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會還的,會還的!
- 穿越紅樓,我怎么也有通靈寶玉!
- 赤色小三金
- 2348字
- 2024-06-08 23:55:00
賈玨帶著一行人跟著吳知府,穿過幾扇小門,來到了一個大門前。
上寫著兵器司重地,閑者禁入。
“咯吱”一聲,布滿灰塵的大門被打開,吳知府從袖中抽出一塊繡帕,抹去了手上灰塵。
一眼看去,刀、槍、劍、戟、斧、鉞、鉤,長鞭,讓人眼花繚亂,連吳知府都感嘆了一聲。
賈玨覺得有些不對勁,想象中的兵器司里面擺放的應該是標準、成建置的統(tǒng)一軍備。
面前一排排的刀槍鼓錘,鞭子,東西雖多,卻很雜亂。
這是兵器司嗎,怎么更像是展覽庫?
吳知府解釋道:“應天府衙的兵器司自然不如金陵守備軍械庫的,已經(jīng)幾年沒有補充了。”
“至于面前這些,江湖之人常以武亂禁,多是近年來收繳的違禁兵器。”
“不管怎樣,總比你們那短刀好吧”
賈玨隨手拿一件:“這是菜刀?”
“額......”吳知府輕咳兩聲,略顯尷尬地解釋說:“有時候,因為用菜刀傷人的情況也是有的,因此被當作證據(jù)收繳進來,也不稀奇。”
一旁古桐并不理會兩人的話,徑直往里面走去,仿佛是被什么東西吸引住了。
直到拿起來仔細觀賞后,才問道:“這是軟甲?”
吳知府道不是:“這些是上面正經(jīng)發(fā)下來的,一般抓捕窮兇極惡的江洋大盜才會穿上。”
古桐猶豫地看了賈玨一眼,賈玨瞬間會意,便捂嘴悄悄對吳知府道:“他們這次去可是要拼命的。”
說話就說話,你這幅樣子是作甚,搞得偷偷摸摸的。
但吳知府還是明白了,這是想要這些軟甲,有些犯難道:“這軟甲雖不像甲胄那般管制嚴格,卻也是違禁的,若讓旁人發(fā)現(xiàn)恐惹麻煩上身。”
“幾張軟甲而已,又不是甲胄。”
“我家乃武勛世家,難道還曾少見,說得像是什么稀罕物,倒比人命還值錢?”
吳知府細想,國公府好像確實不應該差這些玩意。
又見推脫不過去,只好勉強答應:“用用也無妨,只是這些均是記錄在冊的,用完得記得還我。”
賈玨一面左顧右看,拿拿這,摸摸那。一面又用后鼻音,簡單嗯了一聲。
會還的,會還的。
.........
等到眾人全副武裝出來,天色已然暗了下去。
從衙門里牽了官馬,由吳知府領路出行。
臨出發(fā)前,賈玨還特意編了個理由,知府邀請自己過夜,讓王稟忠回李府解釋今晚不回家。
一路到城門口,守城士兵要例行詢問搜查,但見來人是身著官服的吳知府,便只敢裝笑問道。
“府尊大人,安!”
“不知這么晚了,因何要出城。再有半個時辰,就要關閉城門了,恐來不及回來。”
“本官應天知府,有急事出城辦案,需要向你稟報嗎?”
吳知府對甄家和藹,不代表對守城士兵也和藹,此時面對守城士兵的盤問,只是淡淡一句敷衍,便不理人了。
那守城士兵見此,只好笑笑,隨即讓人放行。
至于搜查,卻是連提都不敢提。
一行人順利出城,馬車里還帶著五花大綁的王五。
出了城門幾里,又被換在了馬背上綁著,由古桐親自策馬。
..........
月黑風高殺人夜,無人的曠野更是助長了肅穆的氛圍。
一行人騎著馬,手上舉著火把,沿著官道出行十里左右,按著王五的指引,到了一處小村莊。
一行三十多人,其中除去賈玨的二十個護衛(wèi),還有吳知府帶來的十幾個心腹,這些人都是他在其他地方當官時,就聚斂的幫手,是可靠之人。
至于本地衙役卻是一個沒帶。
........
賈玨看向王五問道:“是這里嗎?”
王五沒有回話,反而叫嚷道:“俺說了不跑就不會跑,憑什么這么作踐俺,快放俺下來,才能好生回話。”
王五被綁在馬上,只能勉強昂頭,這讓他很難受。
賈玨對古桐點點頭,后者會意,將其從馬背上綁到了樹后面,依舊捆得死死的。
王五道:“就是這里了,他們一行人不怎么通漢語,怕是無法這么快就找到下一處藏身地,我估摸著他們還沒走。”
王五答道:“一行倭寇二十來人,除去你們上午抓捕的六人,還有十四個。”
古桐繼續(xù)問起一路同行的各種細節(jié),讓王五實在不耐煩道:“就這些話,你來回問多少遍了。你問一百遍,俺難不成還有二話?”
..........
古桐找到了一處山坡,剛巧可以望見小村。
“不對勁!”幾乎是到山頂,古桐就警惕開口:“這里不對勁,燈火太少了。”
“這村子雖小,也零零落落有近二十戶的樣子。”
“如今秋收剛過,農家子一年難得的休閑時間,斷不會早早熄燈。”
賈玨回問道:“你是說這村莊里的人都被殺光了?”
古桐搖頭道:“應該不會,殺光的話太容易敗露了,或許是綁起來也說不定。”
吳知府急道:“中間那幾間房有燈火。想必就是倭寇了。”
古桐搖頭道:“既然上午打草驚蛇,晚上必然有所防備,天將亮時警惕最松。”
“且晚間混亂,也容易溜走,我沒問弟兄也看不清人。”
“等到那個時辰上,才能一擊而潰。”
“現(xiàn)在休息養(yǎng)足精氣神”
戌時三刻,就是八點半。
卯初,也就是凌晨五點。
意味著賈玨一行人要再次等八個時辰。
等倒是無妨,只是......
賈玨有些擔憂地看向古桐:“雖是三十四對上十四,然對面多是亡命之徒,怕是會有傷亡。”
古桐很滿意賈玨的擔心,他就怕這個小主子是個不黯事的,仗著人多就要盲目指揮。
若是如此,今日如何也不能動手。
“小公子不必擔心,我等二十人都是配合慣了的。以為打私鹽販子,也是二三對一,配合得當,連受傷的有時都沒有。”
“況且我們既有準備,又是突襲,本就有先發(fā)優(yōu)勢,只要速度夠快,下手夠狠,一波就能拿下。”
...........
就這樣,眾人在山坡等候,直到等雞嚀三遍,月落星沉時,時間到了。
王五開口請求:“我將他們引了過來,也算我造孽。給我一把刀,我也幫你們殺倭寇,如何。”
吳府尊和古桐同時搖頭,賈玨便當沒聽見這話。
王五又氣得大罵,他被困了一夜了,手腳都有些發(fā)麻,但沒人理會他。
古桐帶著人手俏摸過去了。
正如古桐所料,中間那幾處小房子的燈火竟是通宵未熄,顯然是有專人值守警戒。
如今天將亮時,沒有人影走動,反而傳出了息息鼾聲。
一行人靜步前行,踩在雜草上,發(fā)出莎莎聲,好在有蟲吟稍微遮掩。
一直前行到五十步的距離,里面才傳來驚呼聲:“八嘎”。
一場激戰(zhàn)由這一聲尖叫聲引發(fā)了。
院內七八個全身衣裳齊備的人沖了出來。
顯然是未脫衣就睡下了。
古桐率先上去,一刀劈下,剛從睡夢中驚醒,還仍有恍惚的倭寇,只是下意識一刀橫過去。
古桐用盡全力兼身材高大,這一刀直接連同對方手里的倭刀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