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遷徙而來的印第安人
- 大宋武皇
- 風雪蛇
- 3102字
- 2014-04-16 12:16:16
某一天,新華城的百姓們突然看到市政廳里又張貼出了一個新的法令,一個罕見的沒有任何預告就頒布的新法令,那就是凡是不識字的人全部必須強制參加一項名叫義務掃盲的課程。
所有不識字的人,晚上都必須去新華書院的成人學院里學習認字,不能不去,不能不學,這是在新華城中一次罕見的獨裁命令。
當然了,這次的獨裁命令在新華城中引起了極為廣泛的討論。
“王爺這次是怎么了?為什么一定要大家伙兒去讀書識字啊?”
“我也不知道啊,不過去讀書就讀書唄,反正公告上不是說了嗎,不用錢的。”
“問題是我不認識字也過了這么多年了,現在還有必要認字嗎?”
“當然有必要了,現在經常簽那個叫‘合同’的東西,你不能老找我給你看吧,還有這市政廳頒布的法令,你不能每次一有新法令就拉著我過來給你念吧。”
“這不是不好意思老去麻煩那些‘指導員’嗎。”
“那你就好意思老麻煩我?你還是去讀點書識點字吧。”
這些百姓口中的“合同”“指導員”都是趙惟吉新搞出來的東西,如果按照古代百家爭鳴來劃分派別的話,趙惟吉就是個十足的法家。
他根本不相信人治這種東西,所以當新華城里的法令出臺以后,他完全轉向了法家的理念,依法治國。
而“合同”就是他的這一觀念下弄出的東西。他在法令中有一項規定,那就是凡是生意金額超過一定數量的時候,買賣雙方就必須簽訂一項合同,合同中必須要有買賣雙方的交易金額,物品數量,交易時間和地點。還有就是如果違約有怎樣的賠付或者是如果貨不對版有什么樣的處罰。規定完這些以后雙方都必須簽字畫押,然后再找保人簽字畫押。最后再將合同送往交易所備案。
之所以這樣所,是因為趙惟吉希望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不是沒有空子可以鉆,比如說有一方不識字,或者是對于合同中某些章句的理解有偏差,這樣一來就會造船一方的利益被侵害。
解決這種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全不百姓都能夠讀書識字。
至于“指導員”,也是趙惟吉新想出來的東西,當初由于不識字的人實在太多,所以這些指導員就是來幫助這些不識字的人讓他們能夠看懂合同,或者是新頒布的法令。
雖然這些指導員幫助百姓都是義務的,他們的俸祿都是市政廳在給,不過還是有人會不好意思老麻煩這些指導員。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再加上又是強制命令,所以當成人書院正是開學的那天,幾乎擠爆了整個的書院。
萬般無奈之下,除了童蒙書院以外所有的先生都被叫來教授這些不識字的成人識字了,而那些本來希望進入其他書院深造的學生,也都被暫時聘用為了先生,在這邊教其他人讀書識字了。
“王爺,我也要去?”
基本上整個新華城現在能夠去教書的晚上都去教書了,連趙惟吉現在都帶著一個班。不過雖然人手有點緊缺,但是趙惟吉還沒有滑天下之大不違的讓女子去教男子,所以藤原香子暫時沒有被他列入考慮范圍之內。
“你就算了吧,好多學生都是血氣方剛的小伙子,你去了別惹出什么事情。”
“哦,那么我向李先生學習的事情現在咋辦?”
如今在全員掃盲的大背景下,連李之才先生都只能大材小用的去教人識字了,趙惟吉真不知道李先生是否有空再去教授藤原香子。
“你去和李先生談一談吧,如果先生能夠抽空教你,你就抓住機會吧。”
“好的,我明天就去找先生談一談。”說完藤原香子便要離開,就在這個時候趙惟吉叫住了她。
“對了,你也準備一下吧,女子學院一旦辦起來,你就是首席女先生了。”
“我?”聽到趙惟吉的話后,藤原香子愣了一下,顯然是不敢相信趙惟吉所說的話。
“這里沒別人,不是你還有誰。”
“我不行的。”
“以你的學識,當個先生綽綽有余了,更何況咱們這里暫時也找不到女先生了,不是你也是你了。”
“哦,那我盡量吧。”說完以后藤原香子便走了。不過從她的背影趙惟吉可以看出,她心里還是有一些小興奮的,畢竟這也算是一種認同。
就在送走了藤原香子以后,趙惟吉又迎來了令狐煌。
“曜日不用備課啦?”
“王爺,別調侃我了,出事兒了。”
“啥事兒?大宋派兵來征討咱們了?”
“不是,大宋咋可能來征討咱們,是咱們有鄰居了。”
一聽令狐煌的這話趙惟吉愣了一下,鄰居?這是唱的哪一出啊。如今新華城的鄰居除了北美野牛啥都沒有啊。
“你說啥?鄰居?野牛成精啦?”
“王爺,您別鬧了行嗎,是來了一群土著,聽斯諾說,那群人就是您口中的啥華夏遺民。”
“華夏遺民。”原來是印第安人來了,這讓趙惟吉有點沒有想到,因為這個時代的印第安人要不就集中在東海岸,要不就在后來的墨西哥一帶,新華城這個位置在西海岸的中央,沒什么印第安人在這一帶活動。
“他們啥時候來的?”
“不知道,只是今天有咱們的人外出狩獵,碰到了這群人,然后好像因為一點獵物上的糾紛起了沖突。如今斯諾正在那里調節呢。”
“哦,這樣啊,那么需不需要我去看看呢?”
“您最好還是去一趟吧。”
既然令狐煌都這樣說了,趙惟吉也沒法推辭,而且他也想看看到底有多少印第安人遷到了新華城附近。
于是二人立刻便出發了。
二人立刻新華城后不久便看到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從兩方的穿著打扮便可以明白這就是那群起沖突的新華城獵戶和印第安人。
當趙惟吉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有人看到了趙惟吉與令狐煌。
“王爺來了。”就這么一句話,新華城方面的人都停止了對于印第安人的劍拔弩張,紛紛轉投看向趙惟吉和令狐煌來的方向。
于此同時,印第安人也看向了那個方向,因為新華城的人的舉動引起了他們的好奇。
而處于兩方之間作為翻譯的斯諾也看到了趙惟吉,趙惟吉的前來令他終于能夠松一口氣了,這兩方已經吵吵了半天了,就差打起來了。
于是斯諾趕忙迎了上去,“王爺,您終于來了。”
“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啊?”
聽到趙惟吉提問,斯諾便將事情的整個前因后果都說了一遍。
原來是新華城里的獵戶按照以往那樣出來狩獵,卻沒有想到最近有一批印第安人遷徙到了這附近。
而這群印第安人居然將這一片獵場劃歸成了他們自己的私有獵場。對于這一切新華城的獵戶們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們還是照例進入了獵場狩獵。
可是當他們狩獵完畢以后,這些印第安人卻出現了,他們要求獵戶們要不留下手中獵物,要不留下金子。
可是獵戶們根本聽不懂他們說什么,于是兩方便起了沖突。
不過由于獵戶里面有個人認識斯諾,知道斯諾的一些事情,于是他便飛奔回城中將斯諾找了過來。
斯諾來的時候原本也以為只是語言不通造成了溝通障礙,可是沒想到等他將印第安人的要求翻譯過來以后,就不是語言不通的問題了。
對于印第安人的要求,新華城的獵戶們肯定是不能答應了,先別說這片獵場本來就是無主之地,就算要確立一個主人,那么也應該是在這片獵場已經狩獵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的新華城獵戶。
于是乎雙方便有這樣僵持了下來,而且矛盾還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根據斯諾的估計,如果趙惟吉再不來雙方便要打起來了。
“哦,事情是這樣的啊,不過話說回來,你們怎么會跑出來打獵的?咱們不是已經開始了牲畜的養殖放牧了嗎?”
這點正是趙惟吉感到奇怪的地方,除了建城初期有過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以后,當新華城里的一切漸漸開始完善以后,狩獵活動便逐漸減少了。尤其是當畜牧業開始發展以后,基本上就沒有人靠狩獵為生了。
畢竟這個附近并沒有生活著老虎棕熊這樣有著珍貴毛片的動物,一般沒什么人出來打獵的。
“回王爺的話,其實我們只是以前是獵戶,后來都做別的了,只不過最近大家在上課的時候又重新聚到了一起,于是便商量著乘著哪天天氣好,一起出來打獵游玩一下。沒想到卻碰到這樣的事情。”
“那你們對于這件事情有啥看法沒有?”
“其實對于這些獵物我們都不是很看重,畢竟現在我們這些人誰都不靠這些獵物生活了,就是覺得咽不下去這口氣,畢竟要比時間的話,我們可是要比這群人在這里狩獵早狩獵太久了。”
“是這樣啊,不過現在這個狀況,他們肯定也不肯輕易罷手的,不過你們能不能把這事交給我來處理?”
“好的,王爺,您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于是趙惟吉便正式開始介入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