樹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坦然地面對一切。其次,要做一個敢于嘗試的人。嘗試跨越,嘗試突破,嘗試挑戰,嘗試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樣既豐富了人生,又增加了閱歷。其三,要做一個敢于吃苦的人。任何華麗的語言都不如實踐來的真實,唯有用堅忍的毅力走進生活,用汗水去領悟,才會增強心中的那份希望與信心。
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你的心有多高,你就能夠飛多高;你的心有多遠,你就能夠走多遠。只有有了積極的心態,你才能夠使自己的心靈無限地飛翔。唯有如此,在生活中,你才能樂觀地面對現實,冷靜地處理事物;在工作上,才會有更高的理想,更有動力。
我們越自信就越開放、越開放就越自信,開放的廣度與自信程度互為因果、相伴而行。“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這就是一種開放而自信的豪邁。
9.心態開放才能成功無止境
心態開放者,更見多識廣,更能夠學習和借鑒有用的知識,更善于與人溝通合作,自然也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成功。
最佳創意是自由任其選擇
世界著名建筑大師格羅培斯設計的迪斯尼樂園,經過了3年的施工后,對外開放在即了。然而,各景點之間的道路該怎樣設計還沒有具體的方案,格羅培斯心里十分焦躁。
格羅培斯大師從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過無數建筑方面的難題,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處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路徑設計卻讓他大傷腦筋。對迪斯尼樂園各景點之間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施工部打電話給正在法國參加慶典的格羅培斯大師,請他趕快定稿,以便按計劃竣工和開放。
接到催促電報,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慶典一結束,他就讓司機駕車帶他去了地中海海濱。他想清醒一下,爭取在回國前把方案定下來。汽車在法國南部的鄉間公路上奔馳,這里是法國著名的葡萄產區,漫山遍野到處是當地農民的葡萄園。一路上他看到人們將無數的葡萄摘下來提到路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人停下來。
可是,當他們的車子進入一個小山谷時,他發現在那里停著許多車子。原來,這兒有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你只要在路邊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據說,這座葡萄園主是一位老太太,由于自己已年邁無法料理而想出了這個辦法。起初,她還擔心這種辦法能否賣出葡萄。誰知,在這綿延百里的葡萄產區,她的葡萄竟然總是最先賣完。她這種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大師格羅培斯深受啟發,他下車摘了一籃葡萄,就讓司機調轉車頭,立即返回了巴黎。
回到住地,他給施工部發了一封電報:撒上草種提前開放。
施工部按要求在樂園撒了草種,沒多久,小草就長出來了,整個樂園的空地都被綠草覆蓋。在迪斯尼樂園提前開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許多小道,這些踩出的小道有窄有寬,優雅自然。第二年,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
1971年在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這是一個渴望成功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成為成功者,但事實上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取得成功。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不僅是因為他們具有超越常人的才華,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們擁有決定人生成敗的良好心態。
具有開放心態的人,會主動聽取別人的意見,改進自己的工作。別人的意見就是對你最好的禮物,可是,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氣度,就可能會喪失掉這個成長的好機會。比爾·蓋茨經常對公司的全體員工說:“客戶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戶的批評中,我們可以更好地吸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比爾·蓋茨本人就是一個心態非常開放的人,他鼓勵公司里每個人暢所欲言,當別人和他有不同意見時,他會很虛心地去聽。每次公開講演之后,他都會問同事哪里講得好,哪里講得不好,下次應該怎樣改進。這就是世界首富的作風。
開放的心態既是一種自信、謙虛、理性的品質,也是一種理解、尊重和包容的個人風范。開放的心態意味著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排外。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能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始終只能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并沒有多大的區別,關鍵就在于他是否具有一個開放的心態,是否能博采眾議,吸收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開放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特別是對于剛起步的創業者,如果能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也許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而那些所謂的巨頭們,如果開放一點,也許就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了。
10.心態開放方能觀念進步
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只有開放的心態才能不斷進取、不斷地汲取新知,才能和團隊保持良好的互動,從而保持活力。在未來的社會中,那種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封閉、自以為是、妄自尊大、剛愎自用,以及自我設限的人,根本不可能適應社會,甚至生存都會成問題。
打破自我障礙
圣戈班集團1665年成立于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玻璃和汽車玻璃生產商之一。他們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就有一門課程叫做:“打破自我障礙”。在這門課程中,他們要求員工完全放開自己以往的一切,而以一種全新的心態來對待自己將要面對的工作與任務。其中有一個訓練項目就是,要求員工打破自己原有的專業限制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去開展業務。由于員工到了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環境,所以員工們不得不開動自己的創新細胞,并將自己改造成為一個很快適應新任務的人,從而有效地激活了員工的創新意識。
同樣,在微軟公司也有一個非常好的文化,叫做“開放式交流”,他們要求所有員工在任何交流或溝通的場合里都要敞開心扉,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在微軟開會時,他們也會要求大家在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意見或建議表達出來,否則公司就很有可能會因此而犯下錯誤。就像Internet剛開始流行的時候,比爾·蓋茨對Internet一點也不感興趣,但是有幾位技術人員卻不斷地提出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最后終于促成比爾·蓋茨完全地改變了公司的發展方向,進一步確立了微軟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謙虛使人進步。如果一個人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諫,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的意見相左,即使他可以取得暫時的成功,但也不可能在事業上得到進步,達到卓越。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要想有所進步,就要不斷地學習,并善于綜合他人的意見,否則就將陷入一意孤行的泥潭,被市場所淘汰。
一個心態開放的人,必定是一個謙虛的人,這樣的人既能在得意時寵辱不驚,也能在面對別人批評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并努力進取,擺脫困境。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總能第一個吸收和發揚新的觀念。
據報載,在重慶市合川區有一位30來歲的男子,他把后腦勺的頭發剃成了一張笑臉,讓人見了總會忍俊不禁。更讓人可樂的是,他還在重慶街頭擺攤“賣笑”,向過往行人出售12種笑:微笑、皮笑肉不笑、狂笑、含情的笑、回眸一笑、害羞的笑等;1元一笑,全套10元。他自稱“全球第一職業賣笑人”,聲稱:“賣笑,賣笑,希望給大家帶來快樂!”
估計不少人會把“賣笑”當成嘩眾取寵的無聊噱頭或故弄玄虛的炒作,但這種做法也未嘗不可。人們聽相聲、看東北“二人轉”等各種文藝表演,不就是為了一笑嗎?既然賣笑人以自己善笑的長項“賣笑”,也就會有人愿意花1到10元錢選擇享受他12種不同的笑,換來好的心情。況且,僅僅花了幾塊錢“買笑”,就可以使自己本來不良的心情得到片刻或長久的舒展,應該說不失為一樁較為劃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況且,“賣笑”也是給人們“制造”歡樂,這種方式對他人沒有害處,是一種頗為“環保”的方法。
大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萌生種種新生事物,“賣笑”也算是其中的一樁。可見,“賣笑”人的心態是如何的開放,所以我們也應該以一種開放的心態看待諸如此類的“新生事物”、“新觀念”。當今社會正日趨多元化,只要在不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工作或做生意,這都應該看成是正當的、合理合法的,同時也是社會豐富多彩的需要。正如俗話說的:“笑總比哭好!”
開放的心態是人類觀念進步的護翼,如果一個人不打算拒絕觀念的進步,那么對外界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就是必需條件。
11.永遠保持進取,保持開放心態
開放的心態,是擁有強烈進取心的表現,也是開拓進取最好的朋友。
在任何一個公司,最賺便宜的是兩種人,一種人勇于開拓進取,收獲是自己的,失敗是上司或老板的,更重要的是,這種人總能博取老板或上司的照顧。另一種人是有開放心態的人,他們謙虛,可以有效接受別人的看法,所以他們的成功比別人快得多,自然收獲也大!
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勇于進取可以塑造一個人的靈魂,也是最重要的心理潛在資源。目光高遠,時刻想著提高和進步,正是一個成功者所必備的素質。進取的人生,就是要把人固有的發展需求盡可能地釋放出來,在發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以及生存的意義。
一塊石頭如果沒有遇見石匠,石頭永遠只能靜靜地躺在深邃的山谷中,最終成為一堆無材可取的燧石。但石頭是幸運的,終于有一天石頭與石匠不期而遇,石匠鼓勵石頭放棄安逸,然后把他精湛的技藝溶入于石頭的細胞、骨髓、靈魂。多年以后,玉汝于成,石頭不再被稱作石頭,而成了一尊蓋然于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而這一切,正源于一顆勇于開拓的心和銳意進取的意志。
現代社會已經是一個高速發展的開放的社會,處于瞬息萬變的狀態。唯有進取——不斷追求,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
張瑞敏怒砸冰箱
海爾公司曾經是面臨破產的冰箱廠,但自從現在的海爾董事長——張瑞敏走馬上任后,便提出“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于是帶頭親自砸爛了76臺有質量缺陷的冰箱。如今,在海爾科技館里的那把“聞名遐邇”的大鐵錘,向人們訴說著質量與品牌的故事。而更重要的是張瑞敏的進取精神——“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才造就成今天的國內外皆知的跨國大集團——海爾集團。
進取,就意味著不斷努力奮斗,奮斗,則意味著燦爛的明天。人生沒有了進取,就如行尸走肉,漸漸會被奢華所吞噬;人生沒有了進取,就如沒有了靈魂的軀殼,思想已經一去不復返;人生,沒有了進取,就如停滯不前的時鐘,永遠也不能找到正確的鐘點。
人生需要進取。進取首先給人帶來的是發展方向,是精神能量釋放的途徑。沒有進取心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在溫水里的青蛙,等待它的最后的命運可能是慢慢死亡,而在沸水中的青蛙,可能因為它的努力還尚可獲得生存的空間。
開拓進取更在于面對未來,抓住機遇,不斷地超越自我。古人說:“時乎時乎不再來。”機遇是一種客觀存在,能不能抓住機遇,利用機遇,把機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優勢和成果,最根本的就是要有開拓進取精神。
開拓進取的精神,不但來源于勇于拼搏奮進的競爭意識,更來源于高尚的追求。正所謂無私則無畏。心中裝著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抱負,才能激發出你源源不斷向上的動力,才能敢于和善于戰勝困難,敢于在強手如林的競爭和競賽中奮力拼搏。人生路上,只要保持這樣一種大無畏的進取精神,不管在前進的道路上存在多少困難和障礙,也不能阻擋你前進的步伐。
拼搏進取、百折不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歷覽古今,多少仁人志士往往是在痛苦中掙扎,在逆境中成長,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馬遷忍辱著《史記》、華羅庚跛而成為數學家……堅硬的沙石擋不住小溪奔向大海的步伐,拼搏進取才是生命的主旋律。
開放的心態,正是一種勇于進取的奮斗哲學,一種積極溝通的處世原則,是一種心胸開拓的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