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囊全集上(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何漢杰譯注
- 1080字
- 2024-04-26 15:48:24
楊士奇
廣東布政徐奇入覲(1),載嶺南藤簟(2),將以饋廷臣。邏者獲其單目以進(3)。上視之,無楊士奇名(4),乃獨召之,問故。士奇曰:“奇自都給事中受命赴廣時(5),眾皆作詩文贈行,故有此饋。臣時有病,無所作,不然,亦不免。邊批:妙。今眾名雖具,受否未可知。且物甚微,當以無他。”上意解,即以單目付中官令毀之(6),一無所問。
【注釋】
(1) 布政:明代分全國為十三布政使司,各管轄一方,其長官為布政使,簡稱布政。入覲:入朝覲見天子。
(2) 藤簟(diàn):藤席。
(3) 邏者:明代設廠衛特務機關,邏者即此機關所置暗探。
(4) 楊士奇:楊寓,字士奇,謚文貞。明英宗初年,與楊溥、楊榮共同輔政,并稱“三楊”。
(5) 都給事中:明朝給事中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都給事中為其長官。
(6) 中官:宦官。
【譯文】
廣東布政使徐奇入朝覲見天子,帶來嶺南的藤席,要贈送給朝中大臣。刺探情報的人先得到一份受禮的名單呈給皇上。皇上看了,沒有楊士奇的名字,就單獨召見他,詢問原因。楊士奇說:“徐奇從都給事中任上受命去廣東時,群臣都作詩文為他送行,所以有這樣的贈禮。臣當時生病,沒有作詩文,要不然,也免不了在名單中。邊批:妙。現在眾人的姓名雖然名單上有,但是否接受就不知道了。況且禮物很微薄,應該沒有別的目的。”皇上的懷疑解除了,當即把名單交給宦官命令將它銷毀,一概不予追究。
此單一焚而邏者喪氣,省搢紳中許多禍(1),且使人主無疑大臣之心。所全甚大,無智名,實大智也,豈唯厚道!
【注釋】
(1) 搢(jìn)紳:插笏于大帶之間,后用為士大夫代稱。
【譯文】
這份名單一焚毀,刺探情報的人就喪氣了,減少了士大夫中很多禍患,而且使皇帝消除了對大臣的疑心。所顧全的方面很多,沒有智慧的名號,實在是大智慧,難道僅僅是厚道!
宋真宗時,有上書言宮禁事者(1)。上怒,籍其家(2),得朝士所與往還占問吉兇之說,欲付御史問狀。王旦自取嘗所占問之書進(3),請并付獄。上意浸解(4),公遂至中書,悉焚所得書。已而上悔,復馳取之。公對:“已焚訖。”乃止。此事與文貞相類,都是舍身救物(5)。
【注釋】
(1) 宮禁:指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
(2) 籍:查抄。
(3) 王旦:字子明。宋真宗時知樞密院,進太保,卒封魏國公,謚文正。
(4) 浸解:逐漸緩和。浸,逐漸。
(5) 物:人,眾人。
【譯文】
宋真宗時,有人上書議論宮中事情。皇上大怒,查抄了他的家,得到朝中大臣與他交往占卜詢問吉兇的文字,想交給御史審問。王旦拿著自己曾經占卜詢問的信進呈,請求把自己一并送入監獄。真宗的心思逐漸緩和,王旦于是到了中書省,全部燒掉了查抄的資料。后來真宗反悔,又急忙派人去取。王旦回稟說:“已經燒完了。”方才作罷。這件事與楊士奇的故事相似,都是舍身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