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梵書
于是,毗提訶國王遮那迦從座位下來,走近他,說道:“向你致敬!耶若伏吉耶啊,請你教我吧!”
他回答說:“正如想要長途旅行的人備有車輛或船,大王啊,你本人已經備有那些奧義。你如此偉大而富有,學習吠陀,聽取奧義。你能否告訴我:一旦你離開這個世界,你會去哪里?”
“尊者啊,我不知道我會去哪里。”“那么,我會告訴你會去哪里?!薄白鹫哒堈f吧!”(1)
“在右眼中這個人的真正名字是因達(Indha)。即使他是因達,人們卻使用隱稱,稱他為因陀羅(Indra)。因為眾天神仿佛喜愛隱稱,而厭棄顯稱。(2)
注:因達(Indha)的詞義為點燃者。
“而在左眼中那個形狀似人者是他的妻子維羅遮。他倆的會合處在心中的空間。他倆的食物是心中的血塊。他倆的衣服是心中網狀的脈絡。他倆的通道是心中向上延伸的那條脈管。那些細似頭發千分之一的、名為‘利益’的脈管布滿心中。液汁通過它們流動。因此,與身體的自我相比,這個人仿佛享用更精細的食物。(3)
注:維羅遮(Virāj)的詞義為光輝者。人醒著時,因陀羅和她在右眼和左眼中;人入睡時,他倆在心中會合?!吧眢w的自我”指身體本身?!斑@個人”指因陀羅,或者說,指他和妻子維羅遮合成的“自我”。
“他的東方是東方氣息,南方是南方氣息,西方是西方氣息,北方是北方氣息,上方是上方氣息,下方是下方氣息,所有方位是所有氣息。
“而對于這個自我,只能稱說‘不是這個,不是那個’。不可把握,因為它不可把握。不可毀滅,因為它不可毀滅。不可接觸,因為它不可接觸。不受束縛,不受侵擾,不受傷害。遮那迦啊,你確實達到了無畏。”
耶若伏吉耶說完這些,遮那迦說道:“愿你也達到無畏,耶若伏吉耶!你教給我們無畏,尊者啊,向你致敬!這里的毗提訶民眾和我聽候你吩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