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8評論

第1章 周維岳

洪武十年。

山東布政司,丘縣,縣衙庫房。

正值秋收,衙役們正在一個面目清秀的少年郎指揮下,將粟子一袋袋扛進倉庫堆放。

那位少年郎看著眉清目秀,也就十四五歲的模樣,卻穿了一身青色素綢圓領的七品文官袍。

正是這丘縣縣衙的知縣,周維岳。

大明王朝剛剛成立,田地制還沿襲元制,留公廨田以資公用,這些粟子便是丘縣縣衙的公廨田產出。

等到粟子全都入庫完畢,領頭的衙役這才小跑到少年郎跟前,遞出了一本賬簿匯報道:“周大人,今年公廨田共產糧二百四十石,具已堆放入庫,煩請查驗!”

整個堆放過程周維岳都在一旁盯著,自然是沒什么問題。

點了點頭,接過賬簿:“辛苦兄弟們了,今兒留在縣衙,老爺我為你們籌宴,咱們不醉不歸!”

衙役不敢怠慢,連忙抱拳:“謝大人賞賜!”

等到衙役散去,周維岳這才鎖上倉庫大門,優哉游哉的往縣衙走去。

穿越到大明王朝已經半年了,如今的周維岳已然習慣了大明王朝的生活節奏。

尊卑有序和繁文縟節什么的不必說,前身傳承下來的記憶已經教會他這些,便是偶爾失了禮數,在這東昌府臨清州也少有人能說他些什么。

畢竟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郭子興在老家的遠房侄孫。

這身份放在應天府這種天子腳下沒什么用,但在這丘縣還是管用幾分的。

說夸張些,他便是攀著那位馬皇后的關系,稱當今的洪武大帝為一聲姑父,那也沒人能挑個不是。

至于他為什么有這么一層身份卻只是在丘縣做一個知縣……

那當然是因為這個遠房遠的有點遠了。

再加上郭子興晚年和老朱有那么些間隙,他也就只能混個知縣當當了。

當然,這也正合周維岳心意。

現如今是洪武十年,不出三年,朝中大事便是一件接一件發生,在丘縣這個小地方偏安一隅反倒更能保全性命。

至于什么“蒼天已死”的念頭,周維岳那是想都沒想想過。

這會兒的八八如日中天,儼然已經成為大明王朝的位面之子,穿越者大戰位面之子的后果,那位王姓兄臺已經有過前車之鑒了。

所以,他只想安安穩穩、兢兢業業的度過波濤洶涌的大明王朝初期,然后去享受盛世大明,直到老死。

知縣雖然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官,但至少能保證周維岳不愁吃喝,所以周維岳想要安穩度過明初,所剩的唯一問題無外乎就倆字:清廉。

明初四大案除了藍玉那事兒外,無不是洪武大帝向貪官污吏們舉起的鍘刀,這是條絕對的紅線。

觸碰不得。

……

回到住處,周維岳將公廨田賬簿小心翼翼的收好。

這些粟子可不是收上來就算完事兒了,還得送七成到布政司去,那是因為早幾年便有了新規:“各府州縣公廨田,歲入租糧,以三分存留本處支用,七分解送布政司。”

也就是說這二百四十石粟子還得上繳一百來石上去,剩下的七十石才是丘縣衙自用。

想到這兒,周維岳又將賬簿拿出來,小心翼翼的核對了一遍后,又在卷末寫下了一行小字:

“此賬簿合計花費半刀紙,作價十五錢,由下官私人荷包支出,未入公賬。”

寫下這最后一句話,周維岳這才自覺再沒有疏漏。

“后天這些稅糧就得送到布政司去,這賬還是得記清楚些好。”

……

是夜。

篝火晚宴。

白天答應了要設宴請衙役們吃飯,自然不能食言。

別以為這些衙役在自己手下做事就高枕無憂了,正因為他們是自己手底下的人,所以要是出了什么簍子,那才是最致命的。

縣衙的衙役幾乎都是丘縣本地人,最近正值秋收之際,農務繁忙,他們白天即便沒什么事兒,也會抽空歸家,幫家里忙活些地里活兒。

周維岳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的大白天搞什么聚餐,拉攏不了人心什么的且不說,指不定還惹一身腥。

謹小慎微,這四個字放在明初這個大環境下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老爺我點一個,今兒個兄弟們只有一件事,吃好!喝好!”

周維岳舉起酒杯,示意性的抿了一口,而后放下酒杯:“好了!都去吃喝吧!今夜放開了肚皮,明日點卯老爺可寬限你們兩個時辰!

“但老爺我可說好了,后天送稅糧去布政司,可不許丟了丘縣縣衙的臉面!”

一眾衙役紛紛叫好,沖向了篝火旁懸掛著的肥豬。

類似的篝火晚宴已經舉行過多次,衙役們也知道縣老爺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一個個都盯準了最肥的五花肉,磨刀霍霍。

吃了這東西長力氣且不說,最關鍵的是這些肥豬上都抹好了鹽巴水,味道極其鮮美。

鹽巴這東西的市價可是到了一斤三十六文大錢,平時哪是他們這些人能享用得起的?

見眾人吃得開心,周維岳也不再打擾,抱著條豬后腿肉就在旁邊專心致志的啃了起來。

這豬是周維岳專門閹割過飼養的,不光腥臊味大少,肉質也沒有那么柴,即便是豬腿肉也軟糯肥膩。

只是這帶著苦味的鹽巴有些不應景,吃多了甚至嘴皮子發麻。

倒不是周維岳不想提煉精鹽,那玩意兒是個初中生就會,但鹽、鐵這些東西可是國之重器,周維岳一個七品縣令動這個,怕是到頭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還是那句話,謹小慎微這四個字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一口豬后腿肉入口,半杯黃酒下肚,微醺。

周維岳只覺得人生之幸也不過如此了。

可這時,一位身著明顯不同于普通衙役的中年男人湊了過來:“周老爺,您可知朝中近日出了大事兒?”

這人叫李卓,乃是周維岳聘請的幕賓,用后世的話來說也稱師爺,專門協助周維岳處理一些司法案牘、賦稅錢糧核算、公文往來等等。

平日里也會替周維岳搜羅一些市井傳言、朝中風聞什么的。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雖說站在后世的角度來看,大明王朝的歷史脈絡清晰可辨,可身處這段歷史中,若不是一些節點類的事情發生,周維岳也不知道“劇情”到哪兒了。

畢竟丘縣距離史官們筆尖匯集的地方太遠了。

“噢?什么事兒?”周維岳瞇著雙眼問道。

“胡惟庸胡大人,任左丞相了!”

……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芒康县| 开鲁县| 松原市| 洮南市| 格尔木市| 基隆市| 双江| 盐源县| 汉寿县| 安龙县| 江西省| 信阳市| 襄汾县| 平和县| 柳州市| 察雅县| 屏南县| 嘉祥县| 甘泉县| 霍林郭勒市| 松阳县| 古蔺县| 奈曼旗| 曲沃县| 嘉荫县| 浮梁县| 延庆县| 榆树市| 资溪县| 荆州市| 关岭| 繁昌县| 河东区| 辽宁省| 武宁县| 安化县| 富锦市| 富川| 保靖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