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辯論的基礎知識(4)

  • 實用辯論技法大全
  • 《實用文庫》編委會
  • 5425字
  • 2014-12-05 15:25:24

所謂預測性,是指從時間上來說,決策辯論有一定的提前量,而不能是“馬后炮”。決策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對決策對象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過程。未來的事物之所以能夠預測,是因為人們可以在對過去和現在的直接認識中尋找一種與未來事物相聯系的關系。事物發展的連續性、因果性和相似性原理便是這種關系。通過這些關系獲得對未來的認識和把握,從而做出科學的預測。所以,決策辯論的過程也必須在掌握足夠的信息和對信息的充分研究和準確判斷的基礎上,從歷史和現狀的聯系中對客觀事物未來發展的輪廓和趨勢做出預測,考慮可能出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盡量避免決策的盲目性和減少決策風險。

2.可選擇性

所謂可選擇性,是指在決策時不能只有一套方案,而要有多套方案,以供決策時選擇。具體地說,在圍繞目標和方案的選擇而展開的決策辯論中,肯定會出現各種目標、各種方案相持不下的情況,這時,我們就必須運用辯證分析的方法,從利與弊的比較中,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比較中,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比較中,權衡利弊,然后選擇其一或者綜合成一,做出一種最佳的抉擇。如果只有一套方案,就沒有選擇的余地。

3.集體性

決策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是實施民主化、科學化的重要手段。決策是在一個集體、集團里進行,這也就決定了決策必須具備集體性的特點。所謂集體性,就是指現代社會管理的決策不是一個人做出的,而是一個集體、集團做出的?,F代社會,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科學技術既高度分化同時又高度結合,使科學物化、技術更新、產品換代的周期大大縮短。面對如此紛繁多變的局面,任何個人都不可能廣博到通曉制定和評價某些重大決策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和技術,也不可能及時地、全面地掌握準確的信息和情報。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僅僅憑個人的經驗和才能做出決策,只有依靠領導集體的決策系統和參謀系統人員的集體的力量,各揚己長,相互啟發,開闊視野,深化思想,進行全面的、比較的、反復的思考,才能形成周密、系統、準確的決策方案。在這一方面,無論是在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新中國,都有過深刻的教訓。

在特定的場合下進行的有特定議題的辯論就可以稱之為專題辯論。例如各層次的論文答辯、外交辯論、聯合國大會辯論、總統競選中的電視辯論等。

專題辯論的形成,標志著當今人類文明已進入了一個激烈的智力競爭的時代。競爭的武器由金屬制成的槍和劍轉變為唇槍舌劍的辯論,所以,在當今社會,專題辯論越來越多。

由于專題辯論種類較多,這里我們只就常用的作簡單介紹。

一、論文答辯

論文答辯是學術論文的作者針對答辯委員會就論文提出的問題做出解答的一種辯論形式。論文答辯是審查學術論文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也是學術委員會衡量一個論文作者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同時,這種形式對于提高論文水平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辯論的角度來分析,論文答辯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論文的作者為自己的觀點及與自己的觀點相對立的觀點進行反駁的過程,因而,論文答辯也是辯論的形式之一。

答辯經常要用到。答辯時,答辯人要做到:

1.實事求是

答辯是對知識和能力的考察,答辯人一定要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華。但答辯人畢竟還處在一定的水平上,而答辯委員會成員大都是在本學科具有相當高修養的專家,他們提出的問題必定會有一定的分量和難度,所以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會到什么程度就應表明是什么程度,既不強求,也不遮掩。有把握的,要據理答辯;沒把握的或把握不大的,可以小心謹慎地試答;根本弄不清楚、把握不準的問題不可亂答,可以申明自己不會??傊局鴮嵤虑笫堑膽B度對待答辯。

2.聽懂答對

對答辯委員會提出的問題,要注意聽,要聽懂題意,聽清范圍,把握住問題的中心,方可回答。若有不明之處,可以要求答辯委員會成員再作解釋。

答對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切中題意,不要答非所問;二是符合范圍,問一答一,問二答二,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防止大問小答,或小問大答;三是直截了當,要抓住問題的中心,回答簡明扼要,有理有據,不要彎彎繞繞,閃閃爍爍,東拉西扯,含糊其辭。

3.語言流暢

答辯人的回答一定要用詞準確,句式嚴整,語氣貫通,口齒清楚,讓對方感到明白曉暢。在此基礎上再力求修辭優美,用語生動,語調抑揚頓挫,給人以美感。切不可結結巴巴,磕磕絆絆,平淡無味,含混不清?;卮鹫Z言的不暢,直接影響答辯的質量與水平。

4.心中有數

因為答辯內容都與論文(設計)有關,事先就應圍繞論文尋找有關資料,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確定課題的科學價值和理論意義,有關的通說、前說以及此項研究在理論上的新發展,論文(設計)的基本觀點(指導思想)和主要論據,本論文(設計)所涉及的專用概念、定理、定律的詮釋以及重要引文的出處、版本等。對這些有關的問題要準備充分,考慮成熟,牢記于心,答辯時就會從容不迫,應付自如。

5.文明禮貌

答辯時要講究文明禮貌。答辯人要尊重答辯委員會的每一位成員,應將答辯視為向專家求教的好機會?;卮饐栴}時,言談舉止要莊重,不打斷提問,不出語傷人,不使用粗俗的字眼。若與答辯委員會成員發生意見分歧,特別要注意掌握好分寸,使用商榷的語氣,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以免傷害對方。

二、競選辯論

競選辯論是指競選者為了謀求某一職位而與他人(競選對手)發生的辯論。它是競選者宣傳自己、打擊對手、爭取選民的好機會,因而,任何一個有勇氣、有實力的競選者都是十分樂于在競選辯論中和對手直接交鋒、一決雌雄的。

三、外交辯論

外交辯論是指代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外交官員或者國家領導人就國家之間所發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及思想意識形態等問題所發生的辯論。

法庭辯論是法律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法庭的審判中,辯論是法定的重要程序之一。法庭辯論是訴訟雙方在法庭上就爭議的問題分別提出自己的主張、相互進行辯駁的一種辯論形式。

我國有關刑事和民事訴訟的法律均規定有辯護制度,通過辯護制度來維護訴訟雙方的法律權利。所以說,法庭辯論是法庭審理案件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刑事訴訟案件和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過程中都要進行法庭辯論。在刑事訴訟案的法庭審理中,是以公訴人為一方,被告或被告的辯護人為另一方而開展的辯論。公訴人是控告者,其目的在于向法庭揭露被告人犯罪,證實其罪行,提請法庭追究其刑事責任,并促使被告人認罪;而辯護人則是履行被告的法律辯護權,其任務是針對控告進行辯解和辯駁,通過辯解澄清被夸大的或不實的指控,通過辯駁使整個訴訟活動能始終依法辦事,防止主觀隨意或武斷專橫的現象發生。通過辯護,可使法庭的審判工作能夠體現“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能夠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從而提高審判工作的質量,確保判決的公正。

在刑事訴訟的法庭辯論中,公訴人一般要說明法庭調查概況,分析論據,確認被告罪行,分析被告犯罪的思想根源、社會根源,分析案情,論述其犯罪對社會的危害性,進行法律論證,闡明被告應負的罪責及其適用的法律條款。按照法律規定,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享有的辯護權,包括以下三種形式:第一種是自行辯護,即被告人自己辯護;第二種是委托辯護,其中又有兩種情況,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辯護,被告人也可以委托其親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或監護人代為辯護,還可以由人民團體或被告所在單位推薦并經法律許可的公民為被告進行辯護;第三種是指定辯護,即由人民法院指定被告辯護人(一般由律師擔任)。

刑事公訴案件和民事案件這兩種辯論從法律的角度講,是有一定區別的,但從辯論的角度看則基本相同,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幫助法庭分清是非曲直、搞清事實真相,以利于做出公正的判決,而不是為了戰勝對方。由于刑事的訴訟直接關系到被告有罪還是無罪、罪輕還是罪重,因而法庭辯論的重要性要更突出一些。

在法庭辯論中,辯護人的發言對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防止冤假錯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辯護前要深入了解案情,不放過一個疑點,認真地研究有關的法律條文及控訴人的起訴書和發言,抓住要害,提出辯護理由。

不論采用哪種辯護形式,辯護人在法庭辯論中,一般針對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辯論:關于罪刑實體,如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重罪與輕罪,一罪與數罪,刑罰種類等;關于證據,是否客觀真實,是否與案情有關聯,證據間是否存在矛盾,證據是否合法等;關于法律程序,在刑事訴訟的每一個階段,是否存在違背法定訴訟程序的現象,是否有刑訊逼供、誘供、騙供或其他違法情節,等等。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自始至終都有權為自己辯護。在法庭審判階段,被告人除有權自行辯護外,還可委托律師辯護。

法庭辯論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有以下幾條。

1.辯論雙方的辯論語言要合乎法規要求

這表現為,一方面辯者要具備法律允許的言語資格,也就是說他應具有法律承認的可以進行法庭辯論的身份;另一方面辯論言語必須具有法律依據,它不能像日常用語那樣帶有隨意性,而必須受法規制約。

2.法庭辯論實行均等原則

此一方發言一次,彼一方也應發言一次;辯論雙方,倘有許多辯者,任何一方都不準許幾個辯者連續發言,而每一次只能對等地由一個辯者發言;雙方誰也不能中途打斷對方而搶先發言。

3.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辯論要實事求是,并且要依據法律條款來分析事實,既不許歪曲事實,也不許曲解法律。

4.辯論雙方都必須自覺遵守法庭紀律,辯論必須符合法律程序

不該發言時絕不能發言。辯論發言必須圍繞辯論中心,不得偏離或岔開,更不能使用“套”、“誘”等不正當手段。

5.辯論雙方都必須以理服人

憑權勢,憑感情,憑偽證,憑污蔑來進行法庭辯論都是違法的。

辯論賽是一種具有表演性質的比賽活動,賽場有觀眾參加,他們可以欣賞和評判參賽者的口才、技巧、氣質、膽識等。一場精彩的辯論比賽,不僅可以使觀眾獲得知識,增長見聞,而且還可以得到娛樂。

辯論賽的特點

辯論賽源于1922年的“國際雄辯大賽”,由英美一些有識之士發起和組織,參加“國際雄辯大賽”的多為各國大學的學生。辯論賽,是將辯論作為一種比賽項目來進行的演練活動,它是專題辯論的模擬。所以,有人將辯論賽稱為模擬辯論。

辯論賽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興起的一種比賽項目。這是一項側重于人們言辭表達能力的比賽,被稱為唇槍舌劍的競賽。一般地說,辯論賽是把辯論隊員分成兩方(正方和反方),各方依一定的規則陳述自己的觀點,并對對方的觀點進行反駁,最后由評判團評出勝負的一種有組織的辯論話動。

一般來說,辯論賽具有以下特點:

一、辯論賽有一定規則

辯論賽都要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每一位辯論隊員什么時候發言,發言多長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得違反。

二、辯題由組織者確定

辯題一般由比賽組織者確定(有時也可由參賽雙方共同協商確定,也有的向社會征集,再由組織者做出選擇)。辯題可以涉及社會、道德、法律、倫理、政治等人們所關心的問題。辯題要確立正反相互對立或相互矛盾的兩種觀點。正反觀點確立了,一般用抽簽的方式決定各方所持的觀點,持正方觀點的叫正方,持反方觀點的叫反方。比如,1993年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決賽的辯題是“人性本善”,中國的臺灣大學隊是正方隊,持“人性本善”的立場;復旦大學隊是反方隊,持“人性本惡”的立場。

三、辯論賽主要是辯口才

辯論賽和一般的辯論如法庭辯論、談判辯論等有所不同,一般的辯論各自都有自己明確的立場和主張,辯論的目的是為了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與此同時自己也有被對方說服或做出妥協的心理準備,但是辯論賽卻往往不問辯論者本人的立場和主張,各方的立場和觀點都是由隨機抽簽決定的,即使某一方不贊成這個觀點也要在賽場上極力加以維護,辯論雙方都不會被對方說服也不期望說服對方,而是以駁倒對方并爭取評委的裁決和聽眾的反響來取得辯論的勝利。

四、辯論賽的勝負評判標準是主觀的

辯論賽勝負的評判標準不是某方立場觀點的正確性如何,而是根據各方的立論、材料、風度、幽默及應變技巧等綜合因素,由評委根據評判標準及主觀印象進行裁定。

一個辯論者只有了解辯論賽的這些特點,才不會在比賽中、在思想和方法上與一般的辯論相混淆,也才能在辯論賽中獲得勝利。

成功的辯論賽應注意的問題

參加辯論比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充分準備

辯論比賽是集體辯論活動,每一個參賽辯者個人的素質與能力高低固然重要,然而整體配合的好壞對決定勝負更加重要。所以,參賽的各方辯者都必須做好充分的賽前準備。這主要有:

1.搜集、整理、分析辯論材料,撰寫辯論稿

搜集的材料,要有事實材料和理論材料,多多益善,以備用時可以得心應手地進行選擇。搜集的材料必須真實可信、典型新穎、針對性強。這樣的材料用之于辯論,才能生動感人,具有說服力。在搜集、選擇的基礎上,對材料還應鑒別分類,有條件的可以編成卡片,以備辯論時使用。撰寫辯論稿,要注意條理與層次,篇幅不宜過長,要盡量口語化,通俗易懂。

2.配備本方陣容

確定領隊、教練,挑選隊員,認定主辯、助辯,決定發言的先后順序,以及預備隊員人選。配備力量一定要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3.制定對策

賽前要充分估計多種情況的發生,并設計相應的立論和駁論,制定進攻和防守的戰略戰術。要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了解、掌握雙方的強弱、長短、優劣等條件,多考慮幾種可能性,做到知己知彼。制定對策,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己方之長,攻對方之短,力求主動,穩操勝券。

4.模擬演習

這是賽前訓練,模擬賽場實況進行演習。這既可以鍛煉參賽者的才能和技巧的發揮水平,提高賽場的適應能力,還可以檢驗全體辯者相互協作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

二、密切配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韶关市| 丰顺县| 崇义县| 枣阳市| 本溪| 虹口区| 罗江县| 丽水市| 西华县| 双柏县| 洛浦县| 怀来县| 龙泉市| 浦城县| 进贤县| 波密县| 东乡族自治县| 隆昌县| 万盛区| 石屏县| 威远县| 赤壁市| 平山县| 闵行区| 康马县| 九龙县| 汶上县| 德州市| 博野县| 云南省| 甘洛县| 正镶白旗| 布尔津县| 长寿区| 鄂尔多斯市| 托克逊县| 岑溪市| 宁远县| 溧水县|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