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小說構思
- 1978:我的黃金時代
- 淡飯清茶
- 2117字
- 2024-05-28 16:00:33
“魯郭茅巴老曹”,可不是瞎叫的,這是建國初期確定的一個文化界的排名,相當于文化戰線上的“授銜”,對應于55年軍隊的授銜。
魯迅郭沫若老舍駕鶴西去,現在只有茅老、巴老和曹老碩果僅存。
目前巴老是全國文聯副主席,滬上作協主席,地位崇高,屬于泰山北斗般的人物。
方遠平能得到巴老的關注,這妥妥一步登天!
“巴老的意思是,計劃在《收獲》復刊號上轉載小說全文,同時刊發我的評介文章。”
劉新武笑道:“同時,《人民文學》的崔道義老師也寫一份評介文章,一起提出反思文學的概念,這樣就能把反思文學的創作引向深入,形成一股反思文學的風潮。”
方遠平暗暗點頭。
《人民文學》和《收獲》都是國內頂尖文學大刊,一南一北同時刊發……這就是造勢啊。
不愧是巴老,有魄力,會搞事情,也只有他老先生有資格在茅老卸任后繼任文聯的大統!
“牛!巴老一錘定音,遠平這次算開宗立派了!”
“大勢已成,大勢已成啊!”
眾人激動得直拍大腿,教授們都笑逐顏開。
“我都能想到了,十年后,現代文學史課,大學生們都要背誦那么一段,”
査劍英咳嗽幾聲,清清嗓子,笑道:“方遠平,1960年生人,男,燕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畢業,曾在陜北延川插隊,反思文學發軔者,代表作《牧馬人》《血色浪漫》……”
“因為作品太多,不好背誦,還是必考考點,學生們都要畫小圈圈詛咒他的!”
“形象!”
“必須詛咒他!”大家都笑了起來。
劉新武把一疊稿紙遞給方遠平道:“評介我寫好了,你瞅瞅……”
“從傷痕到反思——評方遠平和《牧馬人》……”方遠平看了起來。
劉新武的理論水平不差,反思文學的幾個特征和傷痕文學的區別都抓住了。
方遠平想了想道:“還要加兩點,反思文學題材更加多樣,不應該僅僅是小說,散文詩歌戲曲劇本都可以成為其載體,另外寫作對象時間應該跨度更長。”
“說的好,回頭我加上。”
和聰明人溝通就是舒服,劉新武一點就透。
査劍英提議道:“遠平,你這次開宗立派,離不開巴老為你背書,也離不開新武大哥親自操刀,我提議,咱們一起敬他一杯。”
“敬新武大哥,感謝,都在汽水里!”方遠平拿起北冰洋汽水,和劉新武碰杯。
“遠平,你要想謝我,就給《十月》創刊號寫一篇稿子!”
劉新武熱情洋溢地笑道:“現在文學界乍暖還寒,老作家們也只是歸來了一部分,能寫的青年作家又太少了,所以稿子非常緊缺。”
“我自己都趕鴨子上架寫了一篇《愛情的位置》,完不成組稿,創刊號就沒辦法在今年出版發行。”
幾個大教授連忙攔住:“新武,你別這么急,遠平剛剛寫完《血色》,又要搞文學社的事情,哪來的及!”
“創作需要靈感,又不是老母豬下崽,一個接一個的。”
“就是,遠平又不是三頭六臂,別累壞了!”
教授們完全出于愛護之心。
但方遠平只想吐槽,別耽誤哥們賺稿費啊。
“新武,你還別說,我已經構思好新小說了……”方遠平笑道。
眾人齊齊吃了一驚。
誰都沒想到方遠平這么快就有了新作品思路,真成小母豬下崽了啊!
劉新武熱情高漲,滿臉堆笑道:“遠平賢弟,我就知道,你一定行。”
“和哥哥說說,你想寫啥?”
眾人都一臉好奇地看著方遠平。
“還是反思文學吧,我想寫兩個傳統戲曲大師的故事,時間從民國開始……”
“啪!”
劉新武激動不已,狠狠一拍方遠平的大腿,方遠平疼得一齜牙。
劉新武眼睛大亮地嚷嚷:“遠平,這個主意好啊,這個切入點,絕了!”
“那幾年間,京劇表演藝術家麒派創始人周信芳、南派第一武生蓋叫天、黃梅戲大師嚴鳳英、京昆劇表演藝術家言慧珠,都先后去世,受到沖擊的更多……”
“戲劇家絕對是個最悲情的群體,他們的遭遇,他們的抗爭,那真是字字泣血,句句戳心!”
“我和文聯接觸比較多,現在上面對傳統戲曲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方向性的改變,將傳統戲曲當成了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你寫這個題材,恰逢其會,讀者喜歡,上面也高興!”
“寫出來一定會引發讀者的廣泛共鳴,轟動全國的。”
季振淮、謝勉這些大教授也連連點頭:“新武說的不錯,戲曲家這個群體,的確很值得挖掘!”
陳健功一拍腦袋:“我咋就沒想到啊,這個題材太厚了,太多能寫的了!”
“文思如尿崩,誰與我爭鋒!”
方遠平笑道:“大致的情節構思有了,但我對傳統戲曲也是一知半解,想寫出來,必須做好基礎工作。”
“遠平這話有道理。“
劉新武笑道:“有了樹干,也有枝葉,那才叫枝繁葉茂,生機盎然,不然,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有啥好看的!”
“對嘍!”
方遠平捧哏。
劉新武想了想,道:“這樣吧……我找我們出版社領導匯報,上報燕京市作協和文聯,協調一家曲藝學校還有一些戲劇家讓你去采風,給你提供豐富的素材,你看咋樣?”
方遠平笑道:“可以,最好你們出版社包吃包住,再發點生活補助。”
“這不成借調了?我們社沒這個先例啊……”劉新武一愣。
幾個教授都笑了起來,方遠平這小子從來不吃虧。
方遠平頓時哼唧起來:“唉,之前寫小說就累得不行,這幾天又搞小說連播,感覺身體被掏空……”
見方遠平又想撂挑子,劉新武咬牙切齒地道:“放心吧,只要你能寫出好作品,這些都不是問題,我給你爭取!”
方遠平道:“對了,我預計十萬字,馬馬虎虎算長篇,發在《十月》上合適嗎?”
創刊之初,《十月》就打破了以往文學期刊以發表短篇小說為主的辦刊思路,以刊發中篇小說為主。
“沒關系,《十月》也可以搞連載,也可以直接發全文,只要有好作品,不拘泥于形式。”劉新武根本不在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