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功
- 明末:我真不是朱慈烺
- 鵝貨
- 2072字
- 2024-06-23 17:00:00
一處三進的大宅院里,李來亨手里拿著畫像眉頭緊鎖。
畫像上面的人確實是趙林不錯,但上面的名字卻著實讓他有些不解。
“朱”字他是認識的,但后面兩個字卻從來沒有見過。
“什么是明大子?”
“大戶人家長子的意思?”
“這狗賊當日果然是在誑咱老子,他分明就是大戶人家的公子!”
胡盛兩個人搖了搖頭,這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他們一個也不認識,比起李來亨還要不如。
另一個護衛(wèi)把頭伸過來道:“老爺,這個好像不是大字,你看這字大腿根兒多長了一個點兒。”
“大字也分公母不成?”
“小的也不知。”
李來亨道:“該是書寫時不小心墨水沾上去的。”
他不敢肯定,又轉(zhuǎn)頭看了一圈道:“知道還有哪個兄弟識字的嗎?”
大家都搖了搖頭。
李來亨無奈道:“算了,快去把呂秀才請來看看。”
一刻鐘之后,呂秀才氣定神閑地走了過來,他搖頭晃腦遠遠便道:“古時倉頡造字,僅二十又八。歲久不足用,歷代先賢便以添加部首的方式以區(qū)別其意,譬如……”
李來亨沒興趣聽他掉書袋,打斷他道:“大字胯下長個鳥兒呢?是什么字?”
呂秀才皺了皺眉,像是怪罪李來亨有辱斯文。
不過方才去請他的士兵已經(jīng)說了,知道李來亨其實想問的是“太”字。
“這大字底下加一點啊。”呂秀才一邊走來一邊繼續(xù)道:“最初還是念大,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
他在這段話里還是把“太”念作“大”以顯示自己學(xué)識的淵博,眾人聽了卻是不懂。
“譬如大極者、大虛幻境、大乙真人……”
李司棋撓撓頭道:“不是太乙真人嗎?怎么成大乙真人了……”
呂秀才笑道:“原就是大乙真人,后世不察,以訛傳訛而已。”
“久而久之,流傳既廣,就索性將錯就錯了。”
“太乙真人,將錯就錯?”
李來亨聽到這里忽然想到什么,他又看了那畫像上的字跡一眼,但是他不敢相信,急的一把抓住呂秀才的手腕道:“別廢話許多!你快跟咱老子說,以訛傳訛后這個字現(xiàn)在念什么!”
呂秀才手腕被抓得生疼,見李來亨似乎真的很急他也不敢再擺弄,連忙道:“老爺輕點兒。”
“現(xiàn)在念太,太史公司馬……哦,太歲頭上動土的太!”
李來亨緊緊盯著呂秀才,直到他果真發(fā)出了這個音,他才一下跳起來道:“咱老子就知道,咱老子早就知道!”
“那氣質(zhì),那相貌,樣樣都出挑得很,怎么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娃子!”
“想不到竟然是太子!”
呂秀才一愣,道:“太,太子?什么太子……”
李來亨一把將畫像甩給他道:“你看看,這人是不是太子?”
呂秀才捧起來一看,呆呆道:“是前明太子朱慈烺的畫像不假,但老爺方才那話的意思是……”
李來亨哈哈大笑道:“咱老子要立大功了!咱老子一定最先捉到這前明太子爺!”
“先將這畫像刊印一百份!”
說罷,他大步一邁走到院門口,高聲道:“去,這幾天在城隍廟當值過的,全部叫來,但凡見過這畫像上人一眼的,都到我義父營中領(lǐng)一百個兵去搜,誰能抓到,咱老子的掌盤子就讓給他做了!”
門口的士兵領(lǐng)命后趕緊跑走,李來亨又興沖沖地走回來一把抓住桌子上的畫像,一邊看一邊笑道:“之前全錯了!全錯了!”
“怪不得義父總捉不到,原來這大太子不是躲在王公的大宅院里,倒是沒人收留,流落市井里來啦!”
“說出去,誰他娘的信吶!”
“一朝太子,走投無路,竟然跑到停尸的破廟里躲藏。”
“怪不得二十多天都沒餓死,他娘的根本就沒被鎖在那里這么久!”
李來亨一邊轉(zhuǎn)一邊自言自語,但當時誰能想到,竟然會有人自己翻進塞滿疙瘩瘟病人的城隍廟里呢?
“這太子爺也是可憐,竟然沒有一個勛貴大臣幫他,否則怎么能落魄到這個份上?”
“這些個前朝的狗官,無情無義,果真?zhèn)€個該殺!”
胡盛看著李來亨激動不已的樣子,完全把替仇五報仇的事拋到了九層云外。
原來那少年竟是前明太子,怪不得仇五死球了,即使落了難了,那也是龍子龍孫,這等人物的頭皮,豈是他能割得了的?
七品縣令的頭皮都沒割過一個,要割太子的?
就咱們這命格,降得了嗎?
李來亨轉(zhuǎn)了一圈兒,激動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自打老長家打進了北京城,皇帝死了,大臣降了,附近州縣望風(fēng)而降,聽說現(xiàn)在隨便派出去三五個人,都能招納二三百里的土地城池。
連那不可一世的遼東鐵騎,都要派人過來請降了。
一切都很順遂。
除了走掉了明太子朱慈烺。
萬一讓這前朝太子逃出了北京城,江南那一小塊兒的地方就還有的打。
大家伙兒就得再晚兩年才能去過那安生富貴的日子。
倒也不是怕打仗。
可畢竟軍中像李來亨這樣年輕還沒有固定女人,更沒有子嗣的將士還有不少。
下面的仗雖然比起幾年前好打太多,但畢竟還是打仗,打仗總歸是要死人的。
萬一死在四海一統(tǒng)的前一天,不是虧到姥姥家了?
因此,軍中的斗志現(xiàn)在其實并不高,這點老長家自己也是知道的。
所以,老長家更加迫切地想要擒住前明太子,只要他再降了,天下其他地方,自然是傳檄而定。
可眼看著定王、永王都抓到了,偏偏太子毫無蹤跡,連李來亨都知道老長家這段時間越來越急,義父為這事兒都被使喚的腳不沾地。
可如今,竟是讓他先得到了前朝太子的蹤跡!
這潑天的大功要是被自己接住了,不光在義父眾多的養(yǎng)子里冒了頭,說不定在老長家那里都能露上臉,區(qū)區(qū)掌盤子算個什么?
李來亨越想越激動,再也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情,徑直對胡盛幾人道:“你們先做些準備,將畫像刊印了,再把見過太子的人挑出來,咱老子先去義父那里稟報,調(diào)些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