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選擇的路,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01
參加工作的前兩年里,我一直在糾結要不要辭職。那兩年里,我過得并不開心,崩潰到每一分鐘都想逃離。尤其是在被醫生診斷為中度抑郁的那一刻,我嚴重懷疑自己最初的決定是錯誤的。
當初,我放棄了自己摸索多年的會計工作,轉行到從零開始的教育行業。同一年內,我考上了兩個城市的正式教師,面臨二選一的局面。我僅僅對比了距離,就選擇了離家相對較近的A市。
剛去的第一個月,我就后悔了,對周圍的一切各種不滿意。我在心里不斷對比:要是去B市,肯定就不一樣了,肯定各個方面比這里都好。
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每當我遇到困難時就開始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尤其是當我看到一起考去B市的小伙伴在朋友圈里秀工作環境時,我就更后悔了。
后來,我和閨密阿瓊聊起這個問題,她說:“沒有一種選擇是完美的,你選擇了A市,后悔沒選B市。但你就那么肯定,如果你當初選擇了B市現在就不會后悔了嗎?”
的確,答案可能還是會后悔。我一直在糾結的,是對現狀的不滿意;我一直感到遺憾的,也是已經做出的選擇。說實話,即使再讓我回到最初,我也不一定會選擇B市。
因為在當初的那個時間節點上,我并沒有經歷后來發生的一切,也不知道這個選擇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影響。能夠促使我做決定的,還是最初的因素——距離。所以,無論怎么選,我都會有遺憾。
于是,我試著接納自己選擇的生活,結果反而活得更加輕松自在。如今,已是我工作的第六個年頭,我早已不再遺憾自己當初的選擇。人生總會有遺憾,接納比糾結更重要。
02
發小瑩瑩,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時在老家找了一份工作,還算穩定。一次聊天中她說,她的同學們幾乎都在南方大城市工作,工資是她的好幾倍,工作環境也比老家好,并且還能開闊自己的眼界,她特別想去,但又害怕去了會后悔。
就這樣,她糾結了近一年時間。第二年,她才下定決心辭掉老家的工作,去了南方。可沒去多久,她又開始后悔自己的選擇:雖然工資是高了,但壓力也隨之升高了;工作環境是好了點,可上班路上耽誤的時間也多了。這一切并沒有她想象中那么好,其實仔細想想,在老家安安穩穩也挺好。
最后,她又辭了南方的工作,回到老家找了一份文員工作,雖然也有遺憾,但至少離家近,方便了很多。她說,那次折騰讓她明白了:每一種選擇,都會有遺憾,與其沉浸在遺憾里,不如走好自己選的路。
所有的選擇都存在未知的風險,在沒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任何選擇都是盲目的。有誰能預測未來,知道哪一條路就是光明大道呢?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水深水淺只有走過才知道。
選擇一條路,往往就意味著與另一條路失之交臂,有遺憾很正常。選擇了好的工作條件,就要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生存壓力;選擇了穩定安逸,就要面對也許平淡無奇的一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選擇與放棄之間,總會有遺憾。
03
人這一生,其實面臨著很多選擇,大到人生規劃,小到日常生活,都不會盡善盡美。我們的每一個選擇,無論后來結果怎樣,至少在我們選擇的那一刻一定是符合我們當時的需求的,即使是被迫做出的選擇,也是對比之后的最優選擇。
若選擇之后,這山望著那山高,始終不滿意自己的選擇,一直惦記著其他選擇,只會讓自己迷失在選擇之中,錯過今后更多的選擇。
生活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充斥著難以選擇的選擇題。但其實,選擇無關對錯,也無關好壞,既然選擇了一條路,就努力走好這條路。
我看過這樣一段話:“生命怎么活都會有遺憾,關鍵在于你怎么去領悟,有時給這個遺憾的部分更崇高的向往,然后尊重、包容它,反而會把這個遺憾的部分變成一種生命力的圓滿。”
所以,有遺憾不可怕,可怕的是把遺憾一直當遺憾。其實,我們不必羨慕任何人的選擇,能把自己選擇的路走好,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