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有害菌,“害”在哪里?皮膚粗糙、體臭,乃至癌癥,都和它們有關
我們再來看看腸道有害菌,說它們有害,到底“害”在哪里呢?您知道它們對我們的身體都做了哪些壞事嗎?
首先,腸道有害菌的代表是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這兩種有害菌都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腹瀉、嘔吐等嚴重癥狀,給人體帶來極大的危害。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腸道有害菌能夠釋放硫化氫、吲哚等有惡臭氣味的腐敗氣體。這些有害菌的肆虐,和我們不良的飲食習慣存在很大關系。
我們攝入的食物,基本上會在小腸中完成吸收,但如果吃的食物太多,或者吃了經過加工的食物,導致蛋白質不容易分解,那么,本應在小腸中被分解、吸收的蛋白質就會以食物殘渣的形式進入大腸,成為有害菌的“飼料”。
當下流行的斷糖減肥法認為,吃肉不會發胖,所以很多用這種方法減肥的朋友會攝入過多的肉類。尤其是喜歡吃香腸、培根等加工肉類食品和喜歡油炸肉類食品的朋友,一定要重視起來,這些食物中難以被小腸分解、吸收的蛋白質進入大腸后,將會導致有害菌的增殖。
進入大腸的肉類殘渣中所含的蛋白質是有害菌非常喜歡的食物。有害菌吃下這些蛋白質后,就會在大腸內釋放腐敗氣體。
這些腐敗氣體正是屁、大便很臭,以及產生體臭的原因。
如果您認為這些腐敗氣體的危害僅限于產生臭味,那就想得簡單了。
沒有排出體外的腐敗氣體,會被大腸吸收并進入血液,到達皮膚,導致皮膚粗糙。有便秘癥狀的朋友,每次大便之后,廁所里的氣味都很“上頭”,而且他們的皮膚也多多少少有些問題,這就是腸道有害菌吃了太多蛋白質造成的惡果。
很多朋友誤以為屁和大便就應該很臭,其實并非如此。腸道健康的話,屁和大便不會很臭。如果您因為自己的屁或大便的氣味感到難堪,說明腸道內的有害菌已經很多了。
也有朋友認為,屁和大便很臭、皮膚粗糙,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問題,這種想法也有點單純了。
腸道有害菌不僅會釋放腐敗氣體,還會產生導致癌癥的毒素。
現在的醫學科研成果已經逐漸證明,腸道有害菌釋放的毒素極有可能是導致大腸癌的元兇(見第23頁)。
還有醫學論文宣布,不僅腸道有害菌是導致大腸癌的元兇,就連一些中性菌也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實際上,有些腸道細菌是戴著中性菌面具的有害菌(見第28頁)。
一部分有害菌和一部分中性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些細菌數量過多的話,自然會導致腸道菌群失去平衡。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腸道有害菌釋放的毒素過多,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如果我們置之不理,可能發展成威脅生命的重癥。醫學家已經判明,導致大腸癌的直接原因是腸道慢性炎癥,而這種慢性炎癥正是腸道有害菌作惡的結果。
如果您經常便秘的話,腸道內的有害菌就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久而久之在腸道內越積越多。而這些有害菌不停地釋放腐敗氣體、制造毒素,結果進一步導致有害菌增殖,于是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所以,為了防止腸道有害菌的比例超過上限,同時也為了防止有害菌充滿活力,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地讓有益菌增殖,制造出更多的短鏈脂肪酸。

毒素通過血管被輸送到全身,引發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