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做英雄還是做圣人?

悉達多最后還是選擇出家修道去了,據《佛經》上記載,這是因為出城的時候,他在東門看見了“發白體羸,膚色枯槁。扶杖傴僂,喘息低頭。皮骨相連,筋肉銷耗。牙齒缺落,涕唾交流。或住或行,乍伏乍偃”的老人,在南門看見了“困篤萎黃,上氣喘息,骨肉枯竭,形貌虛羸”的病人,在西門看見了“臥于輿上,香花布散,室家號哭而隨送之”的死人,由此厭惡世俗,想要出家。

也有人認為,說悉達多是因為看到老人、病人和死人之后想要出家,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在最初的《佛典》上面,也沒有這樣的記載,恐怕是后人為了解釋佛陀出家的原因,因此附會上去的。季羨林先生就持這種看法,在他看來,說佛陀是雅利安人,剎帝利貴族,都很可能有夸大之嫌,說不定釋迦族原本是當地的土著人,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后,和他們之間存在民族矛盾,由此悉達多才感到人世的痛苦的。但不管怎么說,悉達多都是因為感到痛苦而選擇出家的。

在那陣子,悉達多整天愁悶不樂,出家的傾向越來越明顯了。凈飯王見此非常憂愁,找了很多謀士,讓他們想辦法,阻止他的太子再這樣消沉下去。但那些謀士也想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辦法來,無非就是建議給太子增加五欲的快樂。這件事凈飯王一直在做,根本就沒收到過什么效果,但除了這個辦法之外,他也無計可施,所以只能繼續給悉達多更多的財富,更多的宮女,更豪華的宴會。可悉達多依舊沒有沉迷在這些東西之中,后來他出城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一位沙門,就此心中豁然開朗,下定決心,打算離家修道,擺脫世間疾苦!

沙門是勤息、息心、凈志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精進的修道者”。現在我們可以在野外求生之類的節目中看到一位人稱貝爺的人物,他四處涉險,專去一些充滿危險的野外。他一般不帶任何食物,就地取材,看到什么就吃什么,連蜘蛛、毛毛蟲、蝸牛他都吃,往往我們看他抓到一個小東西,然后說,這是富含蛋白質的,就說明他打算吃了。沒有水喝的時候,他甚至喝自己的尿,喝大象糞便里擠出來的水。所以有人看了就說,貝爺已經不是爺了,他是神了。

古印度的沙門和貝爺在生活方式上有點相似,當然,在吃的東西方面,他們和貝爺還是有點差別的,不過同樣都很原始,可能吃一些橡子什么的。平時他們也不住在城鎮里,甚至不住在屋子里,只在野外生活,穿著樹皮做的衣服,用手捧水喝,看起來生活過得極為潦草,但是他們卻勤懇求道,舉止莊嚴,讓人看了會不覺油然而生仰慕之感。悉達多見到沙門之后,就對他們的生活贊賞有加,心向往之,覺得這正是他所要追求的,因此萌發了意欲出家的念頭。

南懷瑾先生說,當社會經濟貧乏,種族和諸侯中時有矛盾和戰爭,就會有澄清天下或解救世人的非常人物應運而生。這種非常人物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訴諸武力,做統一天下的英雄,一條路是言傳身教,做教化天下的圣人。當初擺在悉達多面前的正是這兩條路,他能做英雄,也能做圣人,最終他卻選擇了做圣人,因為英雄雖可以征服天下,但征服不了世間的煩惱和痛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赤水市| 定州市| 高平市| 岳阳县| 大宁县| 灵璧县| 伽师县| 西峡县| 西盟| 九龙县| 耒阳市| 平阳县| 桑日县| 连平县| 东兰县| 定陶县| 奉节县| 泸水县| 伊通| 府谷县| 临武县| 武鸣县| 来安县| 台北县| 余姚市| 元江| 浮梁县| 全南县| 哈巴河县| 保康县| 梅州市| 石家庄市| 菏泽市| 峡江县| 松阳县| 布拖县| 竹溪县| 射洪县| 惠来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