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擒賊復明
- 明末:我真不是朱慈烺
- 鵝貨
- 2542字
- 2024-07-05 10:00:00
“老祖宗!老祖宗!”王之俊連忙去扶,又狠狠掐了幾下曹化淳的人中,對方才悠悠醒來。
“他們是沖著太子殿下的,快,快……”
曹化淳氣若游絲地說道:“你乘快船去南京渡口攔住殿下,讓殿下萬勿進城。”
“找個安逸的地方,隱姓埋名做個富家翁吧……”
王之俊哭著道:“老祖宗,只要您出面,事情尚有可為……”
曹化淳搖搖頭道:“我高估了咱們閹人的本事,也低估了南都那些文官的野心!”
“先帝不在了,咱們閹人便一文不值了!”
“可他們這樣做,南邊半壁也絕對保不住,與他們斗與不斗,都不免亡國!”
“不能讓太子殿下再為社稷殉葬了,讓他走,走的越遠越好!”
“要快船日夜不息!絕對不能耽擱,一定要勸住太子殿下,他斗不過那些文官的!”
“老祖宗……”
曹化淳用力去推抱著自己的王之俊,虛弱而又急促道:“雜家這就回天津變賣家當,一個月內會把銀子存到匯豐錢莊,兩個月后派你熟知的人將莊票帶到浦口販賣倭國腰扇的東陽樓,屆時你親自去取。”
“此事關乎殿下性命,不可耽擱,快去!快去!”
王之俊被他推倒在地,曹化淳失了支撐又踉蹌一下撲倒在地。
王之俊忙要上前去搶,曹化淳狠狠瞪了他一眼道:“若辦砸了,雜家死不瞑目!”
“兒子……謹遵老祖宗旨意!”王之俊一邊抹淚一邊往外走,他身邊的一個小廝很快從隊伍中召集了幾個好手,個個換了馬力最好的坐騎。
直看著王之俊跨上馬匹,曹化淳才爬起身跟上來又道:“怪雜家不如先帝爺看得通透,幾乎釀成大禍!”
“你們不要體恤馬力,不要吝嗇錢財,有機會即換馬,到了天津衛渡口立即找艘快船,一定一定要趕在殿下前面到達南都!”
“兒子知道了。”
“快走!”
“駕!”
王之俊幾人一揚馬鞭,在官道上揚起一片塵埃,飛速往東邊來路奔去。
……
四月二十六日晚,倉皇逃回北京的李自成麾下,所帶士兵已不及出征時的三分之一。
四月二十九日晨,李自成倉促舉行即位大典,之后放火焚燒紫禁城,并于當天下午率領剩余大順軍離開北京。
因為,京中紛紛傳言平西伯吳三桂在山海關殺敗闖兵,奪得太子朱慈烺,即將送回北京即位。
所以,許多原已投降了大順朝廷的官紳搖身一變又準備了皇帝的儀駕出城迎接。
誰知昂然而來的是清攝政王多爾袞,這些官紳吃驚之下倒也有急智,將錯就錯把多爾袞迎進了劫后僅存的武英殿,三呼拜倒。
進京后,多爾袞接受范文程、洪承疇的建議,下令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并宣布凡是被闖逆奪去的田產宅院一律歸還本主。
此前投降官員亦不視為從逆,只要歸順清朝,一律按照明朝和大順授予的較高官職錄用,同滿官一體辦事。
北京城中,一時彈冠相慶。
……
“吳三桂糊不糊涂,要看他站在哪個立場上看了。”趙林安坐在位置上,又看了一眼街面上惱羞成怒只能拿鞭子抽打仆役出氣的胖員外,氣定神閑。
周雨卿喃喃道:“他怎么能,怎么能開關勾結異族?”
“沒有道理,這不可能,一定是謠傳!”
趙林笑著道:“你若只把他當漢人來看,自然沒有道理。”
“但你若把他當豪強來看,又有哪里不通?”
周雨卿失神道:“崖山之后,我華夏子民遭了多少屈辱?太祖又是歷經何等艱險方才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祖宗社稷,祖宗社稷啊,他吳三桂何敢?何敢!”
趙林不覺笑道:“我倒是覺得吳三桂很是算得細,拎得清,投降建奴才算把自己賣了個好價錢。”
周雨卿和白忠禮二人俱是吃驚地望著他,不敢置信堂堂大明太子竟然能夠說出這種話。
趙林旁若無人繼續道:“崇禎十五年以來,闖兵所過之處無不望風披靡,一則是朝廷腐朽已極,二則是各地的老爺們多料定明朝必亡,順水推舟,也想給自己找個新的靠山。”
“奈何李闖不當人子,坐了天下后不按套路玩歷朝歷代輕徭薄賦那一套,反而全把目光都瞄準了他們的口袋。”
“吳三桂降了李闖,不過是此前數不清的投降將領中的一個,南邊的江山用不著他打,家業、兵權也隨時都會被奪去,身家性命不過是李闖集團一念之間。”
“但要是投降了建奴呢?”
“那就是清軍入關后歸順的實權將領第一人,千金買骨自不必說,若能再帶著明朝的降兵降將徑直打穿南邊,封個王世守一方也不在話下。”
“你們說是嗎?”
蔣泰興憤恨道:“可他那是背棄祖宗!”
趙林笑笑不說話,白忠禮卻是幽幽道:“祖宗臉面哪有子孫的富貴重要。”
蔣泰興被他這句噎得說不出話來,只得瞪著個眼,周雨卿卻是忽然如溺水中抓住稻草一般轉向趙林道:“借虜平寇,是借虜平寇!”
“就像外面所說的,平西伯放清兵入關,是為了收復京師,擁立先帝子嗣繼承明祚!果真如此,敵國可為兄弟之國,予求予取無有不從!平西伯可封王,世襲罔替!”
趙林看著他癲狂的樣子,也不爭論,只是冷笑一聲簡明扼要地評價道:“周先生魔怔了。”
白忠禮和蔣泰興都經歷過幾次建奴入寇,聽殿下如此說,也立馬跟著批評道:“建奴都打進京師了,自己做皇帝不好嗎?何必再送給別人?”
白忠禮更是皺眉道:“周先生說吳三桂會擁立先帝子嗣,哪個子嗣?”
周雨卿不理睬他們,一把拉住趙林的袖口道:“果真如此的話,殿下可歸北京,以聚人心!”
趙林冷冷地看著周雨卿張皇失措的樣子一會兒,冷不丁抬起手抽了他一巴掌。
周雨卿愣住接著頹然跪倒在地上,白忠禮和蔣泰興二人也嚇得噤若寒蟬。
趙林道:“周先生,你半生只在幕帳中舞文弄墨,沒有膽氣和血勇不足為奇。”
“可你也要記住,跪著的人,永遠不要和別人談條件。”
“而我趙林,恰好就是寧可站著死不愿跪著生的人物!”
周雨卿捂著臉呆呆地跪在地上,趙林站在窗口往外看去。
那個胖胖的員外此時正在一家一家地拍這些街坊的門,那些街坊不開門也不敢得罪他,由著他在外面“之乎者也,成仁取義”的跳罵。
蔣泰興等了一會兒見屋中氣氛緊張,小心走到趙林身邊,也將腦袋往外探了探,輕聲道:“這個員外一直叫喊著擒賊復明,也是個對朝廷忠義的人。”
趙林嘴角輕撇,很是沒有禮貌的不答話。
蔣泰興又道:“公子,你說他們能成功嗎?”
趙林搖搖頭道:“此地距離京師只有二百里,且在闖兵西撤的必經之路上,他擒殺留守官員容易,但倉促間要據城擋住闖兵大隊報復,恐怕不易,多數是要身死族滅的。我要是這員外,就安心再等幾天,待大部闖兵撤過此地再反不遲。”
蔣泰興略微一想便覺得是這個理,連忙點點頭表示贊同,下意識又問:“那咱們該怎么辦?等大股闖兵到了也是麻煩,咱們是不是該立即啟程向南嗎?”
趙林笑了笑道:“不急。”
他又看了一眼街上那個已然氣急敗壞的胖員外,平淡道:“我要先驅逐偽官,擒賊復明!”
蔣泰興聞言腦袋眩暈,一個踉蹌差點栽到了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