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詩外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李輝譯注
- 563字
- 2024-06-05 15:06:42
第十章①
傳曰:所謂士者,雖不能盡乎道術②,必有由也③;雖不能盡乎美善,必有處也④。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而已⑤。行既已尊之⑥,言既已由之⑦,若肌膚性命之不可易也。《詩》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注釋】
①本章并見《荀子·哀公》《大戴禮記·哀公問五儀》《孔子家語·五儀解》。
②道術:治國的學說、主張。
③由:遵循。《荀子·哀公》《孔子家語·五儀解》作“率”,楊倞注:“率,循也。雖不能盡遍,必循處其一隅。言有所執守也。”
④處:持守,執守。此句下,《荀子·哀公》《大戴禮記·哀公問五儀》《孔子家語·五儀解》皆有“是故知不務多,務審其所知”二句。
⑤由:行。
⑥尊:通“遵”,遵循。《荀子·哀公》《大戴禮記·哀公問五儀》《孔子家語·五儀解》作“由”,與上“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相合。
⑦由:《荀子·哀公》作“謂”,與上“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相合。
【譯文】
傳文說:所謂士,雖然不能夠完全施展他的治國主張,但一定有所遵循;雖然不能完全做到善美,但一定有所持守。言語不務求多,而務在明察自己所說的話;行為不務求多,而務在明察自己所做的事。行為既然已經遵循了自己的主張,言語既然已經遵循了自己的主張,就像肌膚性命一樣不能更改。《詩經》說:“我的心不是石頭,不能隨便轉動。我的心不是席子,不能隨便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