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熱蘭遮城
- 1635南洋霸主
- 新釣的河
- 2232字
- 2024-05-19 09:00:00
乙亥年八月十五,宜:拆卸、破土、安葬、大利市。
朱燁的旗艦是繳獲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型戰艦,是個擁有三層甲板的橫帆三桅大家伙,總裝備92門各型艦炮,放眼全球,也屬于第一梯隊的戰艦。
東亞這片海域上,唯一能夠穩壓她一頭的也只有鎮守巴達維亞的幾艘同樣的大型戰艦。
朱燁的這艘旗艦輕易不出動,尋常都是當做寶貝疙瘩一般停在碼頭上定期維護檢修,為的就是讓他手下的船工們能夠時刻登船借鑒,畢竟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東番木材資源豐富,又毗鄰福建這個礦業大省,風力水力資源豐富,哪怕造不出蒸汽機,光是借鑒荷蘭搞風力鋸木廠也足夠發展出一片不小的造船業基地。
只是原身勇則勇已,搞生產建設顯然不太靠譜。
在東番的造船廠里,荷蘭葡萄牙的工匠也雇傭了不少,人力資金更是靡費無數,可是產出卻實在不夠看,別說復刻這種六七百噸的三層火炮甲板大型戰艦,就是等比例縮小成三四百噸的都九分甚至十分費勁。
當然稍有安慰的是,他的船廠也不是毫無收獲,起碼一兩百噸的小型三桅三角帆船倒是仿造了出來,這是一種輕型快速的多用途船舶,火力配置倒是一般只能算是武裝商船的級別,算不得純粹的軍艦。
這種船在地中海十分流行,是海盜們最愛的座駕。
好消息也不止如此,現如今荷蘭本土也開始停造巨艦,等真正標志性的千噸一級戰列艦“七省號”造出來,那也是1664年之后的事情了,朱燁自信到時他應該能給遠方的歐洲殖民者們一點小小的東方震撼。
道路是曲折的,但結果會是美好的。
距離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蔴豆狙擊戰已經過去了兩天,朱燁率領艦隊南下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偷雞荷蘭在東番最重要的核心據點熱蘭遮城。
說起這熱蘭遮城,朱燁也打過多次,所以最是熟悉不過。
它算是標準的早期荷蘭式棱堡設計,主體為壘土的四邊形金字塔狀主體,外墻是磚石加固,內部填土,逐層向上收縮,外人想要進攻也需要逐級向上攻占。
主堡的一側向往還延伸出一個棱形的副堡,扼住從半島進入的通道,副堡同主堡的一二層高臺相通,方便內部人員流動和物資轉運,堡的四角都是棱形結構,射界無死角又可以形成交叉火力。
面對這樣的堡壘,如果單純靠士兵硬攻,鄭成功收復東番時,在這里以數倍兵力卡住就是明證,易守難攻當不得假。
要知道以后荷蘭人更是將棱堡修出了花來,字面意思上的花。
從現在的矩形棱堡,逐漸演變為多邊形甚至圓形棱堡,每個角都是一個棱形分堡,再加上什么射擊坡、清理勾、離體式分堡、鉗形分堡等等,端的是花樣百出、推陳出新。
須知一類軍事技術的發展,主要的促進力就是有效,沒用的技術早就被淘汰掉了,留下來的都是大家公認難啃的硬骨頭,棱堡就是如此。
朱燁用望遠鏡查看熱蘭遮城內的情況,只見對方面對被圍絲毫不慌,炮位部署和士兵崗哨都井然有序,顯然不是倉促應戰的模樣。
“看來偷雞失敗,普特曼斯這老狐貍水平還在。”朱燁搖了搖頭,將望遠鏡遞給身邊的武岑。
他則抽出炭筆,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熱蘭遮城的基本模樣。
盯著這張牙舞爪,像個烏龜殼子一般的玩意無從下口,朱燁倒是知道后世的將領們如何破解棱堡的,但是如今的他并不具備后世的能力,為之奈何。
土耳其人攻擊棱堡是沿著棱堡棱邊的平行線修之字形戰壕直抵棱堡的墻下,這樣由于戰壕和棱堡的棱邊平行,所以戰壕的走勢理論上永遠和棱堡內的射擊線垂直,戰壕內的士兵就不會被一炮縱穿,這也是一戰塹壕戰的防御原理:減少被彈面積。
至于接近棱堡后要怎么樣?
該怎么樣就怎么樣,棱堡只是利于防守方運用直射火力防守,面對城墻下的敵人,棱堡和普通城墻相比并沒有什么額外的優勢,所以攻到棱堡城下之后,走一遍普通攻城的流程即可,可以埋炸藥爆破,也可以蟻附攻城,古人的智慧足夠多,就不一一描述。
但是土耳其人的戰壕掘進法有一個弊端,就是需要從棱堡的火炮射程之外開始挖掘,因為戰壕只是減小損傷,并不是無敵。
熱蘭遮城外并沒有足夠開闊的土地可以行此法,所以無奈pass。
作為棱堡克星的塞巴斯蒂安·沃邦如今還是剛斷奶的孩子,但不影響作為一個掛逼的朱燁率先了解他的“沃邦攻城法”,這不是秘籍,而是一系列的方法論。
只是塹壕推進無法使用的原因上文已經說明,所以這條跳過。
另外還有抵近修筑火力工事的法子,朱燁他連土工作業都沒弄明白,修筑火力工事對他的部隊還有些困難。
然后就是火炮大仰角曲射,可惜射程足夠的曲射火炮朱燁手頭并沒有,一般的臼炮威力小射程近,并不能派上用場。
最后就是用火炮跳彈攻擊了,這個可能是現在朱燁唯一可用的手段了,但是同樣存在問題,那就是現在的火炮精度有限,想要沿著棱堡城墻上那三四米寬的步道上打出跳彈,并抹除一排士兵,無異于拿艦炮打旗桿,操作要求屬實太高。
武岑看著朱燁手繪的棱堡簡圖,和對應的各種防守火力線部署,別說示意簡單明了,只一看便懂得這棱堡防守時的妙用。
“如此看來,此堡果然易守難攻,就是不知建造起來是否便宜?咱們是不是也在要害之處修筑幾座,只需少量的兵丁就能扼守咽喉要道,省出些兵力在海上,豈不又能多些船隊出來。”
棱堡的修建倒是比較省事,主體建筑為黏土磚配石灰砂漿粘合劑,剩下的多是厚實的壘土,所以修建起來耗費的材料和成本,比之明朝州府大城的城墻算起來還要便宜許多。
等到朱燁搗鼓出水泥之后,更是可以一體澆筑,建造速度能提升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當然這就只是他的暢想了,并沒有說給武師爺聽。
武岑點著腦袋,但是臉色卻隨著朱燁的講解越來越難看:
“這西夷各個船大炮利、槍毒城堅,反觀我大明北有蒙古后金頻繁扣邊,內里更是反賊流寇呼應不絕,真等到這些西夷踏海而來,我大明要如何應對,怕不又要重蹈倭寇舊事?”
“不行,定要修書一封,警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