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智要在山上建護林專用房。
臨時住的破舊場屋,不僅要垮塌了,而且,房里的老鼠特多。他在場屋里拴了很多用樹枝削的鉤子用以吊掛衣物和米面口袋。他把漆匠遺棄不用了的廢塑料食用油桶倒扣在米面袋的上方,賊奸的老鼠還是能鉆進米面袋里去。
他還要挖澆灌用蓄水池,還要再挖一條牛拉車的大路,把每塊山坡、每道山梁都連接貫通起來。他要在山上有規劃地栽植各種果樹,栽植杜仲、漆樹、辛夷,還有花椒、茱萸等經濟林,林下肥沃的地方栽黃姜,栽云木香,栽黨參(總之,“還要”做的事多如牛毛)。民國年間,這里的懸絲回鉤生漆和菊花黨參經漢口遠銷日本。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后才停止向日方供貨?,F在,一斤生漆可以換兩斗苞谷!他栽植的杉苗已經接近千畝之數了。那一年四季都綠油油的杉樹擁擠著,爭著陽光,爭著空間,竹筍似的往上沖!
果樹尚未掛果,林中空間大,稀松透光,正好放養土雞。肖明智在果林中用石板搭幾間簡單的雞舍,果林的周圍圍上尼龍網。雞就在伊甸園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公雞刨出一條蚯蚓或土蠶蟲,自己舍不得吃,咕咕咯咯,喚來一群母雞圍著它轉。此時的公雞像個皇帝,趾高氣揚,東張西望。有時,雞也有人的那種當官做領導的快感,只是不會用語言表達而已。
肖明智還要養牛、養羊、養豬。
他見賀遠冬在朝陽崖擺放了許多蜂桶,蜂兒忙著釀蜜,他覺得這是賺錢的捷徑方法,也擺放了幾只木桶在向陽的石臺上,可蜂兒就是不進他的桶。
總之,在肖明智的眼里,這一坡一嶺,坡坡嶺嶺的林山已經變成了銀行!想到他這一系列的計劃,他就興奮不已。老婆跟著他勞累一天,回家了,把豬兒雞兒一伺弄,再來做飯填人肚子。不知不覺又到半夜了。剛剛入眠,睡得正酣,雞還沒打鳴報曉,他就把她搖醒,叫起來給他熱早飯。他急急忙忙地吃了,再咕隆咕隆半瓢冷水,抹一下嘴就出門,進山去一步一步實現他的財富夢。因為進山太早,只好坐在樹林里等天亮了才看得清干活。有時候,他坐等久了,在樹下又睡了,直到鳥兒把他吵醒!是的,天上不會白白掉財富,只能靠自己拼命地干。也有人勸他說:“老肖,你拼了性命,把身子骨搞垮了,縱使拼得座座金山銀山又有什么用?發財要靠運氣呢!我們窮了那么多年,竟沒有一個人發現山上的木頭還能賣錢。白進財當了村支書,就辦起木料加工廠。據說人家韓國人住的樓房,地板條就是用我們萬佛寺的木料加工的。上面還要打蠟!而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砍了木頭燒木炭,燒柴!燒不完的,任其自生自滅。一個人死了只需一具棺材,還要那多木料啥用?就說這地底下的東西嘛,埋在地下的煤炭,不知經過了多少萬萬年,誰都沒看見,單就等夏龍文挖出來賣錢!普通人一輩子都在土里刨食而食不果腹,郭巨埋兒卻挖出了黃金。不該是你的財富,縱然累死也是白搭?!?
無論人家怎么說,肖明智如當年決心挖掉太行王屋二山的愚公一樣,意志堅定,毫不動搖。叫花子討飯還得動腳步,再有錢的善心人也不可能背著油鹽飯米去找睡餓待斃的懶人。他要在萬佛寺建成一個像模像樣的林場。他搞了這么大的規模,還驚動了《三農周刊》,《三農周刊》記者東方晨曦把他的事跡和他兩口兒植樹造林的照片都刊登在雜志上了。在這些照片的下方,還配有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毙っ髦歉械教貏e榮耀的,是他老兩口兒的照片上了書刊,至于附在照片下的那些文字評價,他是不在意的?!驗樗麅煽趦憾疾蛔R字。這也是不識字的好處:“功過是非,任人評說”,不是他們胸懷有多么寬廣,而是他們根本想不到把它當回事。常有“穿林打葉”之聲是極自然的,斜照再現,“也無風雨也無晴”,誰有閑工夫去刻意探究這些無聊之事!
聽記者說,他植了這么多樹,政府是有補貼的。他也不想要政府給他補什么東西,但要求當地政府免費給他供些樹苗應該是可以的。他曾找過白進財,白進財的確為此事專門問過叔叔白守禮。白書記叫寫個規劃報告上去,白進財轉告了肖明智。肖明智摸了半夜山路,下砂壩坪買了四瓶酒,四包“金絲猴”香煙,分作兩份兒,一份兒送給白支書,報答他幫忙跑路說了話。用另一份兒去請卞老師。卞紹華對寫報告之類的文章也不大在行。但他是教書先生,村民最崇敬的文化人,推辭不得。他硬著頭皮接下來,花了兩個通宵,才把“報告”寫出來。想不到送到鄉政府還真起了作用。白書記竟然在群眾會上向肖明智答了保票!
肖家本是不欠外債的。楊紅英嫁給肖明智,自進他的家門,就替他們家還信用社的貸款。她弄不明白,他們家為何欠下了那么多貸款的。據楊紅英的婆婆講,當年,鄉政府號召家家戶戶栽黃連,戶均要達到發展三至五畝面積的林下連,是死任務。是鄉政府發展農村經濟的強硬措施。當時村民都以為從外地調運進來的黃連苗子是免費供給他們的。肖明智的父親想著有便宜不撿是傻瓜,就領取了五萬株黃連苗,帶領肖明智和肖明勇弟兄倆在自家的承包林山上栽植了十幾畝林下連。過了幾年,萬明香嫁過來已經生了英英,好像把牛娃兒都懷在肚子里了,他們弟兄倆也分了家。他們才知道從外地調進來的黃連苗是用信用社的錢去購買的。領了黃連苗,就等于借了信用社的現金。由于山坡缺土,肖家栽植的黃連在樹林里長了十幾年,拔起來,還是一撮須毛。分家時,肖明智是老大,先出頭的椽子先爛,這筆貸款就落在了肖明智頭上。信用社年年清利息,可肖明智卻年年還不了本金。楊紅英每年養一二頭豬,都是被白支書替信用社牽去變賣,清了銀行利息。直到前年,肖明智給支書白進財伐了一年木,終于還請了那筆貸款。但也差一蚊子雞巴被滑道上飛鏢似沖滑下來的木頭葬送了他的性命。
現在,肖明智雄心勃勃又要辦林場,要貸款買樹苗。楊紅英就有些后怕。她怕又要陷入年年清不出頭利息的旋渦里爬不出來。
楊紅英堅決反對貸款?!拔易缘侥慵襾恚吮г棺约旱拿啵肿约旱陌俗植缓?,從沒干預過你們家任何事。哪怕一進門就給你們家償還了這么多年冤枉債,都沒流露過半句怨言。好不容易幫你把債還清了,你再拉下了債,我就跟你離婚,咱各過各的。”
肖明智:“你們女人老是刌住板凳看地下,處處都看在自己的腳尖上。你沒見那些發了財的大老板,哪個不是靠國家的貸款扶持起來的?自古都有‘賬多不愁,虱多不癢’的說法。有的大老板貸幾千萬,銀行反倒不敢得罪他。把他逼急了,他抹了光腦殼,虧了國家是小事,那些經辦人和審批責任人怎么辦?人家欠的越多,這些人越還要巴結欠款人。從來欠賬的都是爺爺,收賬的連孫子都不如!如今這社會,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邪魔歪道錢埋人,循規蹈矩窮死人。我倒不是要學那些耍賴不要臉的人,但光充硬氣也是死吃虧。不懂得借雞下蛋,就只有窮死困死。如果一個人被困在古井里,不借助外力,你能爬上來嗎?”
“對這類只貸不還的人,為什么銀行還要貸給他這么多?”
“說你不懂,你還不服氣。銀行里的錢是國家的,而管理這些錢的人是國家的嗎?占據權力要道上的人誰不想撈好處?你看守著有數的錢當然不敢亂動,但你把這些錢憑你手中的權力借給了別人,別人再從中分一點給你,你肯定會要的吧?既然有那么大的好處,拿著國家的錢,你還能不做順水人情?好了,跟你說這些,說一輩子,你也弄不懂!”
“我不懂,你懂!行了吧?你啥都懂,就是不懂得女人的苦楚!——反正那還債的日子我是熬夠了。只要不牽連我,別說你借雞下蛋,哪怕你借得鳳凰下蛋我也不眼饞!如果雞飛蛋打,再落一身子孫債也不關我的事。別人借錢不還,那是他的能耐,你肖明智欠了債不還,有的是牢房等著你的。”楊紅英想,只要老肖不頭腦發熱搞冒險事,寧可什么福都不享,天天過淡水煮蘿卜的清苦生活,也算是過著安穩日子。
可是,肖明智對辦林場卻著了魔。他堅信自己不會就這么永遠窮下去。他已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的腦海里經常浮現這樣的情景:秋天的太陽照在他家的場壩里,場壩里堆成小山似的核桃和板栗。收購干果的小商販送來了一捆捆包裝袋。但更亮眼的,是一沓一沓嶄新鈔票,硬展展地,數起來在手里打滑。那還只是商販們為了搶購他的果實而下的訂金!想到這些,肖明智常常興奮得不能自已的笑出聲來。他看不起弟弟休眠蛹以爛盼爛。好手好腳的,為什么要混得舀水不上鍋,硬要等民政救濟呢?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一種怪象:哪怕有的人不擇手段,不管是強占社會的和自然的公共資源,還是坑蒙拐騙、或者是利用手中權力收斂的浮財,他們就是高貴的富人!別人都羨慕他,敬仰他。掏出煙來,立即有人彎腰弓背給他點火;坐凳子,立即有人用衣袖替他擦灰塵。而這些體面人不見得就心存感恩,那些下賤人對體面人本應如此,體面人自是當仁不讓。那些老弱病殘,癡聾傻啞,鰥寡孤獨,無依無靠的窮人,只有接受村支書白進財罵幾句“恨鐵不成鋼”,“扶立不起來的豬大腸”,“一懶致三窮”的話。然后上報政府,什么低保五保,給他們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保障。窮人哪有什么尊嚴!
肖明智身強力壯,對自己的尊嚴卻特別看重。他不愿接受任何形式的嗟來之食。他要憑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要憑自己的能力改變現狀。他不在乎別人嘲諷他的蠻干精神,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他有些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做法。他堅信,過不了幾年,人們在他背后議論的,不是嘲笑和同情,而是贊嘆和驚訝!人家也會恭恭敬敬地給他遞煙、點火,也會給他起立讓座。
每天,天蒙蒙亮,楊紅英就起床,給雞撒苞谷籽,添加飲水;把頭天從山里捎回來的豬草剁碎,拌幾把苞谷面給豬煮食。再給老肖烙幾個漿粑餅子,忙里偷閑給他燜一罐釅茶。這些還沒忙停當,太陽已曬進了大門。正急著背了背簍出門,突然又想起自己忘了洗臉。又放下背簍,就著冷水抹幾把臉,用濕手抿抿頭發。即便這般慌忙,緊趕慢趕,滿頭大汗趕上山,已經快中午了。她看著肖明智迫不及待地喝茶,狼吞虎咽吃漿粑餅兒,既心疼又無奈。
“卞老師想請你給他們家修一天豬欄。”楊紅英知道肖明智活路趕的緊,但別人來請了,又不得不去。
“他總會湊熱鬧。一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休假,修修豬欄還找別人!——你答應他了?”
“都是對門處戶的,誰不給誰幫忙呢?要不是人家給你寫文章,白書記能答應免費送你那么多樹苗?我們的活多,一天兩天也忙不完?!褪蔷然?,也得丟下手里的活去給人家幫一天工!”
“別說了,我曉得卞紹華啥樣的一個人!撒出去一粒種籽就要收萬石糧回去。以后少沾惹他。”
“你這就是說牙齒外頭的話了。人家幫你在先。再說,你自己不會寫才求的人家。任何人做事,不能過河了就拆橋?!?
“他白給我幫忙了?我也沒虧待他呀!”
“你這人!——被子橫了卻去挪床。這么大的事你都弄了,就吃不得針鼻子大點兒小虧?你不去我去?!?
“看把你能的!你會砌墻嗎?你以為人家請客吃飯咯?”
“我曉得人家是請師傅的呀!可做師傅的架子大,請不動嘛!”楊紅英撅著嘴嘟囔著,起身干活去。肖明智吃了餅,喝了茶,裹了喇叭筒子煙吸了,渾身就又有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