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番外的說明:
既然是以醫學為主題的一本小說,自然要把男主自己的醫館里面的日常診療寫一寫。
為什么叫率章堂呢,率章這個名字,取自《詩經·大雅·嘉樂》中:“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意思是說,不忘記自己的職責,按照原有的規矩辦事。
可能有墨守成規的意思,但是我更想表達傳承古人,學習古人的精神,仲景說: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就是這樣的道理。
諸位讀者,可以把這一卷的內容當做番外劇情來看,我會在這里記錄一些平時遇見的比較有趣,或者比較實用的典例。
鄙人水平有限,諸位同仁、中醫愛好者,此卷僅供參考。
在此感謝閱讀。下面是正文
——————————————————————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毋分貴賤,一視同仁;
良方臻藥,精益求精
敏而好學,博極醫源”
朱有爝和于冕這一大一小跪在蒲團上,對著一方香案行三叩九拜的大禮,蕭姚坐在香案左側的太師椅上。
每叩一遍首,就需念誦一遍蕭姚定下的門規。
叩拜禮結束后,兩人就要開始敬茶了。
“學生朱有爝!”
“學生于冕!”
兩人躬身敬茶,蕭姚依次喝下,只見兩人又異口同聲的說道:
“千年古路鑄輝煌,幾度繁華已逝蹤。今我拜師求真諦,大道昭彰又天道!”
兩個徒弟,一個是忠臣之后,一個是貴胄之家,蕭姚卻絲毫沒有奴顏婢膝。
他拿起一旁方桌上早就準備好的幾本冊子走到跪著的兩人面前。
他先拿出兩本款式相似的,交到于冕手中:
“于冕,你初習醫道,應以夯實基礎為主,為師授予你《素問》和《靈樞經》,你須用心研讀。”
于冕鞠躬道:“徒兒謝過恩師!”
蕭姚點了點頭,又拿出另一冊非常薄的書,交予朱有爝,朱有爝眼見自己的書比于冕的那本薄了不知多少,有些詫異。
蕭姚也不理他,只是道:
“這本書,乃是我門秘傳的上半本,名曰《經筋精要》,令尊乃本草大家,在這方面我就不班門弄斧了。這冊書,乃是對《靈樞·經筋》篇的進一步詮釋,你用心感悟,若有朝一日我再收你為嫡傳弟子,我會傳你下半本。”
蕭姚說到這,心中有些惴惴不安,這朱有爝萬一要是個楊康咋辦,為了本《武穆遺書》在他結義大哥郭靖背后捅刀子……
那朱有爝神色恭敬,磕頭便拜道:
“徒弟叩謝恩師。”
“好了!不啰嗦了,開館!接診!”
塵封已久的周王府此刻重添人氣,率章堂正式開館接診!
——————
“蕭侍郎在嗎?”率章堂開館第一天,人還不甚多,蕭姚剛把大堂的桌子擦了一遍,就聽見一道聲音。
門口進來一人,大口闊面,身形看起來倒是壯實。
只是這臉色不很好,暗淡無華,硬要說,有點像被煙熗過然后洗臉沒洗干凈的樣子。
蕭姚做了個請的手勢,那人便坐在邊上,蕭姚說道:“我就是,叫我蕭郎中就好,不在朝中,鄙人不過是小小一大夫而已。”
蕭姚取出處方箋,提筆開始記錄,他問道:“如何稱呼?年齡幾何,何方人士?”
那人頗具江湖氣,抱拳道:“在下馬順,登州人氏,今年二十有三了。”
蕭姚總覺得這名字在哪里聽過,他閉上眼,細細地回憶著,頃刻之后,他睜眼,正色道:
“錦衣衛都指揮使馬元是你什么人?”
那人見蕭姚認出了自己,倒也不驚訝,回道:
“正是家兄!”
老熟人啊,那就好辦了!
馬順說道:“今日來,一是感謝鬼手先生為我倆的母親診病。二來是在下身體抱恙,想請先生看上一看。”
“好說好說,馬老弟所為何病至此。”
馬順若有所思,似是在整理思路,稍傾,他說道:
“自去年冬天開始,我就頻繁的腹瀉,一日可有數次,白天困倦,疲憊不堪,身子的精力每況愈下。”
蕭姚沒動筆,而是問道:
“你一日多次腹瀉,可有什么征兆?”
“有!”馬順說道,“清晨要如廁一次,姑且不算,每每餐后,就必定要去一趟,真是不勝其煩!”
蕭姚這才在處方簽的表頭上寫道:
【飱泄】
“之前也找了不少郎中,藥也是沒少吃,吃藥頭一天大約有一點效果,再之后,就恢復原形了!”說到這,馬順語氣有點惱。
“來,瞧瞧舌頭。”
【淡白,胖大,齒痕】
馬順收回舌頭,扭扭捏捏的說道:“對了,鬼手先生,還有個事兒,就是這幾天,我和我那渾家……嗯,就是辦那事的時候,草草了事。”
嘿,又來一個早泄的。蕭姚心道,不過這個和朱瞻基那個完全不同。
朱瞻基那是【先天稟賦不足】,而這馬順,則是【中氣下陷】。
大凡久瀉久痢的患者,長時間的腹瀉,大傷其中氣,氣不攝精,所以常常會伴隨早泄遺精的情況。
蕭姚再為其請脈:
【左脈沉,右脈伏】
所謂伏脈,就是比沉脈更加深入的一種脈象,典籍云:推筋著骨可得。
其意義表示,病位極深,或者病程日久,已經傷及臟腑之氣。
“冬天手腳涼嗎?”
馬順就跟找到了知音一樣,爽快的回復道:“涼!自從得了這個毛病,別說冬天,就是春夏的季節,下個雨,這手腳都是冰涼冰涼的!”
在蕭姚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診療體系,總結起來就四個字。
【氣血陰陽】
展開來說,就是——氣血為體,陰陽為用。
通過馬順的診斷信息,他辨其病位在脾,病體為氣,病理為陽虛。
蕭姚治病,向來是從病因入手,有些中醫大夫見瀉止瀉,見痛止痛,則失去的中醫真正的靈魂,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西醫有何區別?!
他胸有成竹,在處方箋上寫下為馬順開局的處方:
【小建中湯合理中湯:
桂枝三錢;芍藥六錢;炙甘草二錢;大棗十二枚;
生姜三錢;膠飴三錢;人參一錢;麩炒白術三錢;
三劑水煎,餐前服用】
于冕這會就站在邊上,待蕭姚寫好后,就立馬拿過去,然后抄起方子來。
蕭姚瞥了一眼,就再也不想看了。
這小孩的字都比他的好看……
于冕抄好方子后,就給站在藥柜前的朱有爝送去。
蕭姚朗聲說道:
“唱方!”
朱有爝便對著手里那張方子,開始抓藥,他每抓一味藥,就高聲念一句:
“小建中湯合理中湯,桂枝……”
諸位可能不理解為何要麻煩的多這么一道工序。
這是為了保證調劑藥材的師父再和醫者確認一遍,減少出錯!
馬順帶著包好的飲片,向蕭姚道謝后便離去了,臨走前,蕭姚囑咐道:
“回家記得關注你的排便情況,下次就診需要反饋。”
“得嘞,蕭先生,您費心!”
——————
這種病歷式的寫法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我想通過這種方式,給中醫愛好者科普一些中醫治病的流程之類,大家有什么意見可以在評論區回復,或者加群聊。
正文的劇情同步進行,不會耽誤的!
群號在聲明里……
——————
把番外放到第二卷里了,這章不算今天的字數,稍后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