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微課版·第2版)
- 趙文君主編
- 1557字
- 2024-06-21 21:12:17
第二節 證券概述
一、證券的概念
證券是指各類記載并代表一定權利的法律憑證。它表明證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權取得該證券擁有的特定權益,或證明其曾發生過的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股票、國債、證券投資基金是證券,提貨單、保險單、存款單也是證券。
人們通常所說的證券指的是有價證券。有價證券是指標有票面金額,用于證明持有人或該證券指定的特殊主體對特定財產擁有所有權或債權的憑證。有價證券不是勞動產品,所以本身沒有價值。由于它代表著特定的財產權利,持有人可憑該證券直接取得一定量的商品、貨幣,或是利息、股息等收入,因而它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客觀上具有交易價格。
二、證券的分類
(一)按照證券代表的權利性質分類
按照證券代表的權利性質,有價證券可劃分為股票、債券和其他證券。股票和債券是證券市場中兩個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品種。其他證券,如金融期貨、可轉換債券、金融期權等將在第五章詳細介紹。
(二)按照證券的發行主體分類
按照證券的發行主體,有價證券可劃分為政府證券、政府機構證券和公司(企業)證券。
(1)政府證券是指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是政府憑借其信譽,采用信用方式,籌措財政資金或建設資金的債務憑證。
(2)政府機構證券是指政府所屬機構、公共團體或與政府有直接關系的企業發行的債券。
(3)公司(企業)證券是公司(企業)為籌措資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
(三)按照上市與否分類
按照上市與否,有價證券可劃分為上市證券和非上市證券。這種劃分一般只適用于股票和債券。
(1)上市證券是向證券交易所注冊登記,經批準在所內掛牌公開交易的有價證券。
(2)非上市證券是指未申請上市或不符合證券交易所上市條件的證券。非上市證券不允許在證券交易所內交易,但可以在其他證券交易市場上交易。憑證式國債和普通開放式基金份額屬于非上市證券。
(四)按照募集方式分類
按照募集方式,有價證券可劃分為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
(1)公募證券是指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公開發行的證券。公募證券審核較嚴格,并且采取公示制度。
(2)私募證券是指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發行的證券。私募證券審查條件相對寬松,投資者相對較少,所以不采取公示制度。目前我國信托投資公司發行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及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發行的理財計劃均屬于私募證券。
三、證券投資的含義
(一)證券投資的概念
證券投資是指經濟主體投入資本,通過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以獲取股權和預期投資收益的投資活動。
(二)證券投資的要素
1.證券投資主體
證券投資主體就是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
(1)機構投資者主要包括金融機構、各類基金、政府機構和企事業法人。
(2)個人投資者是從事證券投資的社會自然人,是證券市場上最為廣泛的投資者。
2.證券投資客體
證券投資客體就是證券投資的對象,是指包括股票、債券在內的各種有價證券。證券發行人將其作為籌資工具;投資者則將其作為投資工具,借以獲取投資收益。
3.證券投資目的
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1)獲取預期收益。
(2)分散風險。
(3)提高資產的流動性。
(4)充分利用閑置資金。
(5)取得公司實際控制經營權。
4.證券投資方式
證券投資的方式多種多樣,投資者可以針對某種特定證券進行投資,也可以選擇幾種證券組合投資;可以長期持有,也可以短線操作;可以定期分散投資,也可以一次性投入。證券投資方式沒有一定之規,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收益預期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合的投資方式即可。
5.證券投資風險
證券投資風險是指證券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由于證券市場瞬息萬變,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有可能比預期收益高,也有可能比預期收益低。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差額越大,說明證券投資風險越大。根據風險的影響范圍和風險是否能通過一定手段分散,證券投資風險可分為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