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主神與出云神話——詩歌的誕生
研究《萬葉集》之前,先來看一下《古事記》中的神話世界。我們來回顧一下須佐之男命的神話故事。須佐之男命被逐出高天原,在流放生涯中,于出云降伏了大蛇,并在須賀建立宮殿,放聲歌唱以求愛:
八重垣般彩云喲,殿外建起八重垣,叫我嬌妻住里面。啊,彩云八重垣。
這首歌在出云地區可謂代代相傳,是《古事記》中最早的歌。《古事記》上卷中,須佐之男命的故事之后,繼續講述了大國主神的故事。因其事跡與出云及現存的出云大社有關,因此被稱為“出云系神話”,大國主神故事中登場的神被稱為“出云系神靈”。大國主神不同于在高天原活動的神靈。故事大致講述了其開始治理這片國土的經過以及這片國土如何交給從天而降的高天原的神掌管的戲劇性過程。結合史實,有人認為這是在講出云對大和朝廷的反抗甚至對立,是出云政權的一種體現。這個故事至今仍被廣為議論。
據《古事記》記載,其后的故事走向為,已經身為葦原中國統治者的大國主神將自己的國土讓給高天原天照大神的子孫,大國主神成為“國讓”這一富于啟迪的故事主人公。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上卷中特有的生硬陌生的世界,同時也可以體會到仿佛人“情”般的東西。這種“情”,后世習慣以“仁”“愛”或者“體貼”這樣的詞語來描繪。
在這個故事中,前半段與后半段主旨頗為不同。上半部分講述了大國主神成為這片國土統治者的過程。他為追求公認的美人——因幡的八上比賣,追隨兄弟神們的腳步踏上旅途,一路上都背著大家的行李前行。路遇一只被剝得赤身裸體的白兔,兄長們欺騙白兔,告訴它錯誤的治療方法,只有大國主神仁慈地救了白兔。結果白兔的預言應驗,大國主神真的娶到了八上比賣。然而這觸怒了兄弟神們,他們設置各種考驗,最終將大國主神逼上死路。此時他們的母神——神產巢日神與貝之女神一同以咒力將其復活。為躲避兄弟們的再度迫害,母神將其送至根之國須佐之男命處。在根之國也受到了來自須佐之男命的考驗,但由于大國主神與須佐之男命的女兒——須世理毗賣命相戀,在她的幫助下,他們一同逃脫了須佐之男命的掌控,并獲得咒語能力,回歸人世。之后,大國主神打敗兄弟神,成為統治者。
雖然成為統治者,但僅靠大國主神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創造葦原中國。有一位名叫少彥名神的小個頭的神,漂洋過海來幫助大國主神。其后,少彥名神又返回大洋彼岸,留下大國主神獨自感慨未完成的國土。
大國主神其實是神話中眾多神的重疊形象。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其稱呼幾經改變。(大國主神、大穴牟遲、葦原色許男神、八千矛神、宇都志國玉神。《日本書紀》中還稱其為大物主神)對此,《日本書紀》中有簡單記載:“又為攘鳥獸昆蟲之災異,則定其禁厭之法,是以百姓至今,咸蒙恩賴。”而《古事記》中的記載稍為復雜,大國主神為民眾階層神靈或作為統治者的理想形象這一點尤為突出。
在國土完成之后,大國主神的神話故事卻突然轉變,改為講述大國主神好色的風流史、其妻須世理毗賣命的嫉妒以及二人和解之事。在大國主神為追求女性而踏上旅途之后,寫有須世理毗賣命之歌(長歌)。現引用其中一部分:
八千矛之神,吾之大國主。以汝男兒身,行至島崎石磯,若草之多妻。而吾女身矣,舍汝無男子,舍汝無夫婿。
須世理毗賣命如此歌唱,二人又和好如初,彼此“平息”。
出云系的神話中可以看到除政治性之外抒情性的一面,可謂和歌的搖籃期,這一點十分重要。雖說是個人所作詩歌,但更多地可將其視為民眾禮儀或宗教禮儀之歌。《古事記》中大國主神惋惜少彥名神的離開,但在《風土記》①中,大國主神的形象是施以民眾“恩賴”的神明。這其中應該暗含了群體寄予統治者及統治階級的愿望。出云系神話,尤其是大國主神的神話,講述了大國主神將統治權讓給了高天原的神,這在天皇的故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神話后半部分有關情感的描寫為我們展現了不同于政治神話的一個側面。詩歌與情感息息相關,也是連接神的世界與人類情感描寫的橋梁。《古事記》中,中卷以后開始講述人的世界,其中倭建命(日本武尊)的故事、輕太子與其同母妹妹清大郎女的悲戀等故事,均為抒情性質,從中可見詩歌誕生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