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囊全集上(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何漢杰譯注
- 521字
- 2024-04-26 15:48:17
光武帝
劉秀為大司馬時(1),舍中兒犯法(2),軍市令祭遵格殺之(3)。秀怒,命取遵。主簿陳副諫曰(4):“明公常欲眾軍整齊(5)。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奈何罪之?”秀悅,乃以為刺奸將軍,謂諸將曰:“當避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諸將也。”
【注釋】
(1) 大司馬:《周禮·夏官》有大司馬,掌邦政。漢武帝罷太尉置大司馬,掌全國軍政。更始帝劉玄曾拜劉秀為大司馬。
(2) 舍中兒:家中奴仆。
(3) 軍市令:掌管軍中市場貿易的官員。祭(zhài)遵:字弟孫。從劉秀征河北時為軍市令,后任征虜將軍,封潁陽侯。為人廉約奉公,雅好儒術。格殺:擊殺。
(4) 主簿:主官屬下負責文書簿籍、掌管印鑒的佐吏。
(5) 整齊:有秩序。
【譯文】
光武帝劉秀做大司馬時,家中奴仆犯了法,軍市令祭遵下令把他殺了。劉秀大怒,命令收押祭遵。主簿陳副進諫說:“主公總希望眾軍士整齊有序,紀律嚴明。祭遵遵守軍法、不避親近,這是推行軍令的表現,為什么要懲處他呢?”劉秀聽后很高興,于是封祭遵為刺奸將軍,并對各位將領說:“你們要避讓祭遵。我家中的奴仆犯法祭遵尚且殺了他,他一定不會偏私各位將士。”
罰必則令行,令行則主尊。世祖所以能定四方之難也。
【譯文】
刑罰果斷,軍令就能推行;軍令推行,主公就能受到尊重。世祖劉秀因此能夠平定四方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