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復盤
- 明末:我真不是朱慈烺
- 鵝貨
- 2345字
- 2024-06-23 08:00:00
客棧里,趙林在加緊復盤著這幾日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切。
從細微零碎的蛛絲馬跡里大膽推理,最大限度還原真相,是一個優秀法官的必備素養。
而這次,越接近真相,他越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從已知的信息來看,知道自己存在的人共有兩方。
一是施邦曜這邊,一是帶隊搜拿的駱養性那邊。
自己面臨的危險也主要是來自這兩方人。
搞明白了這兩方人對自己的態度,自己才能有的放矢。
趙林知道,任何人深思熟慮的行為都是其立場的外化。
要想抽絲剝繭,須先從他們的立場出發。
先看施邦曜這邊。從其言行及今早的遭遇來看,其人并未投靠農民軍,屁股還是坐在大明朝那邊的。
那么他尋找朱慈烺的原因就呼之欲出,想帶其到南京即位復國而已。
施邦曜尋找自己的驅動力則或為士大夫忠貞氣節的名,或為擁立之功后高官厚祿的利。
假設施邦曜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朱慈烺,那么其就無法從自己身上獲得忠君報國的價值體現。
可單論高官厚祿的話,根本則不在于自己是不是,而在于施邦曜能否讓別人覺得自己是,繼而能否順利即位。
這樣一想,或許自己不是真的朱慈烺反而更好控制,是與不是都不是關鍵。
假設施邦曜誤以為自己就是朱慈烺,一切就更加的順理成章。
總之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施邦曜真實想法如何,實現的前提都是要保住自己不死在這紫禁城,并且順利到達南京。
施邦曜雖然被農民軍抓了,但其身后勢力還在。
那虬髯大漢帶走施百順、蔣泰興二人,肯定不是沒有道理的,目的多半還是為了找到自己。
而施邦曜即使真的有想挾個假天子以令諸侯的心思,那他也會把自己是個冒牌貨這個事實控制在盡量狹小的范圍里,最好就是只有他一人知道。
所以他這一方剩下的人里,有極大概率并不知道自己不是真的朱慈烺。
反而有了施邦曜昨夜的一跪,以及施百順和蔣泰興這些人的背書,他們堅信自己就是太子殿下的概率更高。
如果自己走投無路,施邦曜一方可算是自己最后的退路。
另一個就是今日帶隊搜捕的武官駱養性了。
依然是從立場開始分析。
很明顯,這人已經投靠農民軍了,那么抓自己自然就是獻給李自成,為新朝納投名狀。
趙林坐在桌子邊手指敲了敲,擰眉陷入了沉思。
他仔細回憶著當初和駱養性四目相對時對方神情上的細微反應,駱養性即使進行了掩飾,趙林依然能夠讀出他眼中的驚訝和疑惑。
如果是這樣的話,繼續推導下去就會陷入一個悖論。
假設這人以為自己真的就是朱慈烺,那么兩日前在街面上相遇的時候,他就應該令人拿了自己,最遲也不會耽擱到入夜。
而假設那人一眼就認出自己只是同朱慈烺長得相似,那他今天大張旗鼓搜索施府的目的又何在?
只是為了抓一個冒牌貨回去交差?
即使是打定主意抓冒牌貨回去交差,當場抓與擱兩天再抓對他又有何不利?
邏輯不通,邏輯不通。
趙林搖了搖頭,如果推導不下去,那只能是自己的前置條件就是錯的。
也就是說,雖然難以置信,但這個駱養性的立場也是站在大明朝那邊的!
趙林深吸一口氣繼續推導下去。
假設這人也是個大明忠臣,那么,他自然不會真的去抓大明太子用來獻媚李自成。
相反,他應該暗中保護自己才對。
那他今日為何又帶隊到施府掘地三尺去找自己了呢?
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朱慈烺!
就像自己現在被困在北京城里,期待著朱慈烺被抓一樣,他抓了自己,真正的朱慈烺才會更安全!
才有更多的機會離開北京城!
既然只是需要自己頂包而已,為何當日不直接抓了自己?
又走到了這個邏輯點……趙林站起身走到窗邊,右手不自覺地往褲兜的位置掏去,接著又神情一愣。
可惜身邊并沒有香煙……
他長嘆一口氣又坐回去,總覺得就要通達了,可隔著那一層紙怎么也捅不破。
他隱約覺著,紙的那邊就是洞明的真相。
趙林喃喃道:“他當日還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朱慈烺?”
“那后來又是如何確定了的呢?”
“當面都辨別不出,回去想了一夜反而確定了?”
一夜?
趙林的腦海里忽然靈光一炸,自己昨夜才被施百順他們劫到施府,駱養性今早一腳就帶隊來了,他分明就掌握著自己的行蹤!
他并不是不想抓自己,他只是想在施府里抓自己而已!
反推回去,當日遇見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朱慈烺!
教了朱慈烺幾年的施邦曜都需要反復試探自己,他為何一眼就能確定?
趙林的呼吸急促起來,腦海中炸裂著一個信息:他知道真正的朱慈烺下落所在!
甚至,真正的朱慈烺就在他的手里!
他才可以如此肯定!
通了,通了!
趙林激動地站起身,這樣的話,一切都可以勉強有個解釋了。
或者,施邦曜得到的消息也是他透露出去的,在施府抓自己可能是因為施邦曜官職夠高、聲望夠顯?
在施府捉到自己更能讓農民軍信服?
或者就是二人有隙?
他趁此機會坑施邦曜一把?
不重要了,關鍵處已經通了,這些細微處都不重要了。
趙林緩緩坐下來平復了心情,跟著這個思路又在心里復盤了幾次。
他已經確信,這個駱養性才是自己這段時間最要提防的人物。
為了以免再有波折,他很可能已經對麾下心腹士兵下了殺無赦的命令,自己連自證清白的機會都不會有……
然而,自己除了知道這人表面是個降官之外,其余竟一無所知。
住在哪里?
身邊最多能調動多少人?
為了捉拿自己會安排手下做什么?
他一概不知。
當時不該去跟蹤那虬髯大漢,而應該去跟著駱養性的……
站起身走到窗邊指尖緩緩敲擊著窗沿,趙林皺眉想著,時間是站在自己這邊的,真正的朱慈烺絕對躲不了太久的時間。
自己就老老實實隱在暗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么?
似乎太消極了些。
“施邦曜、駱養性、李來亨。”趙林喃喃自語道:“短短三天,真正對自己頗有印象的不過就是這三撥人。”
“其中駱養性最危險,施邦曜則是要把自己推進險地。”
“這李來亨……”趙林搖了搖頭:“無論如何,仇五是死在我的窩棚里,他雖不以為我是朱慈烺,但落在他手里也不會有好下場。”
沉思間,趙林再次望向窗外,剛好有一隊農民軍士兵挎著弓箭從街面上列隊而過,只是巡視治安,根本不是捉拿嫌犯的樣子。
街面上也很平靜,看來農民軍捉拿朱慈烺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王公大臣那里,而非通常市井。
農民軍這邊,似乎并不需要過多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