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包含關系×時間軸”讓你瞬間掌握信息的整體和細節

上一節對九宮格思維的特點做了說明,指出其特點在于軸的設定及將其進行3等分。

對于這么簡單的框架,大家是否感覺有點眼熟呢?

接下來,我會將九宮格思維與傳統的已廣為人知且在商業上得到廣泛使用的方法進行比較,讓大家了解它們的異同。

首先來看共同點。

“包含關系×時間軸”是最容易傳達信息的

九宮格思維是一個通過列出“包含關系×時間軸”,實現“容易傳達”的同時又富有“創造性”的思考工具。

如前所述,通過設定時間軸和空間軸,信息整理變得更加容易了。

實際上,“包含關系×時間軸”的原理已被廣泛應用在解決問題的各種框架中,我們也早就受惠其中了。

下面我將以解決問題的幾個框架及工具為例進行詳細說明。

●日程表

如圖1-0-5所示,所謂的日程表,就是按照時間順序列出每天該做事情的計劃表。

圖1-0-5

世上有兩種策劃案,一種是有日程表的策劃案,另一種是沒有日程表的策劃案。

當我們把策劃案交給主管領導或老師時,對方首先會問:“日程表在第幾頁?”這樣的經歷,大家遇見的可能不止一兩回吧?

日程表上一定要有時間軸。一般情況下,時間軸是橫向從左到右延伸的。如果一份資料不按照時間軸順序將該做的事情列出,那閱讀起來就會非常不方便。所以領導要求我們“按時間順序給我做一份資料”是有道理的。

其中最容易理解的計劃表格式是,將產品的發售日及出廠日等與其他部門關聯甚多的事項列在最上面,并在下方對應的位置列出整體工作流程及每項任務具體是什么。

這就是“按照(問題的)粒度從大到小排列”,想必有讀者聽說過。

接下來,請大家從縱向來考慮“問題的粒度”,也就是將“相關成員的多寡”大致等同為“相關成員所占的空間”,這樣就是按照“大空間→小空間”的順序排列。

● 甘特圖

甘特圖將日程表進一步細分,且將任務按“前一道工序→后一道工序”的順序進行排列。

乍看起來,甘特圖是按照時間順序將大大小小的任務混雜在一起的,因此大家可能一開始感覺它并非按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如圖1-0-6所示。

圖1-0-6

不過,如果大家考慮一下各任務的影響程度,便可看出它從上到下是按“大→小”的順序排列的,如圖1-0-7所示。

圖1-0-7

任務影響程度的大小取決于相關成員的人數,如果從相關人員所占空間的角度來看,該圖就是按“包含關系×時間軸”的順序排列的。

● 包括箭號圖形的“大項目”“小項目”型

在國家或民間研究機構所制作的項目資料中,常出現如圖1-0-8所示的以“箭號→大項目→小項目”標示的圖表。

圖1-0-8

一般情況下,看以這種形式表述的文件,大家會有一種抓住了主線的感覺,并覺得它能按計劃推進。

這是最易呈現整體和細節的表達形式。如果能通過這種方式將信息表示出來,之后的探討將十分順利,并可能得到好結果。

這樣的資料也是根據“系統×時間軸”來整理的,你仔細觀察各元素,會發現:

箭號:社會、環境、時期等屬于大空間范圍的內容;

大項目:重點內容;

小項目:與小空間相關的瑣碎內容。

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正是以“包含關系×時間軸”的九宮格思維來整理的。

● 時空畫布

最后我要舉的例子是“T&S Canvas”(時空畫布),這是暢銷書《一天只工作3小時,平靜生活的思考法》的作者山口揚平先生提出的理論。

“T&S”是“time-space”的縮寫,其概念與“時間-空間思考法”如出一轍。

同樣地,按上位概念在上、下位概念在下的順序排列,且在時間軸上把代表過去的“原因”列在左邊,將時間順序在后的“結果”列在右邊,這種方式的原理與九宮格思維也相同。

圖1-0-9

綜上所述,整體及細節都很容易理解的資料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采用了“空間軸×時間軸”的形式。

圖1-0-10

根據山口揚平的《一天只工作3小時,平靜生活的思考法》制作而成

圖1-0-11 以英語學習為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拉萨市| 浏阳市| 云阳县| 泰安市| 海门市| 栖霞市| 资讯 | 湖南省| 万荣县| 枝江市| 犍为县| 中山市| 武宁县| 柳江县| 河南省| 利川市| 东阳市| 宝坻区| 乐东| 谢通门县| 庆城县| 桂东县| 益阳市| 都昌县| 斗六市| 奇台县| 南江县| 柳林县| 比如县| 承德县| 贺州市| 盘山县| 游戏| 建德市| 西乡县| 丹阳市| 三原县| 本溪| 诸暨市|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