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李世民:承乾繼位,能容得下功高震主的弟弟嗎
- 大唐:國庫老鼠含淚走,我的私庫堆不下
- 瓜州有點甜
- 2188字
- 2025-08-30 14:19:51
珍寶閣作為長安城首屈一指的奢侈品商鋪,其內部專為成衣開辟的區域也是琳瑯滿目。
無論是羊毛、絲綢還是棉布制品,皆是精品。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一款呢子大衣。
此種面料為燕王府作坊獨家秘制,且向來只出售成衣,布料概不外流。
近來,鋪子里最暢銷的便是改良過的新式棉布女裝與剪裁合體的呢子大衣。
無論黑、綠、紅等顏色,幾乎一上架便被搶購一空。
“娘娘,您真是神了。”珍寶閣里,一名小伙計滿眼崇拜地望著香兒,“我們不過是按您的吩咐,將幾件大衣贈予了相熟的貴客,沒想到竟引得滿城貴婦都為之傾倒。”
“這便要看贈予何人了。”
香兒今日心情甚佳,不吝指點道,“譬如雨雨姑娘,她本就是我們閣里的貴客。這衣裳由她穿上身,用王爺的說法,便是為我們做了活招牌。一件大衣售價五枚銀幣,送出去固然心疼,但它能換回的,又何止五百銀幣。”
她話鋒一轉,繼續道:“當然,還有另一層緣由。那新式棉布女裝雖好看,卻過于新潮,許多高門貴女一時還難以接受。就連王妃娘娘,若非王爺再三要求,也只敢在私下里悄悄穿給他一人看。”
“但這呢子大衣便不同了,即便內里穿著尋常襦裙,只需往外一套,腰帶一束,風情便出來了。若是再配上我們新到的鱷魚皮或鯨魚皮短靴,那通身的氣派更是截然不同。”
為了讓客人們直觀地感受到大衣的魅力,成衣區的女伙計們都統一換上了特制的大衣,成為最吸引眼球的風景。
“眼下天氣漸寒,我看這大衣的銷路只會愈發火爆。聽說如今長安的貴婦們都愛上了直接在外買成衣,東西兩市也冒出了不少鋪子呢。”
“此乃好事。我們只做最頂尖的貨品,別的機會,留給他人也無妨。按王爺的說法,我們吃肉,總得給別人留些湯喝。”
香兒的語氣中透著十足的自信,對珍寶閣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
宣政殿內,李世民疲憊地看著御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
正如他所料,李想弄出的新式服飾,在朝中激起了軒然大波。
以孔穎達為首的一派老臣,接二連三地上書,言辭激烈地彈劾李想,并奏請朝廷下令禁絕此類服裝。
這些奏折,暫時都被李世民留中不發。
“張阿難,此事你怎么看?”
李想給大唐帶來的沖擊越來越大,有時連李世民自己都感到難以把握。
“陛下,旁的事奴婢不敢妄言。但那新式軍裝在皇家軍校推行后,確實廣受贊譽。尤其是在野外求生、越野奔襲等操練中,其便利性是傳統服飾無法比擬的。”
張阿難躬身道,“不過,祖宗的傳統也非同小可,朝中為此有所爭論,由他們去爭論一番,或許也并非壞事。”
張阿難一反常態,將眾人的真實想法和盤托出。
的確,面對新潮的服飾,許多人心里都存著一份糾結。
若說它不好,為何已有人欣然上身?
可若說它好,其形制又與人們世代相傳的觀念大相徑庭。
尤其是燕王在軍校推行的新式軍裝,朝中諸多將領都密切留意著,對其利弊得失,大家心里都有一本明賬。
“你所言不差,朝堂之上若是風平浪靜,那反倒是天下奇聞。只是朕有些想不通,那個楊本滿,這次竟沒有上書彈劾想兒。”
“長安第一諫”楊本滿的名頭,在京城里可謂是無人不曉,李世民也正是因此才對這個人物印象深刻。
為此,他還特意讓張阿難去調查過此人的底細。
可今天,他翻遍了案上所有彈劾的奏疏,唯獨不見楊本滿的名字。
這真是怪事一樁。
如此絕佳的由頭,楊本滿居然能按捺得住。
“陛下,楊御史如今在御史臺里可是數一數二的富戶。當年他隨燕王殿下擴建茶坊,這幾年家財滾滾而來。說句實在話,楊家的茶業如今在大唐已是第二把交椅,每年帶給楊御史的進項,怕是不下五萬貫。”
張阿難對楊本滿并無偏見,只是就事論事,將自己所知的情況稟報上去。
“張阿難,依你之見,這長安城里,像楊本滿這般的人,是否還有許多?”
李世民面露沉吟之色,這神情讓張阿難不敢輕易接話。
他聽得出來,天子此問,絕非字面上的意思。
儲君與魏王之間的明爭暗斗,已到了愈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些事,李世民并非一無所知。
但他自負能掌控全局,故而一直未曾下重手干預。
這也正是后人評說他時,常言其為千古一帝,卻非慈愛之父的緣由。
“陛下,鹽鐵茶三事,茶在草原的分量,如今已能與鹽鐵比肩。楊御史家有廣袤茶園,乘此東風大發其財也是自然。其余人家,但凡跟對了門路,獲利亦是頗豐。”
張阿難斟酌再三,還是硬著頭皮回答了李世民的問話。
“想兒為了削弱世家門閥,下了不少苦功,也因此得罪了許多人;可反過來看,長安城里靠著他發家致富的勛貴,同樣不在少數。你說,將來太子繼位,能容得下他這位功高蓋主的弟弟嗎?”
李世民這番話,張阿難是萬萬不敢再接了。
這已不是尋常對話,而是君王的心事。
放眼滿朝文武,即便是房玄齡在此,恐怕也不敢對這個問題妄加揣測。
陛下此問,究竟是何用意?
字字句句,都透著一股讓人心頭發顫的寒意。
“多留神東宮的舉動。前不久朕剛下令處置了那個優伶,保不準青雀又要弄出什么事端來。”
李世民靠在御座上,神色明暗不定,無人能猜透他心中所想。
天子之心,猶如深海之淵,深不可測。
……
盡管絕大多數人仍舊身著傳統服飾,但長安街頭巷尾涌現的嶄新衣著風格,已從最初的驚世駭俗,漸漸變為人們司空見慣的點綴。
“唐大人,屬下在豫章時,總覺得那里已是天下頂好的繁華地,今日一見長安,才知是井底之蛙了。”
徐文強跟在唐同人身后,目光被眼前川流不息的人潮所震撼,“這人流量,怕是豫章的十倍也不止。”
唐同人在豫章郡歷練兩年,政績斐然,加之其父唐儉的聲望,回京便被破格提拔為司農少卿,前途一片光明。
徐文強正是他在豫章發掘的奇才,此人原是縣中一名不良人,唐同人此行特意將他帶來,欲引薦給燕王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