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爺孫談心,為何設錦衣衛(wèi)
- 大明活閻王,朱家惡龍
- 貪吃的烏賊
- 2033字
- 2024-05-08 12:00:57
錦衣衛(wèi)檔房。
譚淵向朝著檔房的僉書介紹:“這是新來的鎮(zhèn)撫使大人朱英,他要進當房查資料。”
那僉書是一個面容剛毅的青年,他看了眼朱英,明顯驚詫,怎么是個孩子?他搖了搖頭:“不行!我怎么知道真假?除非有指揮使大人的手令。”
“嘿,你個鐵鉉,我的話你都不信?”譚淵瞪眼。
“老譚,這就是檔房的規(guī)矩,你難道不懂?”鐵鉉哼一聲。
朱英聽到鐵鉉這個名字,他也驚了,這貨后來厲害了,朱棣靖難之路差點就被他斷送了,后來,盛怒的朱棣下令凌遲處死鐵鉉。
“老鐵,你咋在這錦衣衛(wèi)呢?”朱英抬眼笑問。
“你認識我?”鐵鉉疑惑。
一旁的譚淵拿出一塊令牌,朝著鐵鉉晃了晃,無語道:“指揮使大人令牌,夠了吧?這是朱英小公子,新鎮(zhèn)撫使大人,以后記住了。”
鐵鉉這才點頭:“行了,進去吧!我鐵鉉按規(guī)矩辦事,管你是誰。”
朱英一笑置之,史書記載鐵鉉性情剛覺,還真是如此。他擺擺手來到檔房門口,驚了,放眼看去,一層層的書架上放的都是各種檔案。門類繁多,上到國公下到普通百姓,都有。
“朱大人,最里面的那一排,不能看。”鐵鉉介紹道,“你要的探馬軍司案卷,在左邊第三排。”
“謝老鐵,你是不是擅長扎心啊。”朱英一笑。
鐵鉉愣了片刻,不明所以。譚淵把他拉到一旁,低聲介紹:“他是小公子,你不知道他身份嗎?陛下收養(yǎng)的那個孩子。”
“原來是他啊!”鐵鉉又驚又疑,“他這么小,就種出了紅薯,土豆,玉米那樣的神物?”
“據(jù)說他武道還高。”譚淵也好奇。
兩人站在門口,小聲低語。
……
朱英緩緩走過,來到檔房最里面,那里豎立著好幾層架子,上面放的是朝中大臣的案卷。徐達,李善長,李文忠等國公的案卷都有,甚至,朱英還看到了自己的,只是,柜子都是鎖著的,他想看也看不到。
“老朱還真是對誰都不放心啊。”他嘀咕一聲。
他雖然好奇,但也不敢打開那些柜子,剛剛鐵鉉說了,最里面的這一排不能看。他轉身來到左邊的架子,這邊他都是能看的。
隨手打開其中一個案卷,里面記載的是洪武九年的一件事:
洪武九年,嘉定縣民郭氏二人,手持《大誥》,詣京師告其縣令楊某等欺壓良善。途經(jīng)淳化鎮(zhèn),為巡檢何某所阻,何某故為難之,使兵馬某索其財貨。然依《大誥》之法,何、馬二人終受重罰。兵馬某被處以極刑,斬其首級,懸于市以示眾;巡檢何某則受刖足之刑,加以枷鎖,亦示眾于市。
“民告官,難得。”朱英自言自語。
史書記載,洪武皇帝朱元璋親自寫《御制大誥》,百姓能持《大誥》告御狀:
自今而后,布政司、府、州、縣之在職官吏、閑散官吏,以及市井村落之老奸巨猾之徒,若恣意妄為,操縱詞訟,教唆誣陷他人,勾結官吏禍害鄉(xiāng)里者,許市井村落之賢良方正、英勇豪杰之士,凡有能除民患者,聚會議事,將彼等老奸巨猾及官吏等,無論在職或閑散,皆可縛送京師,懲其罪行,以靖民心,安良善之眾。
敢有邀截阻擋者,梟令!
……
黃昏。
朱英回到坤寧宮,見朱元璋已經(jīng)在了,桌子上飯菜已經(jīng)上齊,朱元璋朝他招手:“快,來吃飯了。”
玉兒給他們端上來碗筷,爺孫二人大口開吃。朱元璋邊吃邊問:“今天去錦衣衛(wèi)了?有啥收獲?”
朱英也是邊吃邊回答:“去了檔房,哇,好多的案卷。爺爺,錦衣衛(wèi)確實厲害,他們是大明朝的耳朵和眼睛,什么都瞞不過他們。”
“那是!”朱元璋面色得意,“有了他們,咱辦起事來才順手。”
“不過,百官對錦衣衛(wèi)頗有怨言,其中不乏高潔,清廉的大臣。”朱英疑惑問,“爺爺,你為何一定要設錦衣衛(wèi)呢?歷代用察子監(jiān)察百官的君主,可都沒有什么好名聲。”
朱元璋冷哼一聲:“咱雖然在乎名聲,可咱更在意要做的事!咱也知道,等咱死了,那些讀書人,還有士大夫豪族等,肯定對咱沒有好評價,為什么?因為咱的大明,與百姓共天下,咱從不慣著他們。”
“爺爺,你要做什么事?”朱英好奇。
朱元璋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沉思許久,嘆息一聲:“咱是個農(nóng)民出生的皇帝,咱知道百姓的苦,而那些官吏是什么貨色,咱更清楚。咱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天下百姓有口飯吃,不要餓肚子,可咱做了皇帝后,發(fā)現(xiàn)這何其難啊。”
朱英有點明白朱元璋的想法了,試探著問:“爺爺,你不會是要徹底打碎那些地主豪閥吧?那他們還不聯(lián)合起來反抗?”
“是難啊。”朱元璋苦笑,“千年來,諸大姓聚族而居,前后百余家,環(huán)數(shù)百里相接。他們不僅有錢,還累世仕宦,盤根錯節(jié),形成了天然的聯(lián)盟。所以,司馬家族善待士人,趙宋王朝百年養(yǎng)士,士大夫就是他們的代表。最后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爺爺,所以你設立錦衣衛(wèi),非常之事用非常手段。”朱英道。
“你小子竟然能洞悉這一層。”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確實,很多人認為咱設立錦衣衛(wèi)是為了維護皇權,這種說法也沒錯。”
朱英為自己斟了一小杯酒,舉杯向朱元璋敬酒道:“爺爺,你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你光復了華夏,嚴懲貪官污吏,勤勉政事、愛護百姓,開拓疆土,興修水利,減輕徭役和賦稅,僅憑這些,你就足以被稱為千古一帝!無論后世史書如何詆毀你,這些都無法被否認。”
“哈哈哈!”朱元璋放聲大笑,“咱聽過許多奉承話,但英兒你這句,真的讓咱非常高興!”
爺孫倆相視而笑,氣氛十分融洽。
一旁的玉兒看了,心中溫暖,她端上熱乎乎的湯,給他們盛一碗湯。