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謠言和爭執(zhí)
- 1987我的導(dǎo)演時代
- 魏不棄
- 2558字
- 2024-06-21 00:41:41
對賈宏聲來說,
今天,真是哪兒哪兒瞧著都順眼無比。
不僅是前一夜,他終于得償所愿,
睡了心愛的娟妹。
還有幾則關(guān)于時尋的消息也讓他異常興奮。
興奮到狂躁的那種。
大抵也是壓抑太久了。
總想看別人的笑話,自己反倒成了笑話。
這段時間,他真的很郁悶。
某人拍了長片處女作。
好評一片。
來他們中戲放的時候,也是如此。
就連幾個素愛持些門戶之見的老教授,都當(dāng)眾大加贊揚(yáng)。
那幾天,說實話,賈宏聲都不想出門。
走在馬路上,別人多看自己一眼。
他都總覺得像是一種嘲諷。
但現(xiàn)在,
不一樣了。
他聽說,
電影局已經(jīng)給這孫子的電影禁映了。
不光如此,
還不允許他去國外參展。
這也就意味著,時尋十有八九要賠本。
而且,不光是可能賠錢的問題。
下部片子,他也別想輕易拍了。
而更讓賈宏聲喜悅的還是另一則消息。
時尋準(zhǔn)備違背上面的命令,將片子送去參展。
但是,威尼斯把他給拒了。
連一些小的電影節(jié)都沒有入圍。
一開始,
賈宏聲對此也有些懷疑。
想著不能夠吧。
盡管再嫌時尋惡心。
片子的反響卻是實打?qū)嵉摹?
怎么也不至于混到這份上吧。
于是,
他托人打探了一下。
反正據(jù)說是八九不離十。
一下子,他那個心,怒放的沒邊了。
仇人這么慘,很難不歐耶。
——
搬到教職工宿舍之后,時尋拉了一條電話線。
這會兒,對著聽筒,時尋也在解釋。
電話是樓葉打來的,他在魔都也聽到謠傳了。
遂,來問候一下。
“沒有,你都聽誰說的。”
“瞎傳。”
“我哪個電影節(jié)都沒投。”
“早就說了,奔著明年柏林去的。”
——
掛了電話,沒多久,王曉率也打來了。
上來就是一句嘆。
“老時,你想開點。”
時尋也是無奈:“我想開個屁啊。”
“別聽那些有的沒的。”
“哥們兒心情好著呢。”
時尋最近心情確實不錯。
三天前,湯臣電影公司的徐楓給他打了電話。
確定合作。
七月末,她就會帶著團(tuán)隊來京城,雙方詳談。
和許晴之間,最近關(guān)系也進(jìn)展火熱。
時尋本不想那么快。
因為有些東西,他也還不確定。
沒想明白的感覺,他不喜歡自己是這樣的狀態(tài)。
但男女之間,關(guān)系的升溫,真的奇怪的很。
一步一步的試探之中,
好像不知不覺的就推進(jìn)了。
尤其另一方主動的情況下。
一些相對親密的行為,現(xiàn)如今,好像雙方都已經(jīng)覺得理所當(dāng)然了。
昨夜,舞會結(jié)束。
在一同前往宿舍的路上,路過的那一段沒有燈光,漆黑一片的小樹林旁。
她還趁時尋不注意,偷摸吻了他臉頰一下。
——
七月末,徐楓帶著團(tuán)隊如約而至。
雙方在很多問題上,聊的都算比較投機(jī)。
但也有一些不太投機(jī)的。
比如劇本方面。
時尋堅持自己帶著幾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來進(jìn)行劇本創(chuàng)作,原著作者李碧華為輔。
徐楓則希望以李碧華為核心組建編劇團(tuán)隊。
當(dāng)然,這都算小分歧。
兩人都不想浪費(fèi)時間,加上時尋的初稿確實精彩,連李碧華本人也沒意見,所以很快也就定下了以時尋的意見為主。
但,對于主要演員的選用上,兩人爭的很厲害。
男一號,徐楓想用尊龍。
理由是兩個。
形象合適,末代皇帝中精彩的表演,十分適合程蝶衣這個人物形象。
要剛有剛,要柔有柔。
另外,有一家國外的投資公司那邊也傾向尊龍。
這部戲,投資比較大,暫定得一千五百萬~兩千萬人民幣。
除了徐楓的湯臣電影公司。
她還引入了兩家投資方。
一家香江公司,一家東南亞的資本。
后者占的份額比較大,意見必須得尊重。
大陸這邊,因為時尋的原因,青影廠也參與了進(jìn)來。
時尋則想要張國榮來演,很軸。
甚至說出了‘不作第二人想。‘
徐楓也不是對張國榮這個人有什么意見。
她就是單純覺得不合適。
這天下午的會議室里。
兩人的爭論,依舊在繼續(xù)。
“張國榮一貫是個英氣勃勃的小生形象,眉毛又粗又直,身型也不夠纖巧,與程蝶衣的氣質(zhì),相差甚遠(yuǎn)。”
她說的其實時尋也能理解。
這時候,張國榮的大眾影視形象,確實就是這樣。
原時空,沒演程蝶衣之前,大伙也都拿不準(zhǔn)他能否演好這個角色
包括凱子本人也都傾向尊龍。
只是后來,沒談妥,才重新找到張國榮。
“而且他是香江人,國語很爛,毫無戲曲基礎(chǔ)。”
“你為什么要對他這么堅持呢?”
徐楓是既不理解也無奈。
好幾天了,軟的硬的,說了個遍,就是說不通。
個中原因,時尋自然沒辦法直說。
總不能說,人家確實演出了最好的程蝶衣。
他也清楚,在這個問題上,自己或多或少有些先入為主。
于徐楓而言,確實,她又沒看過原片。
但沒辦法,這個角色太重要,時尋賭不起。
不可能放著一個成功的例子不用。
“可能就是感覺他合適吧,你非要我說那么具體,我也很難形容,這么說吧,或許,尊龍未必不可以,但張國榮不來程蝶衣,我總覺得就算拍出來,也會少些靈魂。”
“至于你說的那些,不是沒有道理,但我覺得,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眉毛可以修整,身型不是不能改變,演員為了符合角色形象,胖了瘦,瘦了胖,從來都是如此。”
“普通話也可以練,實在不行,后期也可以配音。”
“至于氣質(zhì),他在胭脂扣里的人物形象,和他過去的影視形象,差距也很大,他演的不也挺不錯。”
“那能一樣嗎?”
“怎么就不一樣了呢?”
“都是一個道理。”
雙方不免都帶了點情緒。
徐楓也有些煩。
她覺得時尋有點太執(zhí)拗了。
這種執(zhí)拗。
有時候,她很欣賞。
有時候,卻很令人討厭。
但無論如何,
目前也沒辦法在導(dǎo)演的人選上進(jìn)行更替了。
合同已經(jīng)簽了。
北電的那個鄭棟天是個老滑頭,怕他學(xué)生吃虧,請了一幫人,手把手盯著的。
違約代價很大。
而且,時尋也作為投資人,投了五十萬人民幣。
后續(xù)要籌備確定的事情還有很多,要定的演員也還有很多。
時間,也屬實耽擱不起。
但要就這么妥協(xié),徐楓也不那么情愿。
她瞥了一眼在旁邊安靜不作聲的李碧華:
“你怎么看?”
“我也覺得,張國榮是挺合適的。”
李碧華本身就是是張國容的粉絲來著。
看到張國榮在胭脂扣里面的表演她就十分喜歡。
據(jù)說,后來她寫書的時候,筆下的許多俊朗的男性角色,基本都是下意識照著張國榮寫的,包括程蝶衣。
但她也清楚自己就是個打醬油的編劇。
不好參與這種導(dǎo)演和制片人之間的爭論,所以,前面都沒有表達(dá)自己的意見。
這下徐楓主動問,她也直言不諱。
也算是給了徐楓一個臺階下。
“唉!”
“好吧好吧好吧,那就先給他們公司發(fā)份邀約看看。”
“看人家那邊具體怎么說。”
“萬一人家還不樂意來呢。”
“咱們在這里爭,也沒有意義。”
目前,兩岸三地,演員當(dāng)中,張國榮確實算個大咖。
影視歌多棲發(fā)展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家也真未準(zhǔn)瞧得上內(nèi)地的土鱉劇組。
至少在她看來,是這樣的。
“其他角色,咱們也不用爭了,就按開始說的,直接搞一個試鏡會。”
“我覺得合適的演員,我邀約,你覺得合適的演員,你邀約。”
“到時候,看效果,誰合適,定誰。”
“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