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醫既“治已病”又“治未病”

“治已病”和“治未病”出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難經·第七十七難》更將其具體化:“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素問》和《難經》的這些提示說明,一個高明的醫生要“治已病”,更應精于“治未病”,也就是要有預防為主的思想。

沈氏女科認為,中醫治療“已病”和“未病”都富有優勢。

“治未病”的思想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體觀念的生動體現。“治未病”有兩層意思:一是在制訂治療方案時,要注意可能受到傳變影響的臟腑、氣血、津液,并采取相應預防措施,阻斷其轉移、傳變和擴展,使病變范圍盡可能縮小,這便是《溫熱經緯》所言:“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比如臨床見到腎陰不足證,在滋補腎陰時要想到“水不涵木”會出現肝陽上亢而佐平肝的菊花、夏枯草、鉤藤之類,還要想到“心腎不交”會出現心火上炎而佐清心的竹葉、黃連、梔子之類。

臨床見到肝火亢盛證,在清肝瀉火時要想到“木火刑金”會出現肺陰不足而配潤肺的桑白皮、沙參、川貝母之類,要想到“肝木橫逆”會出現肝胃不和而配和胃的云茯苓、陳皮、木香之類。

臨床見到脾不健運證,在健脾補中時要想到“氣虛血虧”會出現陰血不足而配伍養血的生地黃、當歸、黃精之類,要想到“火不生土”會出現腎陽不振而配伍溫腎的生杜仲、補骨脂、蛇床子之類等。這樣的立法組方思路就會有全局的觀點、動態的觀點,可以確保療效,預防傳變。

同時,采取的治療手段可以更加多樣化。比如臨床見到肝氣郁結證,可以疏肝以理氣,也可以健脾以疏肝(如投香砂六君子湯),也可以活血以理氣(如投血府逐瘀湯)。

臨床見到肝氣不足證,可以補益肺氣,也可以培土以生金,如用四君子湯,也可以滋腎以潤金,如用麥味地黃湯。

“治未病”不但體現了中醫歷來主張“預防為主”的治療原則,而且體現出全面動態制訂治療方案的指導思想,既保療效,又防傳變,是一種先進的治療思想,有明顯的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大城县| 新龙县| 剑河县| 鄂尔多斯市| 堆龙德庆县| 大冶市| 宜兰市| 扬州市| 谷城县| 广东省| 武冈市| 苍梧县| 鲁甸县| 出国| 莎车县| 菏泽市| 泰宁县| 南丰县| 梅河口市| 磴口县| 阿坝| 安远县| 娄底市| 满洲里市| 咸阳市| 怀来县| 神池县| 井冈山市| 疏附县| 治多县| 黄陵县| 车致| 雅江县| 和龙市| 镇赉县| 喀喇| 隆德县| 普定县| 洞头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