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拜占庭文學史

第二節 拜占庭文學的語言與審美

一、拜占庭文學語言的繁復與變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學的工具,自然是語言文字,口頭則為語言,書面則為文字。口頭文學,在現代印刷術普及之前,非常發達,古希臘之詩人,若不能于大庭廣眾之中,聲若洪鐘,朗誦歌唱自己的作品,則何以為詩人?羅馬帝國,政治斗爭需要力陳己見,駁倒對手,演講術為一切社會活動家所必備,故西塞羅名垂至今。拜占庭帝國雖然自君士坦丁大帝起,大權獨攬,但祈禱上帝,對眾布道,教派之爭,亦少不了“君子動口”,所以,口頭文學亦形式多樣,尤以演說(?ητορε?α;oratoria)特別發達。而其時之紙張書寫乃至印刷,非古代所可同日而語,故書面文字之應用,也較普及。故拜占庭文學之工具,口頭言語與書面語言雙美兼擅。

但人類語言從來就是巴別塔現象(Ο π?ργο? τη? Βαβ?λ;the Tower of Babel)。拜占庭帝國疆域曾經把這宗教傳說中的巴別塔地區(據說離巴比倫不遠)也囊括在內,語言的巴別塔現象就更自然了。而在拜占庭這些各式各樣的語言中,早期主要有五種:拉丁語、希臘語、古敘利亞語(Syriac)、埃及科普特語(Egyptian Coptic),以及埃塞俄比亞語(Ethiopic)。拉丁語是從羅馬帝國繼承來的,但拜占庭帝國的居民屬于拉丁語族的很少。所以,沒過多長的歷史時間,拉丁語除了官方公文和少數上層人物使用以外,就逐漸被廢棄了。大約在6世紀,拉丁語在拜占庭便宣告作古。希臘語是拜占庭帝國居民主體(希臘語諸族)用語,當然在社會用語中逐步取得了統治地位。但在文學中應用的希臘語,則情形比較復雜。前面說過,古希臘文學對拜占庭文學影響至巨的,是仿古風格,尤其是模仿古典時期的希臘文學。所以,拜占庭文學使用的希臘語,并非完全是當時流行的“中世紀希臘語”,也不是《新約》中使用的亞歷山大地區的“闊伊奈方言”(? κοιν? δι?λεκτο?),而更多的是模仿古典時期以及希臘化時期希臘文學的書面語,甚至還有作家不畏高古,模仿荷馬史詩的語言。這樣,拜占庭文學使用的希臘語,便形成一種特殊的“雙層語言”,即同一種語言中,社會地位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了同一種語言的不同形式。而這不同的高低雅俗的語言形式,隨著歷史的變動,又有不同的命運。7世紀以前,“高雅的”希臘語真是高高在上。但隨著伊斯蘭興起,拜占庭帝國大片領土被侵蝕乃至被占領,“高雅的”希臘語也一度式微。9世紀以后,隨著帝國的復興,它又復活了。尤其在13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不去征伐他們所謂的“邪教徒”,反倒把同信仰的君士坦丁堡占了,激起拜占庭人上下一致的同仇敵愾。他們更以古奧“高雅的”希臘語表現對拉丁語族的蔑視。同時,各種方言的希臘語也活躍起來,逐漸構成后來的現代希臘語的基礎。所以,拜占庭文學的希臘語頗有點兒像中國宋元以后的文學語言,文言與古白話并行不悖,各為其特殊的對象服務。

至于敘利亞語、北非地區的埃及科普特語,以及埃塞俄比亞語,在7世紀以前,也是拜占庭文學語言的重要成員,并且產生了不少重要的文學作品。但是,隨著這些地區在7世紀被伊斯蘭勢力征服,不再屬于拜占庭帝國,這些語言也就脫離了拜占庭文學。

因此,可以說,7世紀以前的拜占庭文學語言,真是豐富多彩的巴別塔語言。7世紀以后,則是希臘語的獨家天下,雖然希臘語本身還有種種變化和分歧。正因為如此,有的文學史家把拜占庭文學置于希臘文學的長河之中,把它作為希臘文學的一個階段加以考察。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安市| 和平区| 扎兰屯市| 邢台市| 丰顺县| 武安市| 盘山县| 突泉县| 枣庄市| 临清市| 恩施市| 辰溪县| 德钦县| 左贡县| 叙永县| 赤壁市| 炎陵县| 通河县| 平山县| 西吉县| 罗城| 丽江市| 洪洞县| 中卫市| 孟州市| 岱山县| 石城县| 周至县| 宁阳县| 牙克石市| 恩施市| 昭通市| 石林| 平顶山市| 法库县| 屏边| 定远县| 禹州市| 巴塘县| 彰化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