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十月》創(chuàng)刊號發(fā)行
- 1978:我的黃金時代
- 淡飯清茶
- 2126字
- 2024-06-04 10:52:10
回到燕大,方遠平開始寫話劇劇本《聞香識女人》,寫起來才發(fā)現(xiàn)不那么容易。
主要是他是胡同子弟,對高級干部和大文豪的生活不熟悉。
比如什么級別配什么車、工資水平、此時的滬上和平飯店是啥樣、乘飛機的流程等諸多細節(jié),當然這些不會在話劇舞臺上直接表演,但必須通過臺詞呈現(xiàn)出來。
還好于是之很給力,按照方遠平列出的清單提供了豐富且詳實的的素材。
方遠平有疑問也會去史家胡同56號人藝宿舍大院找他蹭飯,和大院里不少人都混熟了。
《血色浪漫》話劇劇本的稿費,人藝也付給了方遠平。
五萬多字的劇本,一共發(fā)了356塊,算起來,方遠平現(xiàn)在的小金庫,已經(jīng)有小兩千多塊存款了。
可方遠平更看重的是公演,但不知道咋回事,一直沒有排演的消息。
但方遠平?jīng)]太過問,一點不急,等《聞香識女人》寫出來,一起和曹老聊聊吧!
最近,劉振云對方遠平更上心了。
給方遠平洗衣服刷鞋子是基操,甚至要給他洗內(nèi)褲——方遠平嚴詞拒絕。
這已經(jīng)不是鐵舔狗了,簡直就是鈦合金舔狗。
方遠平明白這貨是因為王曉平加盟團隊有了危機感,你丫就緊張吧,這叫人心可用!
時間流逝,一轉(zhuǎn)眼到了11月中旬。
幾場秋雨過后,天更涼了。
瑟瑟秋風中,甬道兩側(cè)的黃葉如雨飄零,燕園更多了幾分凄清和蕭瑟,師生們都穿上了毛衣和棉衣。
方遠平趁著周末回了一趟家。
在西單商場給自己買了兩件棉猴兩雙棉鞋,給爸媽留了五十塊錢,給弟弟妹妹買了幾盒點心,給外婆買了一身新棉衣,把老太太開心壞了。
他還順道把開學前買的自行車騎回來。
從此后也算有車一族了——當然朱琳過來的話,哥們的自行車可能就自動消失了。
這段時間,朱琳演出特別忙,沒有再來燕大找過方遠平。
方遠平用她留下的那個保溫杯喝水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想起那張令人魂牽夢繞的俏臉。
但終究把學業(yè)事業(yè)放在第一位,寫作、讀書、辦雜志、發(fā)掘新人,他很喜歡這種繁忙和充實的感覺。
“一個個真沒出息,還天之驕子,幾個柿子都偷,真跌份……”
這天,方遠平端著飯盒,來到大飯廳門前的柿子林里,左瞅瞅右看看,悻悻然地罵了起來。
78年,大飯廳門前還栽著十幾棵柿子樹,結(jié)了不少火晶柿子,一到秋天,紅彤彤的很誘人。
方遠平早就惦記上了,沒想到今兒一瞅,竟然被人捷足先登,偷得一個不剩,
“可不咋的,這幫鱉孫都給偷完了,我們老六偷什么啊!”劉振云義憤填膺地附和。
方遠平瞪了他一眼。
“老六別氣了!”
劉振云安慰:“明年趁柿子青著的時候,我就全給丫偷了,放桶里攬幾天就紅了,我爬樹最厲害,跟猴子似的!”
“不愧是我方遠平的一員虎將,誰敢爬樹摘果,唯我劉大將軍!”方遠平撫摸劉振云狗頭。
回到寢室,幾個室友都化身卷王,去上自習去了。
方遠平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瞇了一會兒。
秋天睡午覺最舒服了,不冷不熱,而且他床鋪臨窗,陽光透進來,曬得被子暖暖的,身子也暖洋洋的。
醒了,洗了把臉,泡一杯“高末”,趁著午后的暖意,坐在桌子前繼續(xù)寫劇本。
“呸呸呸!這茶葉,真埋汰……”
方遠平一邊喝茶,一邊不停地吐著茶葉末,這是潘偉明買的高末,亦稱高碎。
是“高級茶葉末”的簡稱,并不好喝,也不高級,只是為了面子上好看才這么叫罷了。
但足夠便宜啊,深受中下層老百姓喜愛,又叫勞保茶。
前世喝慣了老家香醇的廬山云霧茶,現(xiàn)在喝這種茶葉真有點喇嗓子,但茶葉現(xiàn)在很緊缺,憑票供應,還真不好買到。
“遠平,大喜事,大喜事啊!”
傍晚時分,正準備出去吃飯,劉新武裹著個軍大衣呼哧呼哧地大喘氣跑進來了。
“喜從何來?!”
劉新武揚了揚手里的雜志,眉飛色舞地道:“《十月》創(chuàng)刊號正式出版發(fā)行,十萬冊,三天售罄,《霸王別姬》引發(fā)全城,不,應該說全國熱議才對!”
“我看看!”方遠平拿起雜志看了起來。
裝幀特別簡單,黃褐色的底色,周圍有一些淺色迎春花的暗紋,方遠平懷疑這是在內(nèi)涵“黃皮書”,代表“文學沖破禁區(qū)”的精神。
封面上印著“十月文藝叢書,1978年第1期,燕京出版社”的字樣,“十月”是紅色毛筆字,筆力大氣,厚重卻不失雅致。
“文學期刊都是作協(xié)系統(tǒng)在辦,出版社只有書號,刊號必須要到市委宣傳部門報批,但目前刊號申請還沒有眉目,大家伙合計了一下,先以叢書的形式出版。”劉新武解釋道。
“形式不重要,能搞出來就行。”方遠平翻開了封面,看內(nèi)頁。
原來封面題字是請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的美工李華錦題寫的,嗯,八九十年代很多國產(chǎn)電影的片名,都出自這位老兄之手。
再看目錄,《十月》創(chuàng)刊號向很多大作家以及燕大的大教授約稿組稿。
燕大教授寫的評介理論文章,承包了側(cè)重“學習與借鑒”欄目。
其他的作者都來頭不小,全國作協(xié)主席茅老寫了一篇駁斥文章,其實就是發(fā)刊詞。
嗯,這兩年一個接一個的文學雜志復刊、創(chuàng)刊,茅老也沒忙別的,就寫發(fā)刊詞了,《青春之歌》作者楊沫也寫了。
作品劉新武的《愛情的位置》,有臧克家,有李準的——這位也是大佬,目前是豫省作協(xié)主席……
方遠平是小字輩,因此放到了最后。
但因為國人有好戲在后頭的習慣——就好像本山大叔在春晚舞臺都是快凌晨時出場,卻讓《霸王別姬》有一種“壓艙石”的感覺,仿佛才是最重要的作品。
414頁,定價一塊五,這么厚,這么貴!
嚯,原來《霸王別姬》直接發(fā)全文,沒搞連載。
嗯,不當斷章狗挺好的,最近《延河》雜志社一直被讀者催更,路瑤他們頭都大了。
劉新武笑道:“遠平,雜志銷售不錯,讀者反響熱烈,算是一炮而紅,雜志社領(lǐng)導都很高興,想請你去東來順吃飯,你可得賞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