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如何擺脫錯覺(一)

“人是活在錯覺中的”,對這一事實的發現就是覺醒。但理解接受這一事實,與真實的體證這一事實并不是一回事。如同你聽別人說這個蘋果有點酸產生的酸的感覺和你咬一口蘋果產生的酸的感覺肯定不一樣。所以,真正的覺醒不是指你能理解接受“人是活在錯覺中的”這件事,而是你親身體會到“人是活在錯覺中的”,并且這種體會是恒常的、絕對的,而不是某種原因造成的。當然,首先我們要理解人為什么一定活在錯覺中。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講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這里可以從兩個層面細解:一是人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必須通過“描述”“分別”“評價”“判斷”等思維活動來進行;二是通過“描述”“分別”“評價”“判斷”等思維活動,我們所認知到的世界已經不可能是真實的存在了。以現代物理學的語言和思維來看,這倒不難理解:觀察(認知)本身就是一個擾動,使得我們觀察(認知)的結果=自在+擾動。“自在”是我們未觀察(認知)前的真實狀態,相當于康德講的“自在之物”,海德格爾稱之為“存在”。“擾動”是我們作為觀察(認知)者在觀察時疊加上去的要素。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疊加項”是無法去掉的。所以,一切的觀察(認知)結果都是“疊加態”,都不是“本征態”,都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如果把世界的本來面目,也即“本征態”稱為“自在之物”,那么所有的觀察和認知結果都是“我在之物”,都是相對于“我”(觀察者)而存在的“我在之物”,都是“我”與“自在之物”疊加之后形成的“疊加態”。所以,哲學家叔本華說:沒有無主體的客體。意思是所有的我們以為的“客體”,都是相對于某個“主體”(觀察認知者)而存在的,都不是真正的原本的“客體”。這倒真有點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哲學家海德格爾把這種“我在之物”,或者說“疊加態”稱為“存在者”,以與自在狀態下的“存在”相區別。也就是說,海德格爾同樣認為,我們所認知到的一切,都不是原本的、真實的“存在”,而是因我們的認知活動而被改變了的“存在者”。所以,古今中外,宗教哲學科學都承認我們所有的認知感覺與原本的世界不符,都是錯覺!那么,這種錯覺究竟因何而生?能否消除或怎樣抑制?我們先看看老祖宗道家的說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新建县| 合阳县| 林周县| 静乐县| 余姚市| 浏阳市| 上林县| 河西区| 瓦房店市| 资阳市| 独山县| 沁水县| 望都县| 容城县| 印江| 阳城县| 浦城县| 金秀| 吴堡县| 楚雄市| 湛江市| 正阳县| 绥滨县| 阿拉尔市| 商南县| 团风县| 汾西县| 游戏| 贵港市| 武义县| 涟源市| 淄博市| 安达市| 龙里县| 东城区| 沂水县| 黔南| 崇明县| 曲麻莱县|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