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奧義書
  • 黃寶生譯
  • 3594字
  • 2024-06-04 11:23:27

第三梵書

耶若伏吉耶前來拜訪毗提訶國王遮那迦,心里想著:“我不準備說什么。”然而,他倆以前在討論火祭時,耶若伏吉耶曾賜予毗提訶國王遮那迦恩惠。遮那迦選擇的恩惠是可以隨意提問,毗提訶也已允諾。因此,現在這位國王向他提問。(1)

“耶若伏吉耶啊,人有什么光?”他回答說:“陽光,大王啊!人們依靠陽光,坐下,行走,做事,返回。”“正是這樣,耶若伏吉耶!”(2)

“太陽落下,耶若伏吉耶啊,人有什么光?”“月光。人們依靠月光,坐下,行走,做事,返回。”“正是這樣,耶若伏吉耶!”(3)

“太陽落下,月亮落下,耶若伏吉耶啊,人有什么光?”“火光。人們依靠火光,坐下,行走,做事,返回。”“正是這樣,耶若伏吉耶!”(4)

“太陽落下,月亮落下,火熄滅,人有什么光?”“語言之光。人們依靠語言之光,坐下,行走,做事,返回。因此,大王??!即使伸手不見五指,只要前面有說話聲音,就能走到那里。”“正是這樣,耶若伏吉耶!”(5)

“太陽落下,月亮落下,火熄滅,寂靜無聲,人有什么光?”“自我之光。人們依靠自我之光,坐下,行走,做事,返回?!保?)

“自我是哪一位?”“他是生命氣息中由知覺構成的原人,是心中的光。他同樣地進入兩個世界,若有所思,若有所行。因為他入睡后,超越這個世界和各種死亡形態。(7)

注:“兩個世界”指覺醒的世界和熟睡的世界?!斑@個世界”指覺醒的世界。

“這個原人出生后,有了身體,也就與罪惡相連。一旦死去出離,便擺脫那些罪惡。(8)

“確實,這個原人有兩種境況:這個世界的境況和另一個世界的境況。居于兩者之中的第三種是睡夢的境況。處在這個居中的境況,他看到兩種境況:這個世界的境況和另一個世界境況。無論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路口是什么,一旦進入這個路口,就會看到罪惡和歡喜這兩者。他在這里進入睡夢,攜帶著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材料,自己毀壞它,自己建設它,依靠自己的光輝和光芒做夢。這個原人在這里成為自我啟明者。(9)

“這里,沒有車,沒有馬,沒有道路。于是,他創造車、馬和道路。這里,沒有歡喜、快樂和高興。于是,他創造歡喜、快樂和高興。這里,沒有池塘、蓮花池和水溪。于是,他創造池塘、蓮花池和水溪。因為他是創造者。(10)

“有這些偈頌為證:

他用睡眠壓倒身體各個部分,

而自己不睡,觀看入睡的感官;

他攜帶著光,回到原來的境況,

這個金制的原人,唯一的天鵝。

他以氣息保護下面的巢窩,

而自己游蕩在這巢窩之外;

他任意遨游,這位永生者,

金制的原人,唯一的天鵝。

這位神在睡夢中上升下降,

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形象:

忽而像是與婦女尋歡作樂,

忽而像在笑,甚至遇見恐怖。(13)

“人們看到他的游樂場,而沒有看到他。因此,有些人說,不要喚醒沉睡的人,如果他不返回這個人,那就難以醫治了。而有些人說,他就在醒著時的地方,因為他在睡夢中看到的就是醒著時的那些景象。應該說,這個原人是睡夢中的自我啟明者?!?/p>

“我賜予尊者一千頭母牛!為了獲得解脫,請你給予更多的指教!”(14)

“他在沉睡中游樂,看到善行和惡行,又按原路返回原來的出發點,進入夢中。他在那里看到的一切并不跟隨他,因為這個原人無所執著?!?/p>

“正是這樣,耶若伏吉耶!我賜予尊者一千頭母牛!為了獲得解脫,請你給予更多的指教!”(15)

“他在夢中游樂,看到善行和惡行,又按原路返回原來的出發點,進入覺醒。他在那里看到的一切并不跟隨他,因為這個原人無所執著。”

“正是這樣,耶若伏吉耶!我賜予尊者一千頭母牛!為了獲得解脫,請你給予更多的指教!”(16)

“他在覺醒中游樂,看到善行和惡行,又按原路返回原來的出發點,進入夢中。(17)

“猶如一條大魚在兩岸之間游動,忽而此岸,忽而彼岸,這個原人在睡夢和覺醒兩者之間游蕩。(18)

“猶如一頭兀鷹或禿鷲在空中盤旋,已經疲倦,收攏雙翼,沖向自己的巢窩,這個原人快速返回那里入睡,沒有任何愿望,不看到任何夢。(19)

“他有那些名為‘利益’的脈管,細似頭發的千分之一,里面充滿白色、藍色、褐色、黃色和紅色。在那里,人們似乎殺害他,似乎戰勝他,一頭大象似乎追趕他,他似乎跌入一個洞穴。這些都是出于無知,想象自己在清醒時遇見的種種恐怖。然后,他仿佛認為‘我是天神!我是國王!我是所有這一切!’這是他的最高世界。(20)

“然后,他進入一種超越欲望、擺脫罪惡的無畏狀態。正如一個人在擁抱愛妻時,他不知道任何外在的或內在的東西,同樣,這個原人在擁抱由智慧構成的自我時,不知道任何外在的或內在的東西。在這種狀態,他的欲望已經實現。自我就是欲望,因而沒有欲望,也沒有煩惱。(21)

“在這里,父親不是父親,母親不是母親,世界不是世界,天神不是天神,吠陀不是吠陀。在這里,盜賊不是盜賊,殺害胎兒者不是殺害胎兒者,旃陀羅不是旃陀羅,包格沙不是包格沙,沙門不是沙門,苦行者不是苦行者。善行不跟隨他,惡行也不跟隨他。因為此時他已超越一切心中煩惱。(22)

注:旃陀羅(Ca??āla)和包格沙(Baulkasa)是四種姓之外的賤民。沙門(?rama?a)是出家人和苦行者。

“在這里,他不觀看任何東西。雖然不觀看,他仍是觀看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觀看者的觀看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觀看有別于自己的他者。(23)

注:這里描述處在熟睡而無夢的狀態。

“在這里,他不嗅聞任何東西。雖然不嗅聞,他仍是嗅聞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嗅聞者的嗅聞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嗅聞有別于自己的他者。(24)

“在這里,他不品嘗任何東西。雖然不品嘗,他仍是品嘗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品嘗者的品嘗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品嘗有別于自己的他者。(25)

“在這里,他不說任何話。雖然不說話,他仍是說話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說話者的說話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與有別于自己的他者說話。(26)

“在這里,他不聽取任何東西。雖然不聽取,他仍是聽取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聽取者的聽取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聽取有別于自己的他者。(27)

“在這里,他不思考任何東西。雖然不思考,他仍是思考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思考者的思考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思考有別于自己的他者。(28)

“在這里,他不接觸任何東西。雖然不接觸,他仍是接觸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接觸者的接觸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接觸有別于自己的他者。(29)

“在這里,他不認知任何東西。雖然不認知,他仍是認知者。因為他不可毀滅,作為認知者的認知能力不會喪失。然而,沒有第二者,他不能認知有別于自己的他者。(30)

“只有仿佛存在他者的地方,此者可以觀看他者,此者可以嗅聞他者,此者可以品嘗他者,此者可以與他者說話,此者可以聽取他者,此者可以思考他者,此者可以接觸他者,此者可以認知他者。(31)

“他成為大海,唯一者,沒有兩重性的觀看者。這是梵界,大王啊!”耶若伏吉耶這樣教導他,繼續說道:“這是他的最高歸宿。這是他的最高成就。這是他的最高世界。這是他的最高歡喜。正是依靠這種歡喜的一小部分,其他眾生過著他們的生活。(32)

“在人間,獲得成功而富裕,成為人中之主,享盡人間一切榮華富貴,這是人間的最高歡喜。然而,一百個人間的歡喜相當于一個贏得祖先世界的祖先們的歡喜。而一百個贏得祖先世界的祖先們的歡喜相當于一個健達縛世界的歡喜。而一百個健達縛世界的歡喜相當于一個依靠祭祀獲得神性的業報天神的歡喜。而一百個業報天神們的歡喜相當于一個天生天神的歡喜,或相當于一個精通吠陀、行為正直而不受欲望傷害者的歡喜。而一百個天生天神的歡喜相當于一個生主世界的歡喜,或相當于一個精通吠陀、行為正直而不受欲望傷害者的歡喜。而一百個生主世界的歡喜相當于一個梵界的歡喜,或相當于一個精通吠陀、行為正直而不受欲望傷害者的歡喜。確實,這是最高歡喜,這是梵界,大王啊!”耶若伏吉耶說了這些。

注:其中,天神分為“業報天神”和“天生天神”,前者指依靠善業造就的天神,后者指天生的天神。

“我賜予尊者一千頭母牛!為了獲得解脫,請你給予我更多的指教!”

此時,耶若伏吉耶產生恐懼,心想:“這位聰明的國王要掏走我的一切秘密?!保?3)

“他在夢中游樂,看到善行和惡行,又按原路返回原來的出發點,進入覺醒。(34)

“猶如載重的車輛嘎吱嘎吱前進,同樣,這身體自我負載智慧自我,呼哧呼哧前進,直至吐盡最后一口氣。(35)

“他或因年老,或因疾病,走向衰弱。猶如芒果、無花果或畢缽羅果擺脫束縛,同樣,這個原人擺脫那些肢體,按原路返回原來的出發點,進入生命氣息。(36)

注:“進入生命氣息”指獲得新的生命。

“猶如衛兵、官吏、御者和村長們備好食物、飲料和住處,恭候國王駕臨,說道:‘他來了!他到了!’同樣,一切眾生恭候知此者,說道:‘梵來了!梵到了!’(37)

注:“知此者”指知自我者。

“猶如衛兵、官吏、御者和村長們聚集在行將去世的國王周圍,同樣,在命終時,一切氣息聚集在自我周圍,直到他吐盡最后一口氣?!保?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桦甸市| 阳新县| 临湘市| 扶余县| 宁都县| 武胜县| 石屏县| 衢州市| 靖江市| 荥阳市| 萍乡市| 漯河市| 永胜县| 富蕴县| 泾源县| 林州市| 阳西县| 松潘县| 镇雄县| 全州县| 旺苍县| 沐川县| 淅川县| 克山县| 赤壁市| 资溪县| 宁武县| 新源县| 南城县| 岫岩| 桂东县| 清原| 河南省| 建湖县| 沧州市| 蓬安县| 乐平市| 浦北县| 翼城县|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