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個快樂而簡單的人(2024版)
最新章節
- 第38章 決定你一生的,是趨勢判斷力
- 第37章 人生破局:看見看不見,知道不知道
- 第36章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 第35章 人和人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 第34章 財富與人性的認知層級
- 第33章 跳出認知的坑,成為快樂的蠢貨
第1章 《你唯一有把握的,是成長》:有時候,誰也幫不了你
01
有個窮人,找到一位財經分析師,說:我受夠了,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我要成為有錢人,我要讓所有人都高看我一眼。
分析師:好,我愿意幫助你。
窮人:我不想改變我自己,我就是我。請告訴我,在這種情況下,我如何能在一年內賺到100萬?
分析師:容易,太容易了。你只要往銀行里存4000萬,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輕松拿到100萬的利息。
窮人:我沒有4000萬。
分析師:這更容易,你只要往銀行里存30個億,不需要做任何事,一年下來,利息就是4000萬。
窮人:你……我……你玩我!
分析師:不是我玩你,是你自己玩你自己。窮人和富人,其實是一樣的,都有著4000萬的能力資源,都能夠賺到100萬,但是有些人,因為成長過程中的認知殘缺,把自己的能力抑制了。
你不肯打開你自己,不肯釋放出你的能力,就無法改變你不喜歡的命運!
別固執,放開自己吧。
02
講上面這個段子,是因為最近聽說了一個很讓人開心的故事。
有個年輕人,過得很悲慘。直到有一天,這年輕人勇敢地面對世界,打開自我,他的悲慘才告一段落。
這個年輕人,剛剛26歲。
他是個超生的孩子,當時家里已經有個孩子,但爹媽還是勇敢地把他生出來,為了逃避罰款,就把他送到了大城市的姑媽家。
姑媽家的生活水平很高,他啃著豬蹄成長,走在小朋友們中間,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優越感。
只是幸福的日子太短暫。7歲時,他被送回家,看到的是一片雞飛狗跳:母親坐在沙發上哭,父親蹲在一邊哄,一片愁云慘霧。他的心,迅速沉了下去。
爹媽下崗了。從此沒有豬蹄啃,也沒有新衣服穿。
03
年輕人說,貧窮的生活帶給他極度的自卑心理。
去親戚家,看著一柜子一柜子的書,他好羨慕。想多讀一會兒,可是親戚不愿意借,自己更不敢開口。
最讓他自卑的,是身邊有好些漂亮的小妹妹喜歡他,叫他哥哥,可是他只能咬著牙,默默走開——沒有錢,買不起小妹妹愛吃的糖葫蘆!
走投無路的父母練了個小燒餅攤——孩子的心里,是痛苦屈辱的。他也聽人說勞動者最光榮,聽人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他就是光榮不起來,淪落至社會底層的父母讓他生出無力承受的羞恥感。
父母每天凌晨起床,深夜方歸。如此辛苦并沒有喚醒他的心,而是讓他備受煎熬。他怕同學們知道,怕人家嘲笑。別人的父母或有錢,或有權,而自己的背景卻如此可憐。
但同學們還是發現了,就問他:附近有個燒餅攤,是你家開的吧?
不是!他高冷地否認。
04
初中時,他開始對班里的漂亮女生產生了朦朧的愛慕之情。可是他不敢吭聲,因為太自卑。
耳聽著家境富裕的男生與自己暗戀的女生說說笑笑,躲在一邊的他心如刀割。
中考時發揮不理想,差了9分——只需要家里拿出兩萬元,他就可以讀最好的高中。
父親和母親當場號啕大哭——拿不出兩萬元。
要不去找親戚借吧。有錢的親戚們微笑著,搖搖頭,擺擺手,有錢也不借——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他曾經那么怨恨:你們那么有錢,借我們一點,又如何?
等他長大自立了,才明白過來,人家自己的錢,想借就借你,借你是情義;不想借就不借,不借是本分。你沒資格怨恨別人。
但當時的他,心里充滿怨與恨,以及更深切的屈辱感。
05
高中時,他喜歡上一個女孩,想一輩子和她在一起,就省吃儉用,為女孩準備禮物。可是他每天的早餐錢只有一塊五,連續省幾天,也不過請人家吃個茶葉蛋。當競爭對手捧著大大的泰迪熊送給女孩時,他本能地退縮了。
絕望,崩潰。測試考試時,全年級800名學生,他考了750名。
幸好老師沒有放棄他,于是他咬牙努力,后來居上,從750名追到600名,從600名追到300名,終成為年級第30名。
最終,他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
希望的灰燼重新燃燒。但當他走入校門后,才知道更可怕的打擊正在前面等待著他。
06
長時間的自苦自卑使他形成了退縮恐懼的性格。他不敢在生人面前說話,最害怕的是自我介紹。他也知道大學階段是改變命運的關鍵時期,就強迫自己報名參加社團,參加學生會,還去兼職。
結果統統都被拒絕!
就這樣沉寂到了大二。老師鼓勵同學們勇敢地表達自己,并讓他上臺演講。當時他嚇慘了,拼命掙扎對抗,最終還是兩腿綿軟地被拖上去。那是他生平頭一遭對人講話,開始時嚇得語無倫次,但慢慢地,就感覺自己放開了。他只知道自己當時越說越離譜,但究竟說了些什么,根本記不起來。
從此他陷入亢奮,認為自己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然后是更大的自卑感來襲,讓他陷入更沉默、更恐懼的心態中。
大三時,他遇到了喜歡的女生,對方的家境比他好,但女孩不嫌棄他。
畢業后,兩人盟誓:山無陵,江水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兩人也要不離不棄,一起考研究生。
然后,他就背棄了誓言。家里出事了,需要錢,他必須立即找工作,賺錢幫助家里。
工作之后,眼看著漸行漸遠的女友,他又后悔了。這么好的姑娘,怎么可以任她離去?索性放棄不錯的工作,繼續考研究生吧。
人生一下子倒退了5年。他放棄了一份極有前程的工作,就算考上研究生,也未必能夠再獲得這樣的好機會。更糟的是,他還沒考上。
就這樣一番瞎折騰,他淪落到了最不堪的地步。女友離開,父親病重,自己飯也沒的吃,買份炒餅還要賒賬。
最終總算是考上研究生了,但人生好像也沒什么希望了。從此自暴自棄,躲在寢室里打游戲、看美劇。
07
就這樣一天天沉淪,坐視生活如無底之淵,漸漸吞沒他。
當所有希望徹底喪失時,他忽然坐起來,對自己說:反正已經死定了,要不咱們再搶救一下?
如何搶救呢?
反思自己一步步退縮,從擁有整個世界到退縮進斗室,就是因為自己心里充滿了恐懼,不敢見人,不敢和人說話。但大二時自己也曾登臺演講,感覺自己并非無可救藥。
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先行克服內心的恐懼,克服自卑意識。必須要打開心房,釋放自己。
于是他強迫自己走出門,去找兼職。第一次找了家哈根達斯冰激凌店,但人家說:你見人不敢說話,只能去后臺工作。
不去后臺,非得跟人打交道不可。
又換了家手機店。這家手機店的人腦殼進水,安排他在門口喊“歡迎光臨”。可是他喊不出來,不敢喊。
但最終,他硬著頭皮喊出第一聲。然后是第二聲,然后越來越自如,越來越流利。然后是兩個月后,他以兼職身份,拿下公司全北京10家門店的銷售冠軍。
他真的把自己搶救回來了。不過是破釜沉舟,向自己那不堪的性格發起挑戰!
打開了憋屈的心,他的世界豁然開朗,從此他不再卑微,不再恐懼,雄心勃勃的,想要干番事業。
干點什么呢?
真要說到本事,自己好像就是個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貨。清點自己26年的人生路,打幼年時起,滿腦子想的就是追女生,這輩子好像并不關心別的,就愛這一口。
要不,咱就干這個得了?他真的干起了這個,年入百萬。
08
這里說的這個年輕人,是“壞男孩”系列微信公眾號的創建者——Teddy曉。
他創建公司,專門幫助那些缺乏勇氣的男孩子鼓起勇氣,向喜歡的女孩大聲地喊出來:你過來,我有個戀愛想跟你談一下。他成了一個對人有價值的人,也成就了自己。
他人生的前半段平淡無奇,不過是從野心勃勃到沉淪靜寂的全過程。
許多人就是這樣,成長時的認知殘缺導致了性格上的障礙,此后這障礙如同陷阱,讓整個人生慢慢地沉入其中,再也爬不出來。
不敢正視自我,逃避自我。怨親戚無情,怨情人無義,怨社會冷漠,怨人生坎坷。一邊嘟囔著一邊后退,最終退無可退,把自己的人生活活憋死。
佛陀說:回頭是岸。改變自我,不過是一瞬間的事,就是立即行動,挑戰自我人格上的殘缺。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你人生的希望就在燈火闌珊處。正如你在Teddy曉身上所看到的,那一瞬間的決絕使他迎來了人生的巨大轉機。
Teddy曉所走過的路,其實也是所有成功者的歷程。沒有誰一落地啼哭就是天然的成功者,每個人的成長都積累了無數的錯誤,都是向自我殘缺發起挑戰。重新改寫記憶,形成新的認知,才能夠喚醒自我,迎來生命轉機。
09
你記得什么,你未來就擁有什么。
如果你的記憶中只有自卑自苦,只有自怨自艾,那你的前行之路必然愁云慘霧,暗黑無光。必須要做點什么,挑戰自己,讓自己的認知中多點新奇刺激的東西,你才能走出卑微的心理舒適區。
當你心智蜷縮,如寄居蟹般躲入狹小的心理舒適區時,就會軟弱無力,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時候你會感受到世態炎涼,感受到人情冷漠。可實際上沒人幫得了你,全世界都幫不了一個躲進自己心里的人,除非你自己走出來。
走出來吧!無論我們走出多遠,仍然是在自己心里,不過是彼此的心理舒適區,大小有差別而已。所謂自卑,所謂可憐,都是些偏執的妄念。只是因為人類的思維充斥著過量的嘈雜信息,我們迷失在不準確的記憶中,因而生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削弱了我們自身的能力,讓我們日益不堪。救贖來自內心深處那一聲微弱的呼喚:不甘心!所有成就事業的人,都是不甘心于命運的擺布,不甘心于永世的沉淪。
任何時候,當我們鼓起勇氣,不再哭啼不止,而是站起來,轉過身,向心理舒適區外邊看過去,就會看到彩霞滿天,花草絢麗;看到希望如火,熊熊燃燒懸垂于天邊。走過去,那才是真正的自己,才是你生命的輝煌與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