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可為殿下助力
- 大明:我真沒想當(dāng)首輔啊
- 吃蝦不扒皮
- 2104字
- 2024-07-25 12:00:00
“老和尚!老和尚!”
“我去,殿下也在。。我說的嗎,外面圍了那么多官兵。。”
孔捷剛剛進(jìn)入寺門的時候,其實還以為有人要炸寺呢,所以才派了這么多守衛(wèi)。
主要是,寺門口的侍衛(wèi)只說進(jìn)入寺廟要先通報,卻并未告知自己燕王也在這。
不然“老和尚”這三個字自己是斷然不敢在燕王面前叫出口的。
畢竟老和尚可是燕王殿下的老baby。
孔捷先是向二人彎腰行禮,剛欲開口,就看到燕王揚起一副笑臉,笑瞇瞇的看向了姚廣孝:
“你倆這關(guān)系什么時候都這么好了?連老和尚都叫上了。”
這話。。多少帶點小情緒在身上的吧。
姚廣孝也是笑了笑,伸手指向自己的胡子,輕吐一個“老”字;而后又指向自己光禿禿的腦殼,吐出“和尚”二字。
引得朱棣也是哈哈大笑,孔捷雖然也想放肆一下,但畢竟燕王在此,還是稍微收斂了些。
相處多日,他自然知道姚廣孝的脾性,與其說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得道高僧,倒不如說是個幽默的老和尚來的實在。
“今天天色還尚早,怎么提前到老衲這來了?”
聽著姚廣孝的發(fā)問,孔捷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本意其實是想前來詢問關(guān)于衍星之術(shù)一事。
因為之前老和尚就親口說過,自己一定會在臨行前出師。
但現(xiàn)在看來,自己一不知道出師的條件,二不知道老和尚所指的“臨行前”到底是何時候。
密旨上所說的日子是速速啟程,也就是說自己也就即將在這兩天就要回到應(yīng)天了。
既然燕王在這里,那自己肯定不能說關(guān)于這衍星之術(shù)的問題,孔捷轉(zhuǎn)念一想,彎腰抱拳說道:
“孔捷此次前來,是為讓道衍大師替我解惑。”
老和尚“呵呵”一笑:“老衲還是第一次從你口中聽到老衲的道號,你還是叫老和尚習(xí)慣些,畢竟誰都這么叫我。”
“當(dāng)真?”
“隨心就好,何必在意他人。”
姚廣孝回答時,這個“他人”兩個字語氣明顯格外加重,似有調(diào)侃某人之意。
朱棣聽了,輕哼道:“敢情這個他人指的就是本王咯?那我走?”
見氣氛尚好,孔捷也是沒整阿諛奉承那一套,問道:“殿下應(yīng)該已經(jīng)知曉世子殿下即將去往應(yīng)天了吧?”
朱棣挑了挑眉,回答道:“自然。”
“路上正好與你做個伴兒。”
此話一出,孔捷心中已然明了,這份密旨的內(nèi)容,朱棣已然知曉。
那便不用再兜圈子了。
“敢問殿下,世子殿下此行,是何原因?”
這年輕人,這么直接的么?
朱棣在心中淡淡吐槽了一句,而后站起身,望著遠(yuǎn)方,感嘆道:“自然是冊立世子。”
冊立世子!
歷史上,朱高熾是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才被冊立,這個時間,提前了三年多!
雖然朱高熾還沒到被冊封所需要的年紀(jì),但這個事情,自然也是皇帝說了算。
世子如此,太子亦是如此。
但似乎,并沒有這么簡單。
孔捷其實在收到消息時,簡單的思索了一番,朱高熾回京,是否會與自己前來北平后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有關(guān)。
應(yīng)天那邊在提防北平,從而讓朱高熾回到京城做人質(zhì)。
可是,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單獨召回燕王的長子,對外說是冊立世子,會不會引起朝中非議?引得局面動蕩?
答案是一定會的,除非太子的身體狀況其他人不知,這個時候冊立世子的舉動,才會顯得正常些。
如若真是這樣,朱元璋此舉也就意味著昭告天下,自己已經(jīng)對燕王起了提防之心。
以朱元璋現(xiàn)在的做派,斷斷是不可能行此等事件。
所以。。。
“那敢問殿下,其他人可曾收到這樣的密旨?比如晉王世子?”
嗯?
朱棣眼前一愣,而后趕忙回頭看向姚廣孝。
只見姚廣孝有些欣慰的點了點頭,似乎在告訴自己:“眼前之人便是最佳人選。”
因此,朱棣也沒有藏著掖著,開口回答道:“自然。”
得到朱棣肯定的答復(fù)后,孔捷也是放心的點了點頭。
那么問題又來了,眾位藩王的世子一同返京,總不可能一齊冊立世子吧?
所以,似乎是。。。一種變相的考驗?
讓朱允炆和眾位世子比試一番?
雖有疑慮,但這樣的問題確實不能當(dāng)著面問出來。
否則朱棣高低得來一句:你多冒昧啊!
簡單思慮過后,孔捷也是露出了一口白牙,表現(xiàn)的極為開心:“如此甚好,這樣臣也好和世子殿下做個伴。”
朱棣擺了擺手,輕聲道:“說起來,本王還沒有當(dāng)面謝謝你,治好了王妃的病情。”
于是他站起身,朝著孔捷抬起手,在這一刻,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王爺,只是一個很愛自己妻子的丈夫。
“殿下不可,救人者并非是臣,而是一位名叫吳鞠通的大師,殿下千萬不要如此,臣真的受不起。”
“你小子還推脫上了,本王已從高熾口中確認(rèn)過,就算那藥方不是出自你手,也是你治好的王妃。”
“你既然受不起,那你想想,本王有什么能幫上你的,盡管開口。”
孔捷自上次朱高熾跟自己說出“提親”的辦法后,也預(yù)料到了再次見到朱棣時也會有這樣的場面,于是便早早的準(zhǔn)備好了回答:
“具體的東西臣沒有想到,但臣想要殿下的一個承諾。”
有趣。
朱棣輕點指尖,笑道:“講。”
孔捷雙手作揖,低頭悶聲道:“如若有一天,臣家人或是朋友的生命受到了威脅,煩請殿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保佑他們平安。”
“這話,倒像是遺言。”
“殿下這是答應(yīng)了?”
“好!但是飯不能少,今晚就來燕王府上用膳吧。”
“有燒鵝么?”
朱棣聽后,口中也是不自覺的回味了起來:“如果妙云知道是你來,那包有的。”
如此盛情,豈能拒絕?
如此美味,豈能辜負(fù)?
“謝殿下,還請殿下囑咐世子殿下,若是在應(yīng)天有何不便,或是遇到了什么麻煩事,還望不要吝嗇,孔捷可為殿下助力。”
啊這。
朱棣再次瞪大了眼睛,回頭看向姚廣孝,示意道:
這小子是你給我找的肚子里的蛔蟲么?
如果是,那就。。。
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