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組織理論的產生

霍桑實驗由效率工程師發起,后由心理學家梅奧主導,但最終給出的卻是社會學的結論和建議。例如,經理人員如何取信于勞動者,如何使管理者與工作群體協調一致,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等。

可以想象,如果工作群體不能和管理當局協調起來,如果勞動者不能與經理人或工頭協調起來,甚至彼此不信任、彼此對立,那么不可能讓勞動者保持工作熱情,讓工廠持續提高效率或產量。相反,有可能使工廠混亂、無序和失效,甚至有可能使工廠不掙錢、賠本或倒閉。

1938年,巴納德出版了《經理人員的職能》。按他的說法,他受到了霍桑實驗以及梅奧思想的啟發。但梅奧卻說,他的思想是受巴納德的影響。兩個人到底誰影響了誰不得而知,反正都是謙謙君子。

巴納德認為,無論是工商企業還是政府機構或宗教團體,命脈在“組織”。什么是組織?組織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按共同目標展開協同的行為關系。

人與人之間的協同行為關系是根本。無論企業的體量有多大,實力有多強,歷史有多久,一旦失去了共同的目標以及協同的意愿,就會失去活力。

很遺憾,與泰勒一樣,面對勞資關系這樣一個禁區,巴納德沒有繼續向前探索,研究如何建立企業一體化的關系體系,如何建立企業的共同價值立場,如何使企業及其行政當局向管理當局轉變,逐漸使企業的性質適應時代的變化。而是退而求其次,在不觸動企業性質的前提下,強調依靠經理人員的職能,即管理職能,使企業獲得持續發展。他認為一個組織的存在取決于兩個條件,即共同的目標和協同的意愿。經理人員的行為應該指向這兩個條件:不斷地進行溝通協調;維持一個組織的存在。

巴納德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企業就是一個社會或一個社區,就是一體化關系體系。一體化關系體系不存在了,企業也就不存在了。巴納德探討的是組織理論,挑戰的是企業性質,而落腳點卻在管理上,在經理人員的行為上。

巴納德很清楚,他的理論并不是現實,只是一種信念。他相信,無論現實有多大障礙,在知識工作者逐漸成為主體的時代,企業的性質必將改變。

可以說,自管理學科問世以來,管理職能一直在彌補分工理論的缺陷,實現分工之后的一體化。

巴納德意識到,在知識勞動為主體的企業中,很難把各方利益組織起來,構建一體化的關系體系。他很清楚,組織往往是短命的,經理人員的職能或作用是有限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贤区| 丹江口市| 孙吴县| 离岛区| 中山市| 同心县| 丰都县| 城口县| 鄂伦春自治旗| 白玉县| 渑池县| 扬中市| 元江| 新乡县| 曲沃县| 尉氏县| 巨鹿县| 柳江县| 辉县市| 东兴市| 墨江| 英山县| 罗平县| 龙江县| 和顺县| 凤凰县| 丰顺县| 夏河县| 环江| 噶尔县| 西畴县| 定兴县| 乌苏市| 古田县| 民县| 海安县| 司法| 乌审旗| 德昌县| 怀安县|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