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凱撒與主
- 1635南洋霸主
- 新釣的河
- 2367字
- 2024-07-03 06:00:00
艾登見科庫埃拉看完信后久久不言,便想起了他還另有任務。
“尊敬的子爵大人,迪門總督還邀請您共襄盛舉,一同出兵討伐那個可惡的明國將軍。”
“不但可以凈化海域,也有助于我們貿易航線的安全。這樣對貴國在東番的殖民地也有好處不是嗎?”
科庫埃拉之所以不說話,實際上他也是在考慮這個事情。
因為在信上,迪門同樣也邀請他參與此戰。
并且相當坦率的表明了,可以在戰后與他按出兵比例瓜分東番島的土地。
對于東番島,科庫埃拉其實是不怎么在意的,西班牙在島上的殖民地毫無產出不說,馬尼拉還要常年對其援助物資和人口。
不能產出的殖民地,在殖民者的眼中是毫無價值的。
但信中的一句話卻確實打動了科庫埃拉的心,那就是:
“我們都是外來者,如果不能團結一致,又要如何對抗龐大的明帝國呢?”
此時的明帝國雖然亂象已現,可是對于盲人摸象的西方世界來說,其依然是由哲人王統治下的老大帝國,是人口兩萬萬的龐然大物。
面對這樣一個實力全方位碾壓的對手,沒有人不感到惶恐。
更何況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自己也知道絕不是什么好事。
挖帝國的墻角、屠殺別國人民、侵占土地、瓜分貿易,這些行為放在歐洲也是要被國王通緝、吊死的罪責。
壓下心頭的恐懼,他也著實眼饞馬尼拉境內明朝人的財富許久了。
這些擅長做生意和種地的明朝人,不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土地,甚至還在積極開拓農莊,雇傭土著,勢力之龐大,已經遠超一般的土國。
只是不知為何,這些明人并不熱衷于建立殖民地,也沒有構成有效的組織結構。
沒有出兵“平亂”的借口,這才讓科庫埃拉暫時壓住大啖其血的欲望。
王室特派員此時也看完了信件,將信件還給侍者之后,語氣不屑道:
“得罪明帝國那個朱將軍的人是你們尼德蘭人,而不是我們西班牙人,我們沒有理由出兵?!?
“另外,請你睜開眼好好看看,你不會以為我們兩國合力,就能對抗龐大的明帝國吧?我原本以為你們這些新教徒只是腦袋不清醒,沒想你們是完全沒有腦子!”
“即便你們可以僥幸勝利一次,可那又能怎么樣呢?你們可以抵擋明帝國的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無數次嗎?”
“他們可是有兩萬萬人口,你們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方,又控制多少人呢?關于航海,關于殖民,尼德蘭人和你這樣的昂撒人,要學的還有很多?!?
艾登既然做了說客,心里早有預期會被冷嘲熱諷。
所以對此種話語雖然心里火起,但也不得不暫時下壓,裝作若若無所事的模樣。
他是有英王秘密指令的,英國早就對亞洲的貿易垂涎三尺,派他作為前哨主要就是負責打探貿易路線。
艾登表面上入職荷蘭東印度公司,為荷蘭人服務,實際上也在挑撥地區的矛盾,主要就是想要攪亂局勢。
他和他背后國家才能火中取栗,混亂是階梯,古來便是如此。
“可你們不是一樣在東番島上有殖民地嗎?如果這次荷蘭人失敗了,難說明朝人會不會徹底收復東番島?!卑堑牟聹y也有其道理。
科庫埃拉揮手打斷了馬上要爭吵起來的雙方,讓人可以聽到馬尼拉教區主教說話:
“我也不贊成派軍隊出戰,菲律賓足夠大了,有太多的人需要沐浴主的榮光,讓明朝人再等一等也無妨,他們有句話叫做‘好飯不嫌晚’,我深以為然。”
三巨頭全都拒絕出兵,艾登這下一點騰挪空間都無,只能無可奈何的接受安排。
看著艾登離開房間,科庫埃拉才開口:
“我覺得尼德蘭人這次還要吃癟,咱們應該好好利用這次的機會。”
至于利用這次機會做什么事,他還沒有頭緒,但并不妨礙他打起對方的主意。
“只要能保證大帆船的順利歸國,其他的事情,您可以當我不存在?!?
如今已經12月,再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從墨西哥跨海而來滿載金銀財寶的西班牙寶船就要抵達馬尼拉。
這是西班牙王國能夠在歐陸維持霸權的基礎,他作為王室特派員的首要職責就是保障寶船的安全回國,其他事物與之對比都不重要。
“異端比異教徒更使人厭惡?!敝鹘痰谋響B言簡意賅。
異端指的是荷蘭人和英國人,而異教徒自然是明朝人。
“我也想看看那個明帝國將軍的實力,我有種預感,他會是我們西班牙王國在東方的主要對手?!笨茙彀@_口說完,又問起主教:
“您在東方停留的時間比較長,您對馬尼拉的明人怎么看呢?”
主教對這個問題頗為頭疼,原本什么都不在意的淡漠神態,也有些痛苦起來,就像遇到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語氣很是奇怪的說道:
“明人真是個奇怪的民族,他們能夠輕易的受洗,可是對信仰卻又看起來沒那么虔誠,他們也讀圣經,但是又似乎讀的同我們不同...”
主教在這里停頓了許久,似乎在組織語言,好一會才接著說:
“好像,是在審視一本關于主能力的契約文書?哦,上帝,原諒我的癡語妄言?!?
“像新教徒那般?”王室特派員也好奇起來。
主教聞言搖頭道:
“并不,他們對于教義沒有異議,只是怎么說呢?他們只是信仰不夠堅定,需要牧靈的支持,可惜教區人手不足,只能優先教化那些更易教化的菲律賓人而已?!?
眼看話題越聊越偏,都有向著教化為先還是堅定為先的傳教路線探討上去了。
科庫埃拉連忙打斷了兩人的討論,終于問出他自己心中的問題:
“我的意思是,出于對王國的支持,我們是否有必要,針對殖民地內廣泛且富足的明人,征收重稅呢?”
王國特派員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就明白了總督的意思,他聳著肩膀:
“能為王國多征收稅款,我當然沒有反對的意思,只要能行得通,為什么不呢?”
兩人接著將目光都轉向主教,等待他的發言。
雖然理論上來說,總督的權利最大,可是馬尼拉殖民地是個政教合一的小政府,殖民地政府需要靠教會的力量才能將統治觸達基層。
甚至遇到手腕不硬的總督,馬尼拉教區主教能夠反客為主,壓制主總督的權利。
從而實際控制整個馬尼拉殖民地,這樣的事例也并不少見。
所以主教實際上,是要比王室特派員還要強力的殖民地二號人物。
這時老主教面色早已恢復,仍舊是往常慈眉善目的模樣,可從其口中說出的話語卻冰冷異常:
“凱撒的當歸凱撒,上帝的當歸上帝。納稅是公民對政府的一種責任,也是對執政者權威的尊重。”
前者取自馬太福音,后者來自羅馬書。
冠冕堂皇之下,他全然假裝沒聽懂科庫埃拉的所謂重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