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更法第一

孝公平畫,公孫鞅、甘龍、杜摯三大夫御于君。慮世事之變,討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錯法務明主長,臣之行也。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議我也。”

公孫鞅曰:“臣聞之:‘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于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驁于民。語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見于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孝公曰:“善!”

甘龍曰:“不然。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勞而功成;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今若變法,不循秦國之故,更禮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議君,愿孰察之。”

公孫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習,學者溺于所聞。此兩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賢者更禮,而不肖者拘焉。拘禮之人不足與言事,制法之人不足與論變。君無疑矣。”

杜摯曰:“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君其圖之!”

公孫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文、武,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君無疑矣。”

孝公曰:“善!吾聞‘窮巷多怪,曲學多辨’。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之樂,賢者喪焉。拘世以議,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墾草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陵县| 舞阳县| 富平县| 夹江县| 武宣县| 甘孜县| 利辛县| 全州县| 盘山县| 阿拉尔市| 贡觉县| 亳州市| 平乐县| 中西区| 三河市| 资中县| 弋阳县| 庆阳市| 永年县| 青州市| 资兴市| 岳西县| 双桥区| 新丰县| 永丰县| 绥阳县| 韶山市| 阿尔山市| 谢通门县| 石棉县| 青神县| 金堂县| 垦利县| 西贡区| 娱乐| 封丘县| 常德市| 准格尔旗| 贵港市| 台山市|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